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对医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2010-05-16尹尚菁孔凡丽

卫生软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老年病人口老龄化

尹尚菁,孔凡丽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2.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近年来,医院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由于老年人的患病风险较大,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5~3.0倍[1]。因此,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院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以福建省立医院为例,近5年来,医院收治的老年病人在持续增加。以10月份收治的病人数计算,2003年10月,医院的住院老年病人数为503人,总住院人数1854人的27.1%,2004年10月住院老年人557人,占总住院人数1884人的29.6%,2005年10月老年住院病人数622人,占住院总人数2094人的29.7%,2006年老年住院病人数705人,占总住院人数2196人的32.1%,2007年的比例达到最高,993个住院老人占总住院人数3055人的32.5%。这种老龄化趋势势必会给医院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制定对策,以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成为医院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根据福建省立医院住院老年人的数据,对住院老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人口老龄化给医院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统计范围

2007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60岁及以上)病例。

1.2 疾病分类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

1.3 住院费用

以住院结账处报同级室报表为依据。

1.4 分析方法

对老年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疾病构成、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15.0与EXCEL软件做了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2007年10月医院共收治住院3055位病人,其中老年病人993人,占住院总数的32.3%。从性别上来看,男性61.7%,女性38.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从年龄结构来看,60岁~69岁的低龄老人占40.3%,70岁~79岁的中龄老人占 43.0%,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6.7%。可见,60岁~79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83.3%),成为住院老年人的主体,各年龄组老年住院病人中男性均高于女性(如图 1)。在住院老人中,无职业者 43.3%,离退休 33.0%。近 25%的老人依然参与劳动,其中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各占 9.7%,从事其它劳动的占4.3%。

2.1.1 疾病构成

按疾病系统分,前六位顺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居于首位,占据 28.1%,其次是肿瘤(19.2%)、消化系统疾病(12.3%)、呼吸系统疾病(7.8%)和眼睛疾病(6.9%),最后是损伤和中毒(4.9%)。前六位疾病患病人数占老年总住院人数的79.3%。经统计学检验,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之间老年人的疾病构成有显著差异。

按疾病类型分,居首的是恶性肿瘤,其后冠心病与脑血管,前三位疾病患病人数占老年总住院人数的32.1%。排名第四、第五的分别是高血压、白内障,接下来是糖尿病、肺炎、骨折,这些也是对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单病种之间具有性别差异,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及肺炎,以男性住院病人居多,而白内障和骨折,以女性住院病人居多。不同的年龄组疾病构成见表 1,各病种的构成也有差别,恶性肿瘤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冠心病、脑血管和高血压的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白内障和糖尿病与年龄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如表1)。

表1 各年龄组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构成(%)

2.1.2 住院天数

在993名老年住院病人中,住院的最短时间为1天,最长为228天,平均住院20.16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住院天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见图1)。男性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1.45天,女性平均住院天数为18.08天。

患者因恶性肿瘤平均住院18.05天,冠心病19.87天,白内障9.37天,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6.13天和20.08天。可见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长,住院时间最长的一个患糖尿病的老人住院达154天,也就是近半年在医院度过。

2.1.3 医疗费用

在993名住院病人中,花费最多的为401227元,平均花费21058.7元。医疗费用随年龄增加显著增长,高龄老人的平均医疗费用比低龄老人高出 10000元以上(见图 2)。从职业看,脑力劳动者平均花费最多(38458.88元),从事体力劳动的老人花费最小(14280.24元)。不同疾病类型的医疗费用有统计学差异,损伤中毒、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的费用最高,平均值在35000元上下。据统计,2007年福建省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057.1元[2],可以看出老年人的住院医疗花费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验证了老年人的医疗消耗是一般人群的3~5倍的说法。

分常见病种来看,患恶性肿瘤平均医疗费为21631.23元,脑血管病患者33527.92元,冠心病患者为28293.49元,高血压住院花费15713.26元,白内障和糖尿病分别为8327.16元和16394.64元。可以看出,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冠心病,住院医疗开支也最大。

2.2 老年住院病人的特点

2.2.1 住院老人男性居多

资料显示,本院的老年病人以男性为主,现代社会男性往往负荷较重,易养成饮食不节、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以致男性老年病人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图1 各年龄组老年人平均住院天数

图2 各年龄组老年人平均医疗费用

2.2.2 年龄与老年人患病的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老年前期的发病明显高于老年期患者,呈现出年龄愈大,因病住院的老年病人数愈少的状况,如肿瘤、消化系病、神经系病、泌尿生殖系病、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等。另一种是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龄老人发病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龄老人,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眼睛疾病等。

2.2.3 老年人深受慢性病困扰

排名前六位的住院原因无一例外全是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白内障及糖尿病,患者占到全部住院老人的半数以上。其中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比例最大。福建省是恶性肿瘤的高发省份,其中胃癌、肝癌发病率居于全国前两位。结果显示166位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人中,胃癌21例、肝癌6例,其它如直肠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也排在癌谱顺位前列,这与福建省其它研究的结论相吻合[3~4]。

