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孔树脂纯化买麻藤总茋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2010-05-26袁红宇吴婷婷

中成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白藜芦醇大孔纯度

袁红宇, 欧 宁, 朱 璇, 吴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买麻藤Caulis Gnetum为买麻藤科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Markgr.或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的干燥藤茎,主要分布于两广、云南、海南、福建等地,有平喘、抗过敏、抗蛇毒等药理作用,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刀枪伤、蛇咬伤、支气管哮喘和溃疡出血等症[1]。买麻藤中主要含有茋类、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等化合物,以茋类化合物如白藜芦醇、异丹叶大黄素及其苷类含量最高[2,3]。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异丹叶大黄素、白藜芦醇为代表的茋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4,5]。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买麻藤总茋类化合物,笔者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报道如下。

1 仪器和试药

岛津UV-24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Sartorius-BP211型电子天平;791 型磁力加热搅拌器;HZ-801、HZ-806、HZ-816 型大孔树脂,上海华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PD-100、HPD-450、HPD-600型大孔树脂,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ADS-8、ADS-5型大孔树脂,天津南开和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白藜芦醇苷(批号111575-200502),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买麻藤药材购于安徽省亳州市药材公司。

2 方法和结果

2.1 总茋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2.1.1 白藜芦醇苷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白藜芦醇苷标准品5.10 mg,用80%的乙醇溶解定容至250 mL棕色量瓶中,得到浓度为20.4 μg/mL的白藜芦醇苷标准溶液。

2.1.2 样品测定液的制备

称取买麻藤药材10 g,加入60%乙醇液60 mL回流1.5 h,滤过,滤液用60%乙醇补足至60 mL作为醇提液。精密吸取上述醇提液0.5 mL,用80%乙醇溶液稀释定容至100 mL作为样品测定液,避光冷藏待测。

2.1.3 紫外吸收光谱扫描

分别将白藜芦醇苷标准溶液和样品测定液在200~600 nm范围内做全波长扫描,得白藜芦醇苷对照液和样品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样品液与白藜芦醇苷标准液在321 nm处均有吸收峰,因此可以选择白藜芦醇苷为对照溶液,测定波长为321 nm。

2.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移取白藜芦醇苷标准液2.5、5.0、7.5、10.0、12.5、15.0、20.0 mL置25 mL棕色量瓶中,用80%乙醇稀释定容,得浓度为 2.04、4.08、6.12、8.16、10.20、12.24、16.32 μg/mL的系列白藜芦醇苷对照液。分别在321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以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为:A=0.045 1+0.059 6C,r=0.999 9;线性范围为2.04 ~16.32 μg/mL。

2.1.5 精密度实验

取样品测定液,连续测定吸光度6次。测定结果A=0.609±0.001,RSD=0.09%。

2.1.6 稳定性实验

取样品测定液,分别在 0、0.5、1.0、1.5、2.0、2.5、3.0 h时测定吸光度。测定结果A=0.614±0.04,RSD=0.50%,说明样品在3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2.1.7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吸取2.0 mL已知含量的样品测定液6份,分别加入浓度为12.24 μg/mL的白藜芦醇苷对照液2.0 mL,混匀,用80%乙醇溶液适当稀释后测定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4±1.1)%。

2.1.8 总茋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样品测定液在321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外标法计算总茋化合物含量。

2.2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2.2.1 吸附母液的制备

称取买麻藤药材1 000 g,加入6倍量的60%乙醇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合并回流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冷藏放置48 h,冷藏液离心(4 000 r/min×30 min)、抽滤,蒸馏水定容至5 000 mL,作为吸附母液(每1 mL含0.2 g生药量)。经测定,母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为1.84 mg/mL,纯度11.9%。

2.2.2 树脂的预处理

将8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先用95%乙醇浸泡24 h,然后乙醇以2 BV/h流速通过树脂层,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浑浊为止,用蒸馏水冲洗树脂至无醇味,备用。

