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分析

2010-05-22白丽罗小年王传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市100088

中国药房 2010年10期
关键词:非典型精神疾病精神病

白丽,罗小年,王传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市 100088)

精神疾病是一种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抗精神病药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药品管理和应用问题。我院是一家始创于1914年,负担着北京市及全国部分省、市精神疾病医疗任务,特别是急、重症精神障碍门诊及住院医疗的专科医院,住院床位800余张。为了解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笔者于2008年7月21日对我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7月21日所有住院患者的信息,包括成人精神病区9个,老年精神病区2个,儿童精神病区、神经症区、精神病合并症区各1个,共770例。其中,男性380例(49.4%),年龄12~86岁,平均(42.4±15.1)岁;女性390例(50.6%),年龄15~91岁,平均(46.6±16.6)岁;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616例(80.0%),情感性精神障碍126例(16.4%),脑器质性及酒依赖所致精神障碍18例(2.3%),神经症6例(0.8%),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病3例(0.4%),孤独症1例(0.1%)。我院对住院患者应用的诊断标准为“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由于苯二氮类药、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滞药、调血脂药、降糖药等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辅助或对不良反应的治疗,为方便描述,本调查中将这些药物归为合并用药。以下每个表中列出的用药方案均为不少于10例者。

1.2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1]的分类标准,将精神药物分为4类(不含精神兴奋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本文中的合并用药亦按照此分类标准分为:苯二氮类药及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泻药、抗胆碱能药、调血脂药、β-受体阻滞药、降糖药、治疗肝炎辅助用药、促白细胞增生药。记录患者编号、诊断、性别、年龄、服用抗精神病药名称、剂型、用法、用量及合并用药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处理并统计用药例数、用药种类、剂量和应用频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

770例患者中,有36例未应用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其中14例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单用抗焦虑药治疗者11例,单用抗抑郁药治疗者8例,单用碳酸锂治疗者3例。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者734例,共涉及药物治疗方案30种。单用1种抗精神病药治疗者676例(87.8%),涉及11种药物,以利培酮190例(24.7%)、喹硫平144例(18.7%)、奥氮平123例(16.0%)分列前3位;联合2种药物治疗者58例(7.5%),涉及19种情况,以氯氮平+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最多见;无联合3种抗精神病药治疗者。

2.2 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统计

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统计Tab 1 Status quo of utilization of psychotropic drugs

由表1可见,我院应用频次列前3位的均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应用频次明显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由此可见,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抗精神病药用药剂量均在合理用药范围内。

2.3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精神药物联用情况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精神药物联用情况统计见表2。

表2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精神药物联用情况统计Tab 2 Utilization of use of antipsychotics combined with other psychotropic drugs

由表2可见,我院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联用比例较高。结合表1可知,心境稳定剂应用最多的是丙戊酸钠、碳酸锂,丙戊酸钠的应用频次已跃居临床用药的第2位。抗抑郁药应用最多的是舍曲林、文拉法辛。

2.4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药物联用情况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药物联用情况统计见表3。

表3 抗精神病药与其它药物联用情况统计Tab 3 Utilization frequency of antipsychotics combined with other drugs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单用1种抗精神病药者占87.8%,在临床治疗中占主导地位,高于2008年广州市朴轶峰所作的38.3%的调查[2]。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位居临床治疗一线用药,单一用药品种居前3位的是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与国内报道[3]基本一致。联合2种抗精神病药治疗者占7.5%,氯氮平+舒必利应用频次最高。氯氮平因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诱发癫痫等严重不良反应,在此次调查中位于单一用药治疗的第4位,已退出一线用药,符合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的相关规定。与我院之前的调查有较大区别,在我院1999、2004年的药品调研中,氯氮平应用频次均排名第1位。但是,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舒必利的激活、振奋作用在联合治疗中应用最多。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汇总后,氯氮平的应用频次仍超过奥氮平。由此可见,氯氮平在住院患者中特别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仍占有较重要地位。

本次调查发现,我院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一用药已占临床治疗主导地位,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专家推荐的精神分裂症最好的治疗方案是采用适当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一治疗[4],联合治疗因其复杂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因素会增加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这一观点已被临床医师接受,医师治疗的关注点已不再局限于疗效,而是扩大到了对患者不良反应、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关注,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二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广泛应用可能与其改善阴性症状、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等治疗范围,并且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的缺陷有所突破,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有关。三是近年来社会医疗保险的普及、品种的国产化、药价下调等因素创造了良好的治疗环境,使原来价格较贵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得以广泛应用。同时,本次调查中齐拉西酮22例、阿立哌唑18例的应用例数较少,可能与其未能进入“医保”及价格较贵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为18.1%,这种联合治疗说明重症精神疾病出现的抑郁及焦虑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重视。抗精神病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比例为27.7%,丙戊酸钠、碳酸锂作为心境稳定剂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丙戊酸钠的应用频次已跃居临床用药的第2位,可能与其良好的安全性及广泛的精神科辅助治疗作用有关。这种联合用药在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治疗中疗效肯定,属于合理联用。

本次调查虽为局部性,但就我院治疗方案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结合来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一用药已占临床治疗主导地位,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在临床治疗中比例较高,总体治疗方案较为合理。但苯二氮类药及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降糖药、调血脂药等联用频次较高,提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推广,使得精神疾病的医疗环境得到优化,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并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其所带来的新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及制药企业的重视,在推进合理用药及生产研发的过程中可作为重要参考。笔者认为,研发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克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新产品是我国医药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占领抗精神病药市场的基础和关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2]朴轶峰,黄淑燕,周海平.住院精神分裂症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04.

[3]江启蓉,叶 云,肖顺林.我院2004~2006年治疗精神障碍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5):2739.

[4]Stahl SM,Grady MM.A critical review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utilization:comparing immunotherapy with polypharmacy and augmentation[J].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04,11(3):313.

[5]陈旭先,司天梅.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现状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8):2180.

[6]高红军,丁永军,宋 庆.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使用时点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96.

[7]何宏炜,张爱兰.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141.

猜你喜欢

非典型精神疾病精神病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