2.2.4 医疗需求提高

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患病率高,因此对住院的需求增加。数据显示,老年人住院率为 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住院率 4.3%要高得多[5]。老年人的疾病谱具有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的特点,老年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很高。同时,老年病人面对的常常是迁延不愈的慢性病,心理状态极为复杂,需要给予特别的治疗和护理。

2.2.5 多数老年病人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

通过统计,老年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是一般人群的 4倍左右[6],且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与住院天数相关。由于老年人体质弱,慢性病多,且疾病容易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恢复慢,因此住院时间往往较长,医疗费用自然也就随之飙升。对老年人来说,一旦患有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通常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且预后不良,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照料负担。

3 影响与对策

3.1 人口老龄化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第一,老年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和高要求使医院工作任务加重,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关注老年病人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医院的环境,老年住院病人生活行动不便,对设施和条件会有特殊的要求。

第二,由于老年人住院天数长,导致长期“押床”的状况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且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住院病人的比例持续攀升,老年人占据有限医疗资源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中。

第三,老年人医疗费用巨大,使医院承受较大的压力。一方面,因为老年人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经济状况相对差,医疗负担重,拖欠医药费情况严重。另一方面,由高额医疗费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老年住院病人的增加,会导致陪护人员的数量随之增长,这给病房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另外,身体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沉重压力,导致心理障碍和失衡,照护中的心理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老年人因患冠心病、脑血管病住院的比例很高,此类疾病往往发病突然且死亡率高,所以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安全的急救,不仅能够争取到最佳的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也可以改善预后,减少残疾的发生。

3.2 对策建议

3.2.1 注重医院环境建设

医院要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的特殊性,改进医院的环境和布局,以满足老年病人的需求。比如说地板需要经过防滑处理、走廊设置多层次扶手、照明状况良好、出入通道无障碍、厕所安装座便器等等,处处考虑到老年病人的特点,做到安全和舒适。此外,为了应对老年患者不断增多的趋势,可以设置老年专用挂号窗口和诊室,以缩短老年人往返与候诊的时间。

3.2.2 提高医院服务和管理水平

老年住院患者占用的资源比一般患者多,管理者要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合理配置科别、医护人员、床位和设备[7]。同时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合理检查、用药,细致护理,控制院内感染,从而达到缩短老年住院患者天数,降低人均住院费用的目的,使医院工作进入良性循环[7]。

3.2.3 普及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慢性病可以追溯到相同的危险因素,并可通过消除这些因素达到预防的目的[8]。健康教育已被公认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9]。在老年人群中推行健康教育,提倡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减轻慢性病对老年健康的危害,提高老年人的总体生活质量。对一些依然从事工作的老人,应该作为高危人群,根据职业特点,进行疾病的重点筛查。此外,不同地方的医院应根据疾病流行特点,加强单病种的防治工作,比如说福建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开展针对恶性肿瘤的专项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3.2.4 注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

研究表明,慢性病患者多有焦虑、烦躁,愤怒、不满,失望、恐惧,沮丧、抵触,敏感、自卑,淡漠,迷信等心理热点[10],因此,需要针对慢性病自身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在饮食、情感方面给予患者特殊的关注,护理人员应做到“五心”,细心、专心、热心、耐心、爱心,尽力给病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他们的康复。另外,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组织一些适当的闲暇活动,有助于消除悲观情绪,驱散患者心头的烦躁与寂寞[11]。

3.2.5 改善急救能力

老年人在急救中心就诊的比例增高,特别是心肌梗死、脑梗死、损伤的患者,往往发病突然,抢救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应切实改善医院的急救能力,增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强调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尽可能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确保老年病人在突发事件中和急救进行时的健康安全。有一点需要说明,本文仅采用了2007年10月一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难免会有偏颇。因为老年人的患病情况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夏冬两季心脑血管意外的人数可能会更多些。冬天因跌倒致伤的老年数量也会增多。因此,医院应考虑到疾病的季节性变化,合理配置急救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充足的服务。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已远远超过了人口学的范畴,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12]。对于医院来说,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顺应老龄化的发展,才能在医疗市场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获胜。

[1]王 慧,高 英,王 英.老年慢性病的自我干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8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3]欧阳江.1988—1999年福州市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0,26(2):126-127.

[4]江惠娟、肖景榕.福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16(1):46-47.

[5]张 晨.人口老龄化对医院管理的挑战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1):12-13.

[6]吴秀娟,卓 朗,王 健,等.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病人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191-1193.

[7]张 颖,付丽娟.从老年住院患者特点探讨改善医院服务的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4):138-139.

[8]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项至关重要的投资[R].世界卫生组织,2005.

[9]魏志华,宋 堃.对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60-461.

[10]余岱萍,柯成忠.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航空军医,2006,34(1):40-41.

[11]黄 蕾.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98-2399.

[12]杜 鹏.人口老龄化世纪的全球行动[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6):33-35,40.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老年病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谈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住院病人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