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链接东亚
2010-05-30刘迪
刘迪
从东京看上海世博,我们可以发现西太平洋地区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5月1日,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此间媒体十分重视,连日播放有关节目、采访。据预计,展览期间,日本将有100万以上参观者前往上海参观。从东京看上海世博,我们可以发现西太平洋地区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首先,东亚经济正在联为一体。这次上海世博,日韩两国都是开设两个馆,一是国家馆、一是企业馆。目前,日本、韩国不但向中国宣传各自的高科技水平,而且着重宣传各自的消费产品、饮食文化。例如这次日本馆中推出一些展示日本工业实力的产品如拉提琴的机器人、自动厕所设备,同时也在馆内推介日本饮食文化。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日本国内连锁店如眼镜店、饮食店、洗衣店等,也开始准备向中国投资。而上海世博韩国馆,据说是以往韩国世博馆规模的五六倍,突出韩国品牌,宣传其自然、文化、饮食等。据说,韩国馆经济效果可达30亿美元。
去年,日本对华出口超过对美出口,这个转变具有象征性意义,表明二戰后日本依靠对美出口发展经济的模式已开始改变。现在,对华出口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日本政府提出向亚洲中间消费层(每年可支配收入5000-3万美元的家庭)推销日本产品的战略。如何利用上海世博,为持续停滞的日本经济找到突破机会,也是日本政府的考虑。
此外,东亚国家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日本大力提倡“观光立国”,吸引中国观光游客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不少地方自治体,已在中国开设事务所,宣传各自地区。现在有100万韩国居民、10万以上日本居民常住中国,而中国居民也有数十万居住在上述两个国家。中日韩常住对方国家的居民,多集中在大城市。
世博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契机。回顾历史,世博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转换点。这次上海世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也让日本人想起40年前的大阪世博。大阪世博前两年,日本GNP规模超过当时的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当时,日本也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何和谐发展也成为当时日本最重要的课题。1970年大阪世博提出的口号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当年日本的流行语是“从拼命到美丽”。《每日新闻》4月30日的社论说,这是日本告别增长至上主义的一个转机。
我们知道,近代之后西欧国家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回顾欧洲历史,虽然工业化极大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但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还伴随着贫困、犯罪增加、污染加重等众多负面因素。在一些欧洲启蒙思想家看来,科技进步、城市扩大损害了人类的纯朴,因此他们呼吁“回到自然”。进入20世纪后半期,欧洲人才开始调整近代工业路线给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福利国家概念盛行、环境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上海世博,也是一次寻找解决城市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路径的探索。
今天,上海世博成功开幕。中国城市化将向何处去?继续开放是一个重要课题。现在,不论日本还是韩国都在探讨利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例如日本提出建设大阪经济特区构想,并表示将对外资提供优惠税率。对此,中国应及时把握这些动向,及时调整政策,加强与西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贸往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
回顾历史,古希腊时代地中海沿岸城市国家之间交通畅达、经贸繁荣,造成古希腊文化璀璨的时代。今天,西太平洋的中日韩三国,都缺乏陆路交通手段。如何连接这三个国家,促进彼此经贸往来、观光行业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此前,亚洲主要都市网21(ANMC21)曾经探讨以小型喷气机联系各大城市交通,但笔者认为,小型喷气机不但载客人数有限,而且耗费能源。近年,韩国方面不断提出连接中韩海底隧道的设想,韩国国土海洋部也在进行有关调查、研究。今天,磁悬浮技术日臻成熟,海底隧道挖掘技术更加成熟。因此,建设一条连接环东亚三国各大城市的高速铁路,不但有必要,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