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亚运会:没有意外的主题歌

2010-05-14万佳欢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31期
关键词:主题歌组委会运动会

万佳欢

8月4日,广州亚运会会歌在其开幕前100天正式发布。在长达三年的征集和评选后,《重逢》《日出东方》及《最美的风采》在1600多首歌曲中被选中,成为“准会歌”。两个多月后,正式会歌将在这三首歌曲中产生。

作为最能表达盛会主题的元素之一,会歌往往成为整个赛事成功的首个要素,有时候更承载了人们对一届运动会的公共记忆。

如今,中国正主办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赛事和活动,以近两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最,有意思的是,盛事不尽相同,而主办者选择主题歌的标准和出发点却很接近。

被选中的三首亚运准会歌,无不契合“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主题。也许正是它们过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使其流传度大打折扣。三首“准会歌”揭晓后,反响平平,商场的广播里仍然满是港味粤语歌曲,大街小巷里极少能寻到亚运会歌的踪迹。

一首有“目的性”“功能性”的歌

2007年,亚运会组委会决定将亚运歌曲的选取做成一个长达三年、每年一届的征歌活动,征集渠道从无门槛地面向全社会,逐渐转为组委会的歌曲征集委员会向专业音乐公司和音乐人定向邀约。

三年下来,征歌委员会共收到1600多首作品,并产生了一批具备亚运功能的歌曲和功能音乐,如火炬传递歌曲《传递爱》、志愿者歌曲《一起来更精彩》,等等。

然而,征歌活动的最终目标毕竟是一首最为重要的亚运会会歌。早在3年前,亚组委领导班子就发布了明确的会歌评选标准:除了具备运动会歌曲气质、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而外,还需要融合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亚洲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歌曲必须紧扣亚运会的主题“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在挑选歌曲的过程中,征歌组委会严格遵守这一要求。在初选阶段,合作方广东省音协的工作人员先按此标准将来稿的歌词筛选过滤一遍,再交予专家进行两至三轮的甄选。到了第二、三届征歌,亚组委会开始邀约专业音乐人写歌时,组委会歌征集委员会副秘书长方小聪会给创作者们以明确的指令,“不断地跟他们谈我们需要什么,不断地去否定他们的作品,并从中挖掘我要的东西”。

三首亚运功能的歌曲,方小聪请来了超过15个人来写,《传递爱》的作者4易其稿;《天涯共此时》约了6个作曲家写,“枪毙”了5个。

三届歌曲征集活动全部结束后,评选出37首入围歌曲。亚组委负责征歌的专家甄妮确定“好歌基本没被漏掉”,方小聪则认为,“通过评选的歌曲质量和水准都差不多,37首歌里哪首做会歌我觉得都正常”。

随后,组委会又选出十首歌入围最后的会歌评选。12名评审团成员在录音棚里挨个听完十首歌,“各取所需、各取所好”,用无记名的评选方式选出三首“准会歌”。评审团包括亚组委领导、市里宣传部门领导以及个别音乐专家,等等。

“到(终评)这一阶段,音乐专家的功能已在慢慢消失。到最后的歌曲都符合标准:音乐语言是健康的,歌词没问题,歌曲气势可以支撑。选谁?得看会歌的使用者。”方小聪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会歌最直接的使用者是亚组委开闭幕式的团队。作为总管开闭幕式的领导,亚运会组委会庆典和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宁肖周也投了一票。“说抽象一点,我希望会歌是一首大歌,而不是一首小调,因为它最重要、最动人的展示是在开幕式点火的环节前后,这也是开幕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说,“一般来说我都把会歌当做功能歌曲来看待,对我来说,它的目的性特别强,目标也特别窄小——落到实处就是要在开幕式上唱。”

除了需要有磅礴的气势和一定的仪式感,宁肖周还希望会歌靠拢开幕式以“水”为主题的表现方向。他举例,《日出东方》的前奏和最后的乐章,“闭着眼睛都能听出来拥有海洋那种博大的音乐张力。”