2.2.3 静态吸附实验

将预处理好的8种大孔吸附树脂1.0 g分别置具塞三角瓶中,各加入50 mL买麻藤吸附母液,室温放置12 h,每小时磁力搅拌1次,每次2 min。抽滤,并用50 mL蒸馏水冲洗含药树脂,洗液并入滤液中,测定吸附前后买麻藤浓缩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计算各树脂的静态比吸附量,静态比吸附量=(母液含量-残液含量)/湿树脂重量。将抽滤至干的含药树脂分别置具塞三角瓶中,各加入60%乙醇溶液50 mL,室温放置,同法搅拌,4 h后测定解吸液中总茋化合物的含量,计算解吸率,静态解吸率=解吸量/吸附量×100%。结果见表1。

表1 8种树脂对买麻藤总茋化合物的静态比吸附量和解吸率结果(n=3)

静态比吸附量结果可以看出,HPD-100,HZ-816,HPD-600吸附总茋化合物能力较强,其它型号的树脂吸附能力较差,而从解吸率来看,有5种树脂的解吸率超过了90%,洗脱比较完全,在比吸附量前3位的树脂中,仅有HPD-100解吸率超过了90%。因此综合比吸附量和解吸率结果,选择HPD-100型树脂分离纯化买麻藤总茋化合物。

2.3 HPD-100型树脂吸附工艺研究

2.3.1 正交设计

根据总茋化合物的性质和大孔树脂的吸附特性以及有关文献报道[6-7],选取树脂柱径高比、上柱液浓度、pH 值以及流速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正交因素水平表见表2。每克湿树脂上柱量为20 mL上柱母液,吸附完成后用上柱液同体积的蒸馏水按2 BV/h流速冲洗。测定上柱母液、流出液、水洗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计算动态比吸附量。动态比吸附量=(上柱量-流出液量-水洗液量)/湿树脂重量。

表2 L9(34)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2.3.2 正交实验结果

正交结果见表3,用直观分析法比较四个因素的极差,RD>RA>RB>RC,表明流速是影响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由同一因素的三个水平得知 A1>A2>A3,B3>B1>B2,C2>C3>C1,D1>D2>D3,故最佳工艺为 A1B3C2D1,即径高比 1 ∶3,浓度 0.92 mg/mL,pH 4.5、流速 1 BV/h。

表3 L9(34)正交实验结果

2.3.3 验证试验

取0.92 mg/mL的上柱液360 mL,按最佳吸附工艺A1B3C2D1进行3次重复实验。3次实验的动态比吸附量测定结果为(33.17±0.17)mg/g,均处于正交实验表较高水平,表明优选的吸附工艺合理、稳定、具有可行性。

2.3.4 泄漏曲线

称取经预处理的HPD-100型树脂9 g(径高比为1∶3,树脂床体积为15 mL),湿法装柱,上柱液浓度为0.92 mg/mL,以1 BV/h的流速过柱,每25 mL为1份,收集流出液,测定流出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以收集份数为横坐标,流出液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穿透曲线,以流出液中的浓度等于上柱液浓度的10%处为泄漏点,计算饱和比吸附量。

穿透曲线见图1,可以看出在流出液在300 mL时,流出液浓度接近上柱液浓度的10%,表明树脂可吸附300 mL上柱液,树脂的饱和比吸附量为30.7 mg/g湿树脂。

图1 买麻藤总茋化合物穿透曲线

2.4 HPD-100型树脂洗脱工艺研究

2.4.1 蒸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

将买麻藤上柱液300 mL以最佳吸附工艺条件进行吸附后,用蒸馏水按2 BV/h的速度洗去含药树脂柱上的水溶性杂质,以2 BV(30 mL)为1单位,收集10份流出液,测定流出液中固含物的重量,以收集份数为横坐标,流出液中水溶性杂质重量的累积洗脱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见图2。

图2 蒸馏水对水溶性杂质的洗脱曲线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蒸馏水用量的增加,水溶性杂质被逐步洗脱下来,当蒸馏水用量为10BV(150 mL)时,杂质累积洗脱率达到88.4%,可认为水溶性杂质基本洗脱干净。故蒸馏水用量确定为10 BV。

