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介学关照下的鲁迅翻译思想研究

2010-05-12

商情 2009年12期
关键词:翻译鲁迅历史

陈 思

[摘要]鲁迅的翻译思想在历史上争议颇多,影响深远,一直以来都受到翻译研究者的重视。鲁迅的翻译思想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策略,而且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策略。本文试图从译介学角度解读鲁迅的翻译思想,以揭示其深刻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译介学 鲁迅 翻译 历史 文学文化

翻译思想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家在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翻译思想被帖上了历史文化标签,它逃不出历史长河,摆不掉文化干预,避不了历史文化拷问。只有在历史文化时空中探讨翻译思想,才能追本溯源、获取精髓、认识透彻。译介学将翻译和翻译研究置于文学、文化、社会、历史的巨大背景下考察分析,超越传统研究的语言表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开阔视野。

一、译介学概述

译介学,即比较文学翻译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译介学并不局限于翻译过程中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翻译质量的优劣,它把翻译文本作为一个即成的历史事实进行审视,理解翻译、阐释翻译,给翻译注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纵观中国翻译史,林纾的翻译中漏译、增译、误译比比皆是,明显是对原文不忠,但却得到广大译文读者接受和喜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鲁迅的翻译直白生硬、诘屈聱牙,不符合本民族传统语言习惯,因而读者甚少,销路不佳,但却在中国翻译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由此可见,翻译已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问题,种种翻译现象的存在需要得到合理的解释。译介学在多元系统、阐释学、解构主义等理论前景的支撑下彰显着巨大的阐释力。将翻译研究置于译介学研究的框架中不仅能把很多难以理解的翻译现象变得合乎情理,而且能使那些业已理解和接受翻译主张更具历史文化洞见性。因此,在译介学视阈下解读鲁迅的翻译思想,有利于全面清晰的认识鲁迅翻译主张的方方面面,从而做出文化的评析与历史的解释。

二、鲁迅翻译思想的译介学解读

鲁迅的翻译思想大约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硬译”和“复译”。韦努蒂指出,翻译是一种文化和政治行为。这个定义在作为翻译实践家和翻译理论家的鲁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在20世纪的翻译家里,鲁迅是最坚决、最固执地将翻译、文化和政治联在一起,最早意识到翻译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关系问题的。

1.从多元系统角度看“硬译”

1929年,在《文艺与批评》的《译者后记》里,鲁迅先生提出“硬译”的概念:但因为译者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若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去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所余的惟一希望,只有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杂文是何等的琅琅上口,其文笔是何等的简练流利。难道他就恰恰忽视了翻译中语言“顺”的问题吗?真是他能力不济吗?诚然,“硬译”是鲁迅先生有意为之,是译者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采用的特殊翻译策略。“硬译”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鲁迅先生的“硬译”,不能单纯地从语言层面的方法论去理解,走出语言桎梏,挖掘它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翻译是某文化主体在内部或外部刺激下所激发的文化需求。一个民族的文学文化地位决定着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的翻译主张。佐哈尔概括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处于中心地位的三个社会条件:(1)当某一多元系统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说,文学还“年轻”,正处于创立阶段的时候;(2)当一种文学要么“边缘”,要么“弱小”,或者既边缘又弱小的时候;(3)当出现转折点、危机、或真空的时候。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旧文学、旧文化渐渐隐退但余力犹存,新文学、新文化在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推动下刚刚起步,尚不成熟。因此,可以断言,近代中国文学文化是处于既边缘又弱小的位置,于是翻译承载着建立新文学新文化的任务。“硬译”确实给传统的雅驯文体带来了冲击,为中国输入新的句法和词法,新的文学样式如自由诗、散文诗、短篇小说等,以及新的文化思想如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民主自由等。

2.从阐释学角度看“复译”

关于复译,鲁迅一贯给予赞成的态度。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等都参与了名著复译。1935年鲁迅发表了“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对翻译界存在的那种独占选题,在报纸上登广告,声称“已在开译,请万勿重译为幸”的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说这些人“看得翻译好像结婚,有人译过了,第二个便不该再来碰一下,否则,就仿佛引诱了有夫之妇似的。”鲁迅坚决提倡复译,在“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说道:“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

鲁迅对“复译”的理解已经有了阐释学的影子。根据伽达默尔的现代西方哲学阐释学,翻译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行为,人的历史性以及理解的历史性注定了文学文本翻译的历史性命运。翻译永远都不可能发生在透明的环境中。译者不是为过去翻译,也不是为将来翻译,而是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而翻译。从历时性角度来讲,不同时代的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本是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因而有着不同的面貌;从共时性角度来讲,同一时代的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本是依据不同译者的视阈产生的,因而视阈融合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三、结语

概而言之,译介学研究与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契合,揭露并肯定了“硬译”的文学文化意义,证明了“复译”的历史必然性,为鲁迅翻译思想研究增加新的活力,也为其它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鲁迅.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王友贵.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山东外语教学,2003,(2).

[5]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谢天振.译介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翻译鲁迅历史
孔乙己
新历史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阿迅一族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