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0-05-29罗伟军杨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明显降低压痛痛风性

罗伟军,杨雪梅,陶 怡

(1.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风湿科,广东惠州 516002;2.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科,广东广州 510260)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1],该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虽西药能改善症状,但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2年5月~2008年10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40~63岁,平均(43.2±6.2)岁。 入选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痛风和药物引起血尿酸增高等因素。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苯溴马隆80 mg/次,1次/d;别嘌呤醇0.1 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土萆薢25 g、薏苡仁 30 g、黄柏 150 g、大黄 15 g、土茯苓 30 g、土牛膝 10 g、土鳖虫 15 g、赤茯苓 20 g、丹皮 15 g、泽泻 15 g、通草 10 g。每日1剂,分2次服。两组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选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订的标准[2]。近期痊愈: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消失,BUA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疼痛、压痛、肿胀3项中有1项消失,另2项降至1级;有效:关节疼痛、压痛或肿胀积分减轻至1级或2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1.3.1 关节疼痛积分标准 0分:无痛;1分:轻度痛;2分:中度痛,常影响睡眠,尚可忍受;3分:重度痛,日夜持续性疼痛,难以忍受。

1.3.2 关节压痛积分标准 0分:无压痛;1分:按压或被动活动时疼痛;2分:按压或被动活动时表情痛苦;3分:按压时退缩或拒按。

1.3.3 关节肿胀积分标准[3]0分:无肿胀;1分:轻度肿胀,关节周围凹陷轮廓微隆起;2分:中度肿胀,关节周围凹陷消失与骨突平;3分:重度肿胀,高出骨突。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关节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和指标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χ2=3.987,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改善情况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关节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2.502、2.409,P<0.05;t=2.718、2.805,P<0.01)。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改善情况比较(x±s,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UA、ESR含量较治疗前均明 显 降 低 (t值分别为 2.473、2.503、2.544、2.503,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353、2.407,P<0.05);治疗组 TG 含量低于对照组(t=2.25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UA、ESR、TC、TG等指标变化比较(x±s)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排泄减少而致MSU沉积引起的一种常见病。MSU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脂质过氧化,使血脂增高,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4-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初发时多侵袭单关节,关节局部色暗红、有脱皮。发作时关节局部肿胀、充血、边缘清晰、压痛明显,疼痛多于夜间或凌晨突然发作或加重,发作部位常不对称,反复发作可累及多关节[6]。本研究中,西医以降低血尿酸、抗感染止痛为主,用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加速排泄,减少尿酸的形成,减轻炎症反应。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由于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或过度饮酒,蕴湿生痰化热,湿热痰浊下注,痹阻关节经络,导致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故多见足、踝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祛湿化浊为主。药理学研究表明,化湿利湿药多为碱性,可碱化尿液,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本研究中中药能起到降低血尿酸、清热解毒、祛湿化浊、活血散瘀、通络的作用,结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均明显降低;BUA、ES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TC、TG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TG含量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既保留了西药治标效速的长处,又突出了中医治病求本、力求根除的优点,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文芝.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0):648-649.

[2]刘书珍,闫平,刘凌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515-1517.

[3]段人端,赵殿法,赵已未.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3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034-1035.

[4]陈晓峰,谢峥伟,郑粤湘,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34-35.

[5]张明清,张帆.中医药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77,98.

[6]丁永辉.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17-18.

猜你喜欢

明显降低压痛痛风性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克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运动训练能够抑制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