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2009年度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2010-05-2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项目执行办公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项目执行办公室
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项目2009年度培训,在教育部人事司直接领导下,在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于2009年10月19日正式启动,培训截止时间原定为2009年11月19日,后学员学习时间延期至2009年11月30日,各地方管理员账号使用时间延期至2009年12月15日。目前,各项相关培训工作均已结束,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成效,开展好下一年度的培训工作,现对本年度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本次远程培训原计划有中西部23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000名校长参加,共建设200个县(市)远程培训教学点。其中,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网络原因无法参加本次培训,广西因承办单位的变更没有按时启动培训。所以,目前本次远程培训共有中西部21个省的9066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参加,建有171个项目县(市)远程培训教学点,180个教学班级。实际上线注册学习的学员共8712名,注册率为96.10%;培训合格的学员共7373名,结业率为81.33%,其中结业成绩优秀的学员共5607名,占全体参训学员的61.85% 。
整个培训过程,大多数项目省学员学习较积极,能够积极上线注册并进行学习,较好地完成作业和研修成果。各项目省学员都能够利用平台所具备功能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大部分项目县对平台的各个栏目及所具备的交流、管理功能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尤其未能较好地利用平台进行专题研讨。
二、项目实施的成效和经验
在对部分项目省调研中,许多项目县发言或总结中写道,此次远程培训层次高、内容丰富,实用性、针对性强,参训的中小学校长们积极参与,学有所获,真正体会到远程培训的时效性、即时性, 为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和管理实践能力,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平台,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大家认为,通过共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优质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路,也为农村地区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培训骨干校长提供了捷径。通过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和政策解读,参训的中小学校长对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面临的宏观形势与任务有了全面的认识,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现的重要意义,也对本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感受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了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与决心;通过对现代管理新理念、创新理念等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了教育观念、管理观念,明确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通过专家、名校长的专题讲座,更进一步明确了现代教育发展中新型校长应该具备素质和能力,让参训的校长们在安全教育问题、学校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上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治校的方略和管理办法,对中小学管理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解决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了新的思路,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省内外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结合本地办学实际,对比反思,学以致用。同时,此次远程培训,使参训的校长们亲身实践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学习中的教育功能,许多校长的信息技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对推进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许多参训的校长表示,本次远程培训,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远程培训,即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这种方式,省时间、省财力、内容丰富、学习时间灵活、内容自主选择、针对性强、交流便捷。许多农村校长表示:能够在办公室和家里从网上看到教育部领导、专家的身影,十分难得,聆听他们的报告讲座,使我们能够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展望教育形势,解读政策;知名校长的视频课程使我们升华了理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远程平台的互动功能除了使我们交流和共享学习心得和办学经验之外,还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感情,成为我们的家园。许多学员表示,一个多月的远程培训时间太短,希望远程培训平台永远对参训学员开放,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平台和精神家园。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所处网络环境较差,有的参训学员为了避开网络拥堵高峰时间,在午夜或在早晨3、4点钟上网学习,有的农村校长骑自行车到离家很远的网吧上网学习,学习精神十分感人。
远程培训,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的培训,其重点在于培训。之所以是培训,是因为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本次远程培训,之所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是因为有以下两方面的组织管理保障:
第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本次远程培训作为2009—2011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得到了教育部、中国移动和中国教育基金会领导的直接关心,并出席了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实效,要求参训学员要真正学有所得,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教育部人事司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并亲临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检查、指导工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度重视,在学院领导的主持下,远程培训部多次召集所属各部门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种项目工作小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人,有效地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启动和良好运行。
各项目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干部培训机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与,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省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协调、落实各项相关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干部培训机构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文件精神,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培训实效。
第二,项目县(市)的积极参与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本次远程培训由教育部人事司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负责培训的具体实施,各项目省负责组织本省培训的实施,各项目县负责本县培训的组织实施。实际上,项目最终的实施、落实主要在于各项目县。因此,各项目县能否正确认识本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该项目就成为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项目启动以来,绝大多数项目县能够积极参与此项目,由有着丰富的培训组织管理经验、较强的培训师资队伍的县级培训机构负责本次培训的组织管理、专业指导、质量监控和技术支持等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学员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部分项目县甚至由主管教育局局长和干训机构负责人亲自挂帅,督导培训进展情况,同时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保障培训的顺利实施。所有的项目县在本次远程培训组织管理上,启动前抓预培训、培训初期督促学员注册、培训中期抓学习进度、培训后期抓考核。
