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199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2010-05-22赵国涛田宇明
赵国涛,田宇明
(吉林省梨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
为探索梨树县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点,掌握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199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资料来自梨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年度法定传染病年、月报表中的发病统计,人口资料来自梨树县统计局。
1.2 方法
对流行性出血热按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本县自1995年首例发病至2009年末共发病136例,年均发病率为1.05/10万。1995~2003年发病较平稳,仅2001年发病略有升高,为9例,发病率为1.14/10万;但从2004年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发病13例,发病率为1.47/10万;2005年发病23例,发病率为2.61/10万;2006年为最高,发病40例,发病率为4.52/10万;2007年略有下降,发病27例,发病率为3.05/10万;2008年下降明显,发病5例,发病率为0.56/10万。这与近几年在有患者的村屯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在这部分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有关。流行性出血热在本县法定传染病的位次由1995年的末位,上升到了2006年的第4位;2008、2009年又退到了第9位。具体情况见表1。
2.2 季节分布
1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时间统计结果中7、8、9月发病较少,占 6.62%(9/136);10~12 月占 23.53%(32/136),呈上升趋势;次年 1~3 月占 33.82%(46/136)、4~6 月占 36.03%(49/136),形成发病高峰,显示出流行性出血热冬春季呈发病高峰的特征。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梨树县199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
表2 梨树县199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季节分布情况
2.3 性别、年龄分布
男性发病111例,年均发病率为1.67/10万(111/6 655 465);女性发病25例,年均发病率为0.39/10万(25/6 350 759),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6,P<0.05)。发病数以 20~50 岁组人群为最高,为110例,占发病总数的80.88%;其次是50岁以上组16例,占发病总数的11.77%;10~20岁组发病10例,占发病总数的7.35%;10岁以下儿童组无发病。这与青壮年男性人群野外作业多,受感染机会增多有关。
2.4 职业分布
在1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以农民最多111例,占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总数的81.62%;其次为家待8例,占患者总数的5.88%;干部、学生各6例,占患者总数的4.41%;工人5例,占患者总数的3.68%。这与农民在野外种地,接触鼠及其鼠的排泄物的机会多、受感染机会增多有关。
3 讨论
1995年首例发病至2003年发病平稳,从2004年开始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为最高,以后由于在发病的村屯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2007年开始发病率有所下降,2008年下降明显,2009年略有回升。这与鼠密度及鼠的带毒率较高有关,尤其是费改税后,农民的灭鼠药费收不上来,灭鼠措施难以持续贯彻落实,加之鼠的拒食性,灭鼠效果不明显,鼠密度回升较快,加之个人防护很难做到,因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
本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青壮年劳动力居多,主要以农民为主,这主要与这部分人群野外劳动作业多,人们接触鼠及其污染物的机会普遍增加有关。同时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属后传入本县的传染病,人们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不足,普遍缺乏这方面的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为自愿自费性质,而农村人群对出血热抱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出血热疫苗接种,这部分人群的出血热疫苗接种率不足3%[3-4],不能够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出血热疫苗接种仅局限于发病的村屯。
根据本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特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广泛的宣传教育,普及这方面的防病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出血热这种传染病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身防护,主动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实施流行性出血热扩大免疫规划项目,但本县未被列入实施范围,今后如果实施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将能极大提高出血热疫苗接种率;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积极主动开展灭鼠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鼠类栖息、隐蔽的场所,降低鼠密度[5]。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6]。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陈化新.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8-193.
[2]钱宇平.流行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28-335.
[3]赵誉洲.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3-192.
[4]张永振.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其防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6):466-469.
[5]黄飚.2005-2006年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413-414.
[6]刘大民,肖岩,李颖.2003-2006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