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评价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2010-05-29林秀菊李煌元吴思英李冬莲林荣金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倦怠感亚健康福建

林秀菊 ,李煌元 ,吴思英 ,赵 璧 ,李冬莲 ,林荣金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与环境卫生学系,福建福州 350004;3.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福建福州 350004;4.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护理部,福建福州 354200;5.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医务科,福建龙岩 364000)

亚健康状态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1]。近几年,护理人员的亚健康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展开,发现医院中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现象非常严重。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对自身健康和护理质量的影响均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本研究对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现状进行描述,并进一步探讨亚健康状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预防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福州某医院的不同科室、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共388名。年龄18~60岁,平均29.7岁;工龄2~34年,平均7.1年。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50份,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为86.2%。

1.2 方法

1.2.1 亚健康状态评价 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包括29个条目,3个维度,即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每一个条目按4个级别评分(即“几乎没有”、“偶尔如此”、“较多如此”和“经常如此”4 个级别,分别赋予0、1、2、3分)。每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其亚健康状态越明显[2]。

1.2.2 工作倦怠评定量表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经过国内学者朱伟等翻译修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表后使用。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情感衰竭(5个条目)、消极怠慢(5个条目)和专业低效能感(6个条目),采用7点记分。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条目分总和,其中专业低效能感为负向记分。各维度得分越高工作倦怠感越高[3]。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与亚健康状态分析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评分进行分析,见表1。低年龄组护理人员的心理亚健康得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婚或丧偶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 500元的护理人员的社会亚健康得分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文化程度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得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下,2:本科及以上)、是否轮班作业(1:轮班,0:非轮班)和工作倦怠3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倦怠(包括衰竭、疏离和专业效能感)、离婚或丧偶和工龄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家庭人均经济收入高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见表3。

表2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工作倦怠分析(n=388)

表3 影响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1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亚健康状态分析(n=388,分)

2.2 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现状分析

低年龄组(≤30岁组)护理人员的专业低效能感得分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护理人员的专业低效能感得分较其他组高(P<0.05);文化程度较低(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的专业低效能感较高(P<0.05);未见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护理人员工作倦怠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分析

在控制年龄因素的作用后,衰竭和疏离与亚健康总分及其 3 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r=0.296~0.457);但专业低效能感只与社会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关系(P<0.01,r=0.185)。

2.4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以亚健康状态的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工龄、经济收入(1:<1 500 元,2:1 500~2 000 元,3:≥2 000 元)、婚姻状况(建立 2 个亚变量“已婚”和“离婚”)、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

3 讨论

工作倦怠是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工作倦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很多职业的普遍现象[4]。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是工作倦怠的易感人群,国内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发生率为55.1%~59.1%[5]。工作倦怠不仅影响职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还能引起低工作满意度、高缺勤率以及低工作绩效等组织行为问题[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即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越强,其亚健康状态越明显,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提示工作倦怠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7],任务过重、责任感、任务不适和任务冲突等职业紧张因素与护士工作倦怠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是工作倦怠的主要预测变量。所以降低或保持适度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责任感、明确职工的工作要求以及在工作中的角色与职责,提高工作自主性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预防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措施。

[1]赵瑞芹,宋振峰,侯锡花.中国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分析研究[M].北京:医学研究通讯,2001,30(4):55-57.

[2]吴思英,李健,王绵珍,等.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评价南充市中学教师的亚健康状态[J].卫生研究,2007,36(5):603-605.

[3]Wu SY,Zhu W,Li HY.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doctors in China[J].Stress and Health,2008,24(2):143-149.

[4]Schmitz N,Neumann W,Oppermann R.Stress,burnout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German nurses[J].International J Nurs Stud,2000,37(2):95-99.

[5]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6]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7]朱伟,王治明,王绵珍,等.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4):632-635.

猜你喜欢

倦怠感亚健康福建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