为保证培训成效,部分项目县积极探索,还创造出了很多好的、较有特色的管理经验。例如,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县市抽调专人组成“巡回检查辅导小组”,将全班学员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片,按片组织学员交流研讨进行调研,分组进行辅导,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管理办法;下发《校长远程培训学习情况信息反馈表》,要求学员每学习完一个课件即认真反思,详细记录学习情况,建立了完善的学员培训档案,有效地确保了培训成效。
在有效的组织管理保障下,以下几点成为本次远程培训的特色:
第一,积极的交流互动是保证培训成效的重要手段
本次远程培训采用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专门开发了分班教学、分班配课、按需培训的功能,实行班级化组织管理,各项目省以项目县(市)为单位按班实施培训。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辅导教师,配合专家团队对学员进行辅导、答疑,指导本班学员参加网上的学习和交流,评阅学员作业和研修成果,并就学员在作业和研修成果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决。这些辅导教师大多都是长期从事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中小学校长和有关专业人员。他们的辅导答疑较好地启发了学员的思维,提高了学员的能力。
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在网上对学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在线咨询、QQ群即时交流、网络留言互动、24小时电话服务、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途径为学员解答问题,基本做到了问题不过夜。这均较好地保证了培训成效。
第二,强大的平台功能是使远程培训成为“培训”的基础保障
本项目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自主开发的新版“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实施。该平台具有满足该项目实施的完善的教学教务管理功能,能够为参训学员以及各级管理机构提供强有力的学习与管理手段。同时,能够进行分班配课、分班培训、分班管理,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整个培训过程充分体现了网络培训的优势,为学员开启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绿色通道。
培训启动之前,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各省参训学员、课程、考核办法的选择等权限下放给各项目省,依据各项目省的不同培训需求,为各项目省建立了独立的培训平台。各项目省可以以项目县(市)为单位按班实施培训,并根据每班的不同情况,从具有丰富课程的网站资源库中挑选课程按需配置。
项目启动之后,学员登陆平台后可以通过浏览“项目省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了解培训目标和内容;通过浏览“学习指南”和“平台使用手册”了解学习、操作流程;通过浏览“动态信息”和“简报简讯”了解项目培训工作动态和各省学员学习动态;通过阅读“地方公告”了解项目省关于培训工作的各种安排;通过“学习档案”查阅个人学习的详细情况;通过“专家答疑”、“咨询答疑”和“作业、研修成果的辅导提问”就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班级交流”和“参与该课程讨论”等与其他学员进行问题探讨等。地方管理员和班长可以通过后台查阅学员学习情况,并发布“地方公告”和“班级公告”等对学员学习进行组织管理,通过“班级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学习讨论等。
第三,个性化的考核体系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项目培训注重将网上自学与班级研讨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既注重引导学员网上自学,也要求学员积极参与班级和各种研讨交流活动;既要考查学员网上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的作业和研修成果的完成情况;既要依据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也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系统将课程与学时、作业、研修成果、研讨交流、教学辅导和专家答疑等作为考核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可选择考核环节,后三个环节为参考考核环节,不计入最终考核结果。
各项目省可以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省考核环节,以及各环节权重等确定个性化的考核体系。平台教学管理人员对学员学习进行全过程管理,多维度记录学员在线学习时间、交流活动情况、作业和研修成果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将所选必考环节数据自动计算为总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既对学员学习提出了要求,又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学员、同一地区学员之间的差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较好地确保了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
三、2009年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2010年的改进措施
本次培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调研,比较普遍的问题,首先是对各项目县的班主任、辅导教师和参训学员的预培训不充分,致使在培训伊始对如何使用平台的不熟悉,影响了学习进度,同时,也使不少项目省和项目县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各个栏目及所具备的交流、管理功能对学员进行组织管理。其次,培训时间比较紧而学习任务比较重, 本次培训2009年10月19日正式启动,学员学习截止时间原定为2009年11月19日,后延期至2009年11月30日,共计53天。期间,学员均需完成至少40学时的课程学习,大部分学员还需完成相应的作业和研修成果。学员均是在工作之余参加培训,在不耽误日常工作的同时,抽时间学习,许多学员感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充分消化和理解学习内容。由于时间紧迫,有些项目县没有及时完成学员作业或研修成果的评阅工作。第三,有些农村地区网络环境较差,网速比较慢,影响了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第四,在项目启动开始一段时间,各项目省对本项目的认识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组织管理力度亦不同,组织实施情况差别较大。当然,后期实施进度比较慢的项目省也追了上来。另外,缺少经费支持,一些地方出现了承办单位补贴费用的情况,这也是有些地方项目实施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情况,在2010年远程培训中,总体上建议充分吸收消化2009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尽早规划2010年的实施方案。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中国教育干训网与各项目省、项目县的沟通交流,通过干训网平台以及学院的《中小学校长》杂志等渠道,大力推广在2009年远程培训中产生的经验和做法;在实施培训过程中,除了进一步促进各项目省、项目县充分利用平台管理互动功能、调动参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外,鼓励各项目省聘请当地的专家型校长,建立各项目省远程培训专家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中国教育干训网的远程培训专家团队。
第二,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将进一步增加专家型校长的讲座课件,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结合明年召开的第四次全教会和出台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形成专题;与各项目省进行合作,开发优秀的远程培训课程,整合各地方的培训资源,通过本远程培训项目,达到资源共享。
第三,将增加培训时间至3个月左右,同时,把对各项目县的班主任、辅导教师和参训学员的预培训,即培训如何使用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作为教学计划的第一阶段加以实施。这意味着,把培训参训的中小学校长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培训内容纳入了本项目的培训计划中。
第四,各项目省、项目县在组织学员参训时,一定要注意务必选择具有基本的上网条件和使用视频课件的硬件条件的校长参加远程培训。
第五,针对评阅工作未完成问题,在2010年度的培训中进一步加强与各项目省、县(市)负责人的沟通联系,详细、全面地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并协助其解决评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顺利完成评阅工作。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