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英语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2010-05-29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阅读课课文信息

王 霞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力学习新的内容。一堂课的导入环节犹如战斗中的一个突破口,辉煌的战果就从这里开始。导入设计得好,则能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的特定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导入新课呢?

1.设悬念导入

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思想波澜,引诱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这种导入,可直入主题,又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在导入中导出活力,为下一步学习建立概念框架。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研究,抓住运用知识相互交流的机会,复习新知识,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深化各自知识。在讲授 Healthy eating 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饮食入手。教师先让学生运用联想法,进行Brainstorm, 说说各自喜欢吃的食品或饮料,然后呈现大量的食物或饮料的图片,之后设计讨论哪些是Healthy food ,哪些是Junk food,为什么?然后谈谈他们熟悉的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生活化的提问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有效促进个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更新,为接下来的Reading教学搭起框架。

2.信手拈来导入法

在教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身边的事物同所学内容巧妙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有关农业的内容时,可以从教室花盆里的花谈起;在学习hobbies时,拿一张邮票,问学生是否喜欢集邮(collect stamps);在学习shopping时,问身边学生的漂亮的钢笔多少钱讲解shopping的句型。在这看似漫不经心,非常随意,实际上要求教师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抓住生活中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此法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3.谈话诱导法

谈话诱导法就是和学生谈话开始,谈思想,谈未来,谈学习,但是并非是漫无目的地谈,而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课文内容。例如在新目标八年级上School trips时,可以问Do you like travelling?Have you been to the Great Wall?Do you like camping?学生的兴趣一定很高,然后教师再进行新授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然后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4.多媒体视听导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目前,可利用的电化教学手段已非常丰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音、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在外研版教材初二上第5模块Western music 这一单元的阅读部分,授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声音影像等视听觉材料进行了导入。这样一来,这篇因涉及到音乐领域的知识而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顿时变得“乐”趣横生。授课具体步骤如下:本节课的定位是一节充分结合听觉信息的阅读课。这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的是给学生三个“Guessing Games”(猜谜游戏),内容分别是围绕西方音乐这个主题来展开的:包括不同种类的西方音乐,不同种类的乐器,以及根据逐步给出的信息猜音乐家的名字。其中前两个部分采用了大量的听觉信息,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传达的是最直接的信息,这样既为理解阅读材料打下了知识背景上的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由于在导入阶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节“沉默”的阅读课,变得十分轻松与活跃,学生也被带入了一个渴望阅读进一步获得更多相关信息的状态当中。所以阅读、理解文章的过程变得水到渠成,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这种听觉信息与阅读课的结合方式也是对于一向被人们认为有些“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乐”趣。当然,这节阅读课之所以可以结合听觉材料来完成,也是由它的具体内容决定的。它所讲述的音乐主题与“声音信息”有着最佳的结合点,能够最大的发挥听觉信息在阅读文章中的作用。

5.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对于一些文化题材的课文,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以课文的关键词出现、或以课文的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以介绍话题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如外研社教材初一下Module 2 Festivals 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寻到关于中西方节日的信息,并且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进行课前做一简单介绍,教师再结合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做出相关知识的补充及语言上的支持。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准备较充分,再启发学生对于中西方节日做一比较。由于学生在授课前已经对于课文的背景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在思想上、精神上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利用学生对各种节日话题的浓厚兴趣及学生平时对节日的了解, 教师可以大胆地把导入的任务交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行整理和信息截取,使学生进行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让学生对节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展示,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问:“Can you create your own festival at the end of class?” 引起学生产生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6.广告导入法

广告导入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喜欢广告,它形象直观,语言生动有趣,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即使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此时也能集中注意力,因为他(她)发现熟悉和听懂的东西出现了

7.事实导入法

现行教材贴近生活和现实,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现实的结合点。例如:在学Sports 时可以联系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或2008的北京奥运会;学习 frightening nature可以结合肆虐沙尘暴的现实;讲述Healthy eating 时可以用自己的早餐导入,让学生根据常识判断我的早餐是否健康。

总而言之,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设悬念导入、信手拈来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多媒体视听导入、利用背景知识导入、广告导入法、事实导入法等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扬学生学习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课文信息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端午节的来历
订阅信息
背课文
展会信息
阅读训练 以篇达类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