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0-05-12彭庆瑞阮颖钰
彭庆瑞 阮颖钰
[摘要]煤矿企业长期被人们认为是资源型企业,是传统型企业,是粗放式管理企业,不适宜搞精细化管理。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井下环境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矿压、瓦斯、煤尘、矿井水等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管理先进、安全形势稳定、生产效率较高的矿井,都是企业管理规范、精细的矿井,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煤炭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关键词]煤炭企业 管理对策 精细化
一、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区别于一般的常规管理,有其系统的内容和理论体系。“精细化管理”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为应对变幻不定的外部竞争环境提出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目的在于把常规管理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我国部分管理学者把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具体化为“六精五细”:“六精”即运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品,营销之道精通,保持精密关系,财务核(预)算精确;“五细”即日常管理的入微细致,市场和客户的目标细分,组织机构职能和岗位的责任细化,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的分解细定,管理制度对策划、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的过程细控。
精细化管理的提出,符合现代管理从随意化向规范化,从经验型向科学型,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过程,有其必然性。过去的粗放管理,主要依靠政策杠杆或目标的完成进行管理,即通俗说法的“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而精细化管理在正确目标的指引前提下,更侧重于对完成目标的过程细节管理,每一个细节做好了,结局指定是好的。当前,精细化管理正在各行各业中展开,大有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之势。企业必须在每一个“精细”上做足功夫,建立起“精细优势”,才能真正保证基业长青、持续经营。
二、推进煤炭企业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构筑持续科学发展的牢固根基
(一)精细规划,科学分析,提高战略管理和目标管理水平
不能单一的理解“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战略与精细并重,两者叠加才能在“决定成败”中各起其用。精细化管理,把战略看成是最重要的基本前提,战略决定命运,战略决定方向。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让企业的战略规划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精细化管理对公司在战略管理和目标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制定的中远期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和具体执行计划都应该经过精细缜密的科学分析,做到有依据、可操作、合理且可被检查。
(二)精益求精,简明规范,提高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率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其有效性和实施率,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精抓细管,这不仅要求有相关的管理制度,而且要求这些制度要全方位的覆盖管理范围,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这样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根植到实物,制度才能真正成为精细化管理活动的扶手和根基。我司的制度建设,应以国家法令法规和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以标准化体系为载体,为公司的持续拓展和改进提供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当前公司正在开展的标准化建设、“7S”管理、企业文化的BI系统等管理过程的目标都包括了对规章制度的细化完善。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倡导管理活动的标准化,作业活动和流程的规范化、精细化,要对计划、审核、执行、监督、评价、提高等过程明确好权责。控制好了这些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公司的业务运做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要注意,精细化管理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细化管理,越细越好,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度要规范简明,一目了然,且不能把操作程序搞得纷繁复杂、僵化死板而挫伤人的积极性。规章制度虽细,可如果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中,就与精细化管理所倡导的减少不必要工序和环节,争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三)精确操作,过程细控,创造发电精品过程
1.生产运行精确控制,运行分析精确跟踪
运行人员通过精心操作,严格按照调度下达的有功曲线进行操作调整,利用先进的在线分析软件定期对机组和主要设备性能进行耗差分析,加强设备运行各指标精确分析跟踪和数字化精细管理,通过对机组进行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优化调整试验,确定机组最佳运行方式,确保机组满发、稳发,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争取超发电量。
2.设备整治细致入微,筑牢安全发电根基
设备质量优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我司机组长期以来高负荷的连续生产运行,因设备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源于为了抢电量,拼设备,使存在的缺陷得不到彻底的治理。在设备精细管理上,我们要做到“科学管理、高严细实”,首先要在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中做到百查不厌、精益求精,打一场彻底的设备整治攻坚战。要进一步延伸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内涵,大胆实施设备的“辨识评价、制定措施、实施整改、效果验证”的闭环管理模式,切实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要着力深化设备状态信息化管理,将设备基本信息、台帐数据、基本运行工况等重要信息共享。诚然,要提升设备运行的质量和稳定性,节约总体成本,不能孤立简单地把设备检修或维护看成单项的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遵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理念,把设备的稳定、安全和能耗指标纳入整个生产系统各部门,明确各岗位对应的设备管理职责,尽快出台检修奖惩细则,提高检修人员积极性,决不能因一些设备的小问题、小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堆积成为影响正常生产的大问题。
3.钻研科学技术精华,提升技术监督网络综合能力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电厂这种集各类先进科技应用于一身的现代生产型企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部门的技术专责人员,要切实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致力于完善技术监督管理网络,落实好25项重点反事故技术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台帐。同时更要定期深入生产一线现场,研究运用专业技术,掌握一手的设备运行状况信息,把工作重点放在安全基础建设、隐患排查、作业流程标准化、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为运行和检修提供精湛的、专业的技术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