2.4.2 正交实验优选洗脱工艺

2.4.2.1 洗脱工艺参数的优化

根据总茋化合物的性质和大孔树脂的吸附特性,我们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及洗脱速度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见表4,测定各次试验洗脱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和固含率,计算比洗脱量Y1(比洗脱量=总茋洗脱量/湿树脂重量)和总茋化合物纯度Y2(总茋化合物纯度=总茋化合物含量/总固含物重×100%)。将比洗脱量和总茋化合物纯度结果进行转化评分,把比洗脱量和总茋化合物纯度最高值定为100,其余按照公式Y′1=Y1/Y1max×100,Y′2=Y2/Y2max× 100 计算相应得分,再按公式Y=0.7Y′1+0.3Y′2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再将综合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2.4.2.2 结果分析

用直观分析法比较四个因素的极差,可得RA>RB>RD>RC,即乙醇浓度对总茋化合物洗脱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用量,洗脱速度影响最小。以空白组作为误差参照组,对其他3个因素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因素A(乙醇浓度)各水平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素B(乙醇用量)、因素C(洗脱速度)各水平间没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实验结果,因素A选择最好水平3,因素B选择最好水平3,因素C选择最好水平2,但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用60%乙醇洗脱时至6 BV时,洗脱液已基本无色,考虑到洗脱液用量过大会增加成本,并给后续工艺带来困难,确定乙醇洗脱用量为6倍柱体积。因此,买麻藤总茋化合物洗脱的最佳工艺为A3B2C2,即乙醇浓度为60%,用量为6 BV,洗脱速度为2 BV/h。

表4 L9(34)正交设计洗脱工艺因素水平表

表5 洗脱工艺正交实验结果

表6 方差分析

2.4.3 验证实验

按照优化的洗脱工艺A3B2C2,同法对买麻藤吸附柱依次进行洗脱,测定各次试验洗脱液中总茋化合物浓度和固含率,计算比洗脱量和总茋化合物纯度。3次重复试验结果比洗脱量为(28.91±0.91)mg/g,纯度为(41.5±0.4)%,在正交实验表中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优化的洗脱工艺重现性良好。

3 讨论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现已被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和富集。我们应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纯化工艺条件下对买麻藤醇提液进行纯化,买麻藤总茋化合物保留率为94.3%,总茋纯度提高了3.5倍。

洗脱正交实验优选的洗脱的最佳工艺结果为乙醇洗脱剂浓度为60%,洗脱液体积为6 BV,洗脱流速为2 BV/h。考虑到乙醇浓度是影响洗脱的最主要因素,而最佳水平又处于正交设计的最大值,为此,我们又以70%乙醇进行洗脱,其他因素按最优水平进行实验,结果比洗脱量与纯度结果均与60%乙醇洗脱相似,考虑到60%乙醇洗脱所需成本较低,故仍选择60%乙醇。

按照我们筛选出的工艺参数,可以将洗脱液中买麻藤总茋的纯度显著提高,但纯度仍低于50%。为了提高总茋化合物的纯度,我们尝试多种方法,如:上柱液先用壳聚糖澄清、洗脱液加入活性炭吸附,但效果都不很明显。我们通过分步洗脱研究,发现用低浓度的乙醇预洗脱除去部分杂质后,再用60%的乙醇洗脱,可以得到纯度大于65%的总茋类有效部位,但总茋化合物的保留率明显下降,该工艺是否值得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2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8-360.

[2]冯爱芬,卢宗辉,李熙灿.买麻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6,29(9):989.

[3]丁永胜,何丽一.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小叶买麻藤等植物中茋类化合物含量[J]. 药学学报,2000,35(6):454.

[4]陈志强,吴祖泽.天然多羟基茋类化合物抗病毒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3,34(6):附11.

[5]冯丽萍,孙庄蓉,吴祖泽.白黎芦醇及其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34(1):21.

[6]袁桥玉,刘新桥,陈科力.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50.

[7]余淑娴,郑湘娟,余祖兵,等.正交实验法优选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94-595.

猜你喜欢

白藜芦醇大孔纯度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大孔镗刀的设计
色彩的纯度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
白藜芦醇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和烟曲霉菌抑菌作用比较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酯型儿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