APP下载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例临床分析

2010-05-31葛洪峰袁钟李旭段永建高玉花宋华勇翟彦杰时磊

当代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维甲酸白血病

葛洪峰 袁钟 李旭 段永建 高玉花 宋华勇 翟彦杰 时磊

APL是急性白血病(AML)中第一个成功使用靶向治疗的白血病亚型,预后较好,CR后可提高存活率。本病病情凶险,许多患者因出血等并发症死于CR前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两者单独用药治疗APL取得了很高的缓解率,但获得CR所需时间较长,平均约45天。一些基础研究表明[1~3],ATRA与As2O3均可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调变/降解,ATRA与As2O3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协同增强的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根除小鼠APL模型的白血病细胞克隆,其疗效较单用ATRA或As2O3者更为显著。本研究应用ATRA和As2O3联合治疗初发APL,并与单用ATRA和As2O3比较,以观察联合用药在初发APL患者的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择自2006年4月~2008年12月,来自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初发APL患者96例。对可研究的96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ATRA组43例,As2O332例,ATRA加As2O3组21例。男55例,女41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2岁。各组在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96例患者均符合FAB标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3型。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骨髓早幼粒细胞数(MPC)检查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例患者68例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查,全部阳性。

1.2 方法 ATRA治疗组:ATRA 45mg/(m2·d),分3次口服;As2O3治疗组:0.1%As2O310ml/d,用10%葡萄糖500ml稀释,每天1次静脉滴注;ATRA加As2O3组:0.1%As2O310ml/d,用10%葡萄糖500ml稀释,静脉滴注,同时应用ATRA25mg/(m2·d),分2次口服。以上治疗如患者能够耐受直至CR结束诱导缓解治疗,如不能耐受可减量或短期停药,最长不超过60d。

缓解后的治疗:APL一旦CR,给予柔红霉素45mg/(m2·d)×3d或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m2·d)×3d;阿糖胞苷100mg/(m2·d)×7d巩固4疗程。然后予ATRA加甲氨喋呤(MTX)、六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

病情观察:每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血常规检查隔日1次,每周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密切观察出凝血指标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应用新鲜冰冻血浆、Fg、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对于并发感染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Hb<60g/L输注红细胞,PLT<20×109/L时输注血小板。WBC>10×109/L时加用柔红霉素(40mg/d,连用2~5d)。患者如出现维甲酸综合征(RAS)时暂停用维甲酸,并用地塞米松、利尿剂等对症治疗。

1.3 不良反应及评价 毒性评价根据WHO标准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4]

1.5 统计学处理 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Wilcoxon scores检验,率的比较用Kruska-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对比3组患者的CR率、早期死亡率以及达到CR所需时间。早期死亡定义为在治疗后20d内的死亡。3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明显缩短了达到CR所需的时间(均P<0.05)。三组早期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TRA组和As2O3组在达CR所需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ATRA加As2O3组和ATRA组在皮肤反应、头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As2O3组高(P<0.05)。3组在肝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呼吸困难、水肿的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 随访至2009年2月,随访时间为4~28个月,20例完全缓解患者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APL是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95%以上APL患者有t(15;17)染色体易位,产生嵌合基因PML-RARα,编码PML/RARα融合蛋白[5]。我们观察的96例患者中68例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查,结果均阳性。PML/RARα融合蛋白可能是ATRA和As2O3临床治疗作用的共同靶点;Gianni等[6]和Rego等[7]认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各自诱导细胞分化凋亡的能力;两种药物没有交叉耐药作用,且可促进相互之间的敏感性。谭映霞等[3]报道,两药联合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能力均强于As2O3或ATRA单独用药。动物实验结果也显示ATRA和As2O3联合应用可以根除白血病细胞克隆[8]。本研究中ATRA和As2O3两药联合治疗初发APL比单独应用ATRA、As2O3CR率高、早期死亡率低。与单药组相比,ATRA和As2O3联合治疗组获完全缓解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显示了联合用药的优势。这与两药联合应用可以更快地降低异常早幼粒细胞数量,更早地减轻了炎症反应、纠正了凝血障碍有关[9]。有研究证实,白血病达到CR所需的时间越短,其后接受强化治疗获得持续缓解的时间就越长,长期无病生存率就越高[10]。提示接受ATRA和As2O3联合诱导治疗的APL患者可能获得更高的长期无病生存率。但有待进一步观察验证。另外,ATRA和As2O3两者联合应用是否增加毒性也是临床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显示两者联用并不比单独应用增加毒性。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是可以控制的。

综上所述,ATRA联合As2O3治疗初发APL可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初步显示两药联合应对于初发的APL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景,至于联合用药能否提高APL患者CR率、降低早期死亡率及长期疗效如何,尚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1]Jing Y,Wang L,Xia L,et al.Combined effect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trioxide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Blood,2001,97(1):264-269.

[2]Gianni M,Koken MH,Cheibi-Aiix MK,et al.Combined arsenic and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in arsenicresistant NB4 cells[J].Blood,1998,91(11):4300-4310.

[3]谭映霞,章圣辉,尹丽慧,等.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使用诱导NB4细胞C/EBPε、mRNA和CD11b表达的初步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17:108-110.

[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MELNICK A,LICHT J D.Deconstructing a disease:RARα,it's fusion partner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Blood,1999,93:3167-3215.

[6]Gianni M,Koken MH,Chelbi-Alix MK,et al.Combined arsenic and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in arsenicresistant NB4 cells[J].Blood,1998,91(11):4300-4310.

[7]Rego EM,He LZ,Warrell RP,et al.Retinoic acid and As2O3treatment in transge-nic models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unravel the distant nature of leu-kemogenic process induced by the PML-RARaand PLZFRARaon coprotein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18):10173-10178.

[8]Lallemand-Breitenbach V,Guillemin MC,Janin A,et al.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synergize to eradicate leukemia cells in a mouse model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J Exp Med, 1999,189(7):1043-1052.

[9]赵耀中,李洪强,李大鹏,等.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初步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1):32-34.

[10]姚尔固,徐世荣,董作仁.新编白血病化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三氧化二砷维甲酸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三元复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ERK通路参与的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凋亡过程及三氧化二砷的调控作用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三氧化二砷联合中药治疗晚期炎性乳腺癌1例
阅读理解Ⅰ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ITP(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