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蜀文化与天府之国

2010-05-18编辑

中国三峡 2010年12期
关键词:巴人巴蜀文化

文/刘 军 编辑/陈 陆

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由于交通不便,一直被称为闭塞之地。在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与文化呢?

可以设想,很久很久以前,元谋人就开始沿着金沙江河谷,顺流而下,进入地势相对低缓的四川盆地;又过了几十万年后,四川盆地北部的陕西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也在翻越秦岭向气侯温和的四川移动;再以后,鄂西南的长阳人也开始活动在巴山蜀水之中。

当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后,巴蜀地区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东至三峡,西北至甘孜和阿坝州,西南至安宁河、雅砻江,均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址在重庆市巫山县大溪口发现,距今5000~6000年了。这里共发现墓葬200多座,出土的文物分别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到晚期的三个不同阶段。看得出来,当时的大溪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仰韶、龙山和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已开始互为影响。我们从中可以探寻到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的渊源。

周王朝衰败以后,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雄,不可能有统一的认识与思想,于是“百家争鸣”形成,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异彩纷呈的现象。由此,沿江的巴蜀、荆楚和吴越等区域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且又互相交流和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最初是指长江上游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也是两个区域名,以后又相应成立了巴、蜀两个国家,主要在今四川、鄂西、贵州等境内。今天狭义的巴,指川东的重庆地区;蜀,是指成都平原。

据说巴蜀人的老祖先绝大部分都来自盆地之外:杜宇氏带着一拨人从今云南北部翻山越岭地迁入,开明氏率领他的部下从荆楚地区跋山涉水地走来,那盘桓于山间的弯弯曲曲的古栈道可能就是他们最早开辟的。

长江流出三峡,进入中游平原又有一条清秀美丽的支流汇入,她就是清江。早在十多万年以前,人类的远古祖先——“长阳人”就在清江两岸活动。清江流域后来成为巴人早期活动的重要区域。

据传,巴人最早的祖先廪君就诞生在湖北清江南岸的武落钟离山。长期以来,巴人以渔猎为生,死后还要以船为棺、以鱼随葬,后来发展到悬棺葬。

有专家对三峡和清江流域一带的土家族人的血液和悬崖上的骨骸进行过基因对比试验,确定今天的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巴人的故里就是今天湖北长阳。在今四川宜宾地区的珙县,如今也保存着大量的悬棺,是我国保存悬棺最多的地方,这可能就是清江巴人循江西上,在川江地区建立巴国时的遗风。现在,在湘西北、渝西南、鄂西北、黔东北等省、市的接壤带还有近600万巴人的后裔。

周朝建立后,周成王在四川境内封了三个国家:一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二是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国;三是以奉节为中心的夔国,它们都是周王朝封的小国。

据《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在由周人主盟的各路诸侯与部落首领聚议会上,巴人曾派使者向周成王贡献比翼鸟。巴人尚武,天性英勇。《华阳国志·巴志》载:在武王伐纣的战斗中,巴人作为先锋部队,英勇作战,立下功劳。巴与其他邻国发生战争几乎贯穿整个巴地部落的历史,在秦汉后多次为中央政权所利用。《华阳国志·巴志》中也说:“巴有将,蜀有相。”从巴人的随葬品中就可以看出,男性多陪葬武器。巴国于公元前316年为秦所亡后,巴人先后迁移到川北的阆中一带和鄂西山区。巴人的后裔小部分逐步被汉化,大多数成为今天土家族的祖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

尽管商周时期兼并战争不断,也无法阻止巴、楚、蜀等地人民的交往。春秋以后,楚国不断向巴地推进,同时蜀文化也在加强对巴文化的影响。《楚辞·宋玉·对楚王问》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里人和巴人是两个民族的称号,分别来自于蜀地和巴地。里人和巴人都是被统治者,他们的地位低下,故称下里巴人。由此可见,当时巴蜀之间的文化交流。《楚辞》中不少题材也反映了巴地巫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

由于巴蜀地理相连,两地的物产、人民的语言、生活习俗、思维习惯都很接近,交往更加密切,所以在《史记》中就已经开始出现巴蜀连称的提法。早在殷周之际,巴在紧邻的蜀国的影响下,从以渔猎畜牧为主转向农业生产。巴文化汇入中原文化后,融合外来文化的程度较低,

较长时间与同期的中原文化保持较大的距离。

锦绣的蜀中大地 摄影/刘应华/CFP

蜀人的先祖是生活于黄河上游的氐人,“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业。”(《后汉书·西羌传》)后来,这个部落在迁徙中来到川西高原,又沿岷江南下,来到成都平原,主要活动在岷江流域。与尚武的巴人相比,蜀人更尚农牧,更容易接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后来其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巴人。

最早的蜀王据传是蚕丛。他参加过武王伐纣的盟会,后传于杜宇,继传于开明氏之后迁都成都。公元前316年,蜀并于秦,置蜀郡。

历届蜀王中最著名的要数杜宇氏与开明氏。杜宇氏教民务农,以农耕为主,使蜀人过上了定居生活。古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杜宇氏在一次洪水之后,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回到位于岷山的老家去了。这位蜀王因为思念成都平原,后化作杜鹃鸟,每年春季都要飞回来,呼唤他的百姓耕种,直到啼泪成血。后来,中国多了一个成语——“杜鹃啼血”。杜宇氏在这次洪水中由于领导治水不力,不仅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王位,让位于治水有功的开明氏。

开明氏来自于巴地,注重治水,相传他“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玉垒山位于都江堰所在地的岷江岸边,这实际上是岷江流域最早的治水活动。在蜀地为官,治水是治国的大事,他由此建立了巴蜀历史上最长的开明王朝。

