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浅议

2010-05-12郝端勇高丽英

商情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机遇挑战

郝端勇 高丽英

[摘要]本文从网络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对人们关心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机遇、挑战等问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青少年德育教育更好的应对网络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青少年德育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近年来,网络以超乎意料的速度迅猛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接收和分配的方式,然而,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德育危机也正日益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育人模式。另外,网络信息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资源,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2.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使青少年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可以随时登录互联网获取所需的知识,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同时,网络世界既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虚拟世界,又是有着某种程度真实性的现实空间,在网络社会,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精力,效果不明显。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青少年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青少年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二、互联网浪潮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世界的无序性冲击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

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无序”的“虚拟空间”,严重影响青少年德育教育效果。一方面,青少年认知能力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另一方面,青少年较强的猎奇心理,以及对各种新奇感觉的渴求,也使网络容易成为他们宣泄的场所,冲击德育教育效果。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中所有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

3.腐朽、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侵蚀着青少年德育阵地

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腐朽的、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德育阵地的侵蚀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对策浅议

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民族文化,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青少年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另一方面,要积极依托互联网的优势针对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在网络中还要注重渗透民族文化的精髓,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注重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并适当增加旨在加强青少年自律的德育教育内容。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首先,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其次,创造思想类网络传播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增强正面网络的凝聚力;第三,政府、学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如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青少年尝试和参与社区管理,引导广大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青少年,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青少年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受教育者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青少年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此外,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我们经常做前瞻性探索,并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当前,我们强调依法治国,也倡扬以德治国。有专家深刻指出,“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所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社会都要服从于当前社会现状,树立开放的德育观念,摒弃关起门来搞德育的落后形式,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机遇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