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部位皮损表现的羊痘1例
2010-05-18郝震锋
郝震锋
临床资料
患者,女,19岁。因唇粘膜丘疱疹、糜烂,手指、乳晕结节10余天,于2009年3月9日就诊。患者居住于呼和浩特市,无牛、羊等牲畜接触史。发病1周前,曾于小摊点进食烧烤羊肉,1周后,下唇部皮肤出现数个红色丘疹,后迅速增大形成扁平水疱,随即破溃形成浅糜烂面。此后数日内,右手中指及右侧乳晕相继出现红色丘疹,渐增大至黄豆大小结节,略感痒痛,上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症状,体温最高达40.0℃。于当地医院给予双黄连、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4日后,体温恢复正常,但皮损未见明显消退,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肘内侧、右腋下、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质硬,略感压痛。皮肤科情况:下唇粘膜可见片状浅糜烂面,中央结暗褐色痂皮(图1a),右手中指伸侧近甲根部皮肤可见一黄豆大小红色结节,中央可见脐凹及结痂,痂周可见灰白色晕(图1b),右乳晕外上可见一相同性质的豌豆大结节(图1c)。实验室检查 :WBC 6.6×109/L,LYM 20.6%,MXD 11.5%。本例患者为女性,皮损均发生于暴露及特殊部位,患者拒绝对皮损行活检术。根据患者发病前曾有食用可疑患病羊肉史、从接触可疑传染源到出现皮损表现潜伏期约一周左右,发疹部位、发疹顺序以及皮损特点,临床诊断为羊痘。治疗:双黄连口服液10ml,3次/d口服,局部给予盐酸环丙沙星凝胶外用,以防止皮损局部继发感染。治疗3周后,患者皮损及肿大淋巴结完全消退。
讨论
图1 具有多部位皮损表现的羊痘患者皮损
羊痘又称感染性唇部皮炎、传染性深脓疱疹等。病原体为羊痘病毒,主要侵犯羊,人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物而被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初发皮疹为单个或数个红色或紫红色小丘疹,质地坚硬,后扩大成扁平出血性脓疱或水疱,中心有脐凹,疱破溃后可形成暗褐色结痂,痂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后变为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约6周。皮损好发于手指、面部等暴露部位,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本病需与牛痘、挤奶人结节等相鉴别。治疗上主要为对症处理,防止皮损继发感染[1,2]。本例除具有唇、手指等本病好发部位的皮肤损害外,一侧乳晕亦受累及,多部位受累为本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为患者自身接触传染所致,即患者因口唇接触病羊肉而首先受到羊痘病毒感染,再通过直接接触传染至手指及乳晕。
[1]王侠生, 廖康煌. 杨国亮皮肤病学 [M]. 1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307-308.
[2]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1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