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竹子种质资源收集初报

2010-05-30吴继林林海青刘荣峰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永安市大湖竹类

吴继林 林海青 刘荣峰

(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 366000)

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永安竹子大观园),距永安市区13km,创建于1998年,竹种园占地面积23.3hm2,收集有竹子种质资源32属253种,是福建省收集乡土和外来引种兼顾、散生和丛生竹种并存的竹类植物园。

全园共设6个功能小区:(1)福建特色经济竹种园区;(2)观赏竹种园区;(3)中国南方珍稀濒危竹种园区;(4)苦笋类竹种园区;(5)优良经济竹种高效栽培示范园区;(6)竹子种苗繁育园区。

1 永安市大湖竹种园概况

1.1 地理位置和气候

福建永安市,位于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9.2℃,年日照1640h, 无霜期290d,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永安市区位优势凸显,是福建省竹子自然分布最多的地区,全市现有乡土竹种15属76种,居全国之首,是国内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种生长的最适宜地区之一。

据调查,国内与永安市同一纬度的地区少有竹种园建设布点。中亚热带地区是多数丛生竹生长北缘地区,是开展丛生竹引种耐寒试验的理想地区,也是集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最适宜的建园地区。

1.2 竹子种质资源收集

永安市大湖竹种园自1998年创建以来,通过10余年的建设,现已成为福建省最具特色的竹种园,收集有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和本省各地的竹种32属253种,其中散生竹18属142种,丛生竹14属111种。

园内建有福建特色经济竹种园区、观赏竹种园区、中国南方珍稀濒危竹种园区、国内种类最多的苦笋类竹种园区。

在竹种收集上,不追求多、全、大,尽量避免雷同和盲目引种,重点突出福建特色竹种和观赏竹种收集,形成永安市大湖竹种园地域特征明显的鲜明个性;同时,注重竹种收集与竹产业生产需求紧密结合,以筛选适宜永安生境的外来优良经济竹种为目标,为优良经济竹种示范推广提供种苗和技术保障。

1.3 竹种园发挥作用

永安市大湖竹种园的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有《永安市竹子基因库建设与初步开发研究》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良耐寒丛生竹种选育及其组培快繁技术研究》,2008年1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项目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7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重点示范项目。2001年3月,大湖竹种园被福建省科协授予全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大湖竹种园重视对外合作交流活动。2007年8月,在由商品共同基金(CFC)提供资金、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承担的“从中国向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输出竹笋生产、加工和销售技术” 合作项目中,永安市大湖竹种园负责为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苗圃和笋用竹示范人工林提供选定竹种苗。2007年,竹种园列入厦门园博园竹类专题园指定竹苗供应单位。此外,竹种园多次接待了国际竹业技术培训班和各地考察团。

2 竹子种质资源收集现状

2.1 福建特色竹种收集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0′~28°22′之间。福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竹类植物。据统计,全省已经鉴定的竹类约有19属近200种(包括变种、变型),分别占世界竹子属、种的27.14%、16.70%,占我国竹子属、种的39.58%、40.00%。其中倭竹属、茶秆竹属、酸竹属、唐竹属、刚竹属的竹种占全国该属种数的40%以上,最高达80%,这5个属的许多竹种分布中心在福建。

福建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许多特有的竹类植物。据资料记载和调查统计,福建目前有36个特有竹种,6个特有的变种,特有种、变种占全省竹子种类的21%。

2007年以来,主要收集福建特有、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竹种29种,建成福建特色经济竹种园区(见表1)。

表1 福建特色经济竹种园区收集竹种

2.2 观赏竹种收集

竹子不仅具良好的经济价值,更因它四季常青、秀丽挺拔、风姿卓雅等优美的景观特色,而有着极好的观赏价值。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历史久、范围广、景观奇、影响深,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有“四君子”之称。观赏竹种的筛选和培育,市场前景看好,效益可观,为此,在建园过程中,十分重视观赏竹种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为体现系统性,观赏竹园区内设置散生竹和丛生竹2个小区。同一分类属的竹种放在邻近地段,利用竹类植物的不同形态、色彩和风姿,按近低远高的层次变化排列,并在竹林内零星种植一些不同季节开花或结果的乔灌木与色叶树,烘托观赏效果,使园区竹林景观具有统一性、层次性、观赏性,增强艺术效果和竹子大观园的游览功能。