最后,《日出东方》与《重逢》《最美的风采》一同成为准会歌。对这三首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歌曲,宁肖周仍然不大满足,“按理三首歌曲的作者都应该写得更好。”他认为,“这也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国内各种运动会太多了,创作情绪比较浮躁。”

“这是最大的政治”

在歌曲征集标准的要求下,入围的亚运歌曲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岭南元素,比如《最美的风采》在间奏曲上有浓烈的广东音乐风味,《重逢》的前半部分甚至植入了岭南童谣。

“有北京人还认为我们的本土味太浓郁了,要加入一些中华元素进去,” 亚运会组委会庆典和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宁肖周说,“我始终不太理解,是不是还得增加一些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东西?比如说红色?大鼓?”

而更引人注意的是,入围歌曲基本都紧扣如今的时代主题——从《和谐亚洲》的“我们舞动着祥云的祝福,和谐亚洲绽放着绚丽光彩”,到《广州,美丽的花城》中的“和谐广州,绿色家园,珠江唱不停”,歌词中无不特意带着“和谐”。

“含有大会理念,表达和谐与大爱,就没错了。这是最大的政治,”方小聪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能够选上的歌都是能够扣合大会理念的。”

一些不带明显关键字眼的歌曲其实也相当“切题”。方小聪介绍说,像由莫文蔚、李宇春等共同演唱的《天涯共此时》也传达的是和谐的主题,“歌名中的‘共就是同,同就是和,天涯共此时,说的还是和。”

如果大致回顾北京奥运会、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乃至世博会的主题歌歌词,不难发现,最近几年里,中国盛事正是紧跟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无不高唱着“和谐”“超越”与“盛世”等关键词一路走来。

历届全运会会歌更能体现这一点。2005年十运会的主题歌名为《让时代为我们喝彩》,“我们相聚在钟山下,让时代为我们喝彩。”到去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题歌《共圆精彩》中唱道:“有朋自远方来共圆精彩,和谐的中国与青春同在”。

2001年,广州曾举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时值北京成功申奥后不久,很多人评价其会歌《又见彩虹》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豪迈英雄气概”。

这首歌的词作者陈小奇又创作了《最美的风采》,也在广州亚运会三首准会歌之列。宁肖周评价,“陈小奇本来想做得跟过去几首歌不一样,但我觉得他还是没有能够松开绑。”

“会歌当然大家会关注,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唯一的重点,”甄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会歌不都是流传最广的歌曲,因为它们的任务太重,要承载的东西、要完成的使命太多。”

事实也是如此。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会歌叫做《高举起亚运会的火炬》,而不是那首更为流传的《亚洲雄风》。而在20年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歌中唱到,“谁说我们远隔?我们的心中没有距离;……我们的微笑胜过言语;谁说赛场互为对手?我们热烈拥抱在一起。”本届广州亚运会选出的3首准会歌中,“万水千山,相隔多远,珠江弯弯伸手相牵;……眼睛和眼睛重逢,黑眼睛蓝眼睛,奔跑收获超越……”时代变了,它们的使命和内容依然如出一辙。

歌这么写,你介意吗?

在举行征歌活动之前,亚组委工作者分析、参考了很多国外的大型运动会的歌曲获得方式。

他们的遴选方式与国内运动会截然不同。据方小聪了解,国外大型赛事组委会大多将主题曲的邀约和征集交予一个具体的运营公司来处理,是一个纯商业化的运行模式。

“商业模式有好处,可以选全世界最好的人,但他们得开出全世界最好的价钱,这个(投入和产出)是有比例的,”宁肖周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可以看出南非世界杯开闭幕式的导演肯定对音乐相当内行,而且对歌曲绝对是重磅投入。”

相比之下,国内举办的大型赛事更多地把主题曲的获得作为赛事的一个推广活动来做。北京奥运会征歌活动的开始足足比开幕式提前了五年,号称“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了几万名普通群众热烈参与。就连2011年即将在深圳召开的大学生运动会,征歌活动也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猜你喜欢

主题歌组委会运动会
“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十载初心坚守
我要参加运动会
花仙子之歌
浅谈《笑傲江湖》系列电影主题配乐的流行性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渔光曲》赏析
简析电影主题歌《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