巴、蜀的富有为邻国垂涎,特别是蜀地,矿产丰富,有铁、铜、锡、铅、盐等矿,可造青铜器和铁兵器。没有这些地下宝藏,就难以有从三星堆、金沙文化遗址出土的令后人惊叹的青铜器文化。盐是生活必需品,蜀地盐的蕴藏量也极为丰富。

四川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一名游客的表情与展品“铜人面像”的肃穆威严相映成趣。摄影/红一/CFP

从新石器到西周早期,蜀文化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期。从三星堆出土的周代的文物中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祭祀坑出土的金器和青铜器。其中,青铜立人像是目前全世界古代青铜人雕中最高大、最完整的,也是年代最古老的。这些青铜人头像的大小和真人相仿,形态和装饰却不重复,面具造型夸张,既似人又像神。还有被称为“金面使者”的3件金面罩具,用纯金皮模压而成,大小与真人头部相仿,眉眼镂空,鼻梁突出,形象生动逼真,其中有一件直接罩在青铜人头上。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存中就有如此大型的金器出土,在中国尚属首次,也为世界所罕见。这大量黄金的来源成为一个更大的谜。

还有一件青铜艺术珍品“神树”,树上有枝、叶、花、果、飞禽走兽和风铃等饰物。让现代工匠都感到吃惊的是,制造这样工艺复杂的“神树”时,古人已运用浑铸、分铸、铜焊、热补、铆接等技术。这种工艺一直到1000多年之后,才在中原地区的秦国出现。

成都平原不仅发现了令今人骄傲的三星堆遗址,2001年2月间发现的金沙遗址同样令人惊奇。在2007年世界遗产日,一个全金面具及3000余件文物公布后引起了轰动。它们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广汉三星堆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很接近。金沙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成都作为都邑并不始于文献记载的战国时期蜀开明王第九世君王,它最迟在商代晚期就成为成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出土文物中,那个金面具尤其表明蜀人当时的金属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们不禁要问,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下,蜀先人到底还留下了什么地下宝藏?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狼烟四起,长江中下游也偶尔受波及,可巴蜀一直相安无事。

公元前316年,秦出兵消灭巴、蜀两个国家后,在该地设立了巴郡和蜀郡,于是巴蜀成了四川的古称,“蜀”以后则成为四川省的简称。

秦占领巴蜀后,担心地方势力太强大,不好统治,就想了一个掺沙子的办法,即强制性地移民,将几万人从中原大地迁移到巴山蜀水。当地人可没有排外的思想。蜀人常璩在《华阳国志 蜀志》中以欢迎的心情评价移民是在“资我丰土”,而最后有了“居给人足”的结果。常璩还说,这批移民中农民很少,大批的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著名的卓文君的父辈也在这批移民中。他原来是赵国人,懂得冶铁技术,而且靠这手艺发家致富。秦攻破赵国后,他被迫成了移民来到四川。他到了四川临邛后,发现此地也储藏铁矿石喜出望外,马上重操旧业,召来了一千多个来自云南的,更多的是当地的民工,开始大规模地炼铁。不久,这些人都富了起来。在大量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战国晚期的古代铁器,正是在巴蜀地区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铁器,而且是与秦国的货币同时挖出,说不定这些铁器中就有卓文君父辈冶炼的。

当时的秦中央对蜀郡建设可是舍得输送人才,在几万移民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不说,还派得力的官员督办蜀地建设。秦中央先后任命了张若和李冰两位非蜀籍的官员担任蜀郡郡守。

这两位官员干得最好的要算治水的李冰了,这和蜀王开明氏好像先后有了一个呼应。蜀地最初农业发展并不快,主要是岷江得不到治理造成的。岷江流域,雨季时洪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灌溉。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的土地得到灌溉,变成了良田,所谓“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农业兴旺,百业俱兴,商业发展尤快。当时,蜀地的纺织业发达,很快成为全国著名的布帛产区。那时许多轰轰烈烈的人与事早已隐入历史深处,唯有李冰因都江堰而被后人纪念。

古代巴蜀经济文化对中国的贡献何止一个都江堰。

中国的第一口盐井也与李冰有关。一次,李冰正带领人在青衣江开挖水道时,不料在河滩上发现了天然盐泉,使他知道这一带有盐。果然不多久,他们就在另一个地方发现了地下卤水,开挖出一口井。这是中国第一口盐井,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已有记载。四川的盐矿与天然气往往是伴生的。中国最早的天然气井,也是先秦时期在四川挖盐井时发现的,当时称之为“火井”,亦称“油井”。杨雄在《蜀都赋》里就提到了这种火井。

秦亡汉兴,汉武帝刘彻时开辟的褒钭道,为蜀郡通往关中与中原缩短了距离。褒钭道因取道褒水、钭水河谷而得名。褒、钭二水同出于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注汉水,河口在今汉中市褒城以北;钭水北注渭水,河口在今陕西眉县。将二水打通,这条水道便可以将渭水与汉水之间的漕运与商旅往来连接起来,也是成都平原一个北通中原的出口。但褒钭水道并未开通,人们遂沿褒钭河谷建成了一条陆路通道——褒钭道,沟通了中原、关中至陕南、四川的军运和商旅。褒钭道从汉代至五代,通行七八百年,常有崩塌堵塞,后来终于废弃,改出宝鸡散关,大致沿着今宝成公路入川。与中原交通贯通后,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原地区已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的巴蜀文化已成为那个时期长江上游的代表性文化,它对后世巴蜀地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猜你喜欢

巴人巴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英勇善战的巴人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英勇善战的巴人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谁远谁近?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