在园区游步道布设上,根据便捷、安全、尽量不走回头路的原则进行设置,局部地方有意加宽,形成歇息、停留小空间。

本园共收集观赏竹16属61种,其中散生竹10属42种,丛生竹6属19种(见表2)。

表2 观赏竹种园区收集竹种

2.3 珍稀濒危竹种收集

中国是一个竹子资源大国,拥有竹类植物39属500余种,约占世界竹类植物属、种一半。我国众多的珍稀保护竹类大多分布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无节制地采挖,致使其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许多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和特产竹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对于这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稀竹种,大力引导开展人工引种和培育利用,是对珍稀濒危竹种最为积极有效的保护。

自从2007年以来,先后引入珍稀濒危竹种16属30种,建立了中国南方珍稀濒危竹种园区(见表3)。

表3 南方珍稀濒危竹种园区竹种属名

2.4 耐寒丛生竹种收集

耐寒丛生竹的收集与研究工作始于1998年,先后从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西和福建等省区引种丛生竹种(包括杂交种)70余种,较全面地收集了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的丛生竹种资源。经过历次冻害(1999年12月23日极端低温-5.6℃,2005年1月1日极端低温-4.7℃),到2003年时保存丛生竹种68种,其中杂交种9种。此后,又陆续引入丛生竹种40余种进行耐寒研究。

通过系统地开展丛生竹种的自然耐寒性研究,初步筛选出23个可在福建省的中、北部地区生长的耐寒能力较强的丛生竹种,其中以竹属的孝顺竹、花孝顺竹、凤尾竹、银丝竹、小叶琴丝竹、河边竹、青皮竹、紫青皮竹、椽竹、小佛肚竹等10个耐寒能力强,能够在福建省北部地区生长;慈竹属的慈竹、金丝慈竹,竹属的花竹、细单竹、破蔑竹、东兴黄竹、长毛米筛竹、青竿竹、霞山坭竹、花眉竹,绿竹属的绿竹、苦绿竹,牡竹属的花吊丝竹等13个耐寒能力较强的丛生竹种能够在福建中部地区(永安地区)正常生长。研究结果对指导福建省,乃至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丛生竹的引种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竹种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永安市大湖竹种园通过10多年的建设,已逐渐成为国内、省内特色鲜明的竹种园之一。但是,竹种园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研究设施有待提高;二是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力量簿弱,科研工作大多与院校合作,缺乏独立的科研项目;三是旅游开发还有待于加强。

基于此,今后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突出福建特色优良竹种收集与开发利用研究

纵观国内竹种园建设,普遍存在相互引种,重复雷同现象。永安市大湖竹种园自建园以来,一惯注重打造自身特色品牌,今后还要继续突出福建特色优良竹种收集,展示福建竹种生物多样性保存,并且加强优良乡土竹种的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在全国众多的竹种园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特征明显的竹种园。

3.2 加强对外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继续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利用国家出台《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的机会,在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等科研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争取列入国家级竹子种质资源保存圃平台网络建设项目的内容之一。

3.3 继续创新竹种园经营管理机制

2005年,永安市大湖竹种园采取股份制融资方式进行改制,吸纳部分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参股,设立了永安市大湖竹种园有限公司。今后,公司将继续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大胆创新,以灵活的经营机制来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

表4 永安市大湖竹种园竹种属名

29 业平竹属 Semianundinaria 浙江 1 30 巴山木竹属 Bashania 四川 1 31 月月竹属 Monstruocalamus 四川 132 短穗竹属 Brachystachyum 浙江、福建 2存疑竹种 4合计 32属 253种

1 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 马乃训,张文燕.中国珍稀竹类[J].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

3 胡明芳.福建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保护和利用[J].竹子研究汇刊,2002,(4).

4 易国文,胡娇丽,周昌平.安吉竹博园竹子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现状[J].第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5 吴继林.大湖竹种园丛生竹种的收集及其耐寒性评价[J].竹子研究汇刊,2008,(1)

猜你喜欢

永安市大湖竹类
小秦岭大湖金矿区深部矿体原生晕特征及其找矿应用
天 水 间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摄影
富和福
永安 永安市建成全省首家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永安市马山——下洋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
碰碰船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