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2010-05-11杨永强
杨永强
[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来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52例上消化道出血停止,4例出血减少,2例经过治疗症状未减轻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明确出血原因,给予胃部检查,判断出血原因,做出正确处理。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75.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171-0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处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病死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其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29~80岁,平均49.7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4 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其他8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1],本组A级20例(33.3%),B级26例(43.3%),C级14例(23.6%)。
1.2诊断依据
①肝硬化的诊断:有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显示肝脏呈现肝硬化征象或胃镜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②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呕血、黑便或便血的症状,实验室大便化验隐血呈阳性,血常规提示急性或者慢性失血。③出血原因判断标准:食管静脉曲张(EV)内镜诊断及分度参照2000-0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昆明会议通过的标准分为轻、中、重度[2]。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参照McCor-mack标准诊断[1]。结合超声、CT及X线检查确诊出血原因。
1.3止血有效判断标准
大便由黑色轉黄色,大便潜血转阴;胃镜证实出血停止,胃管抽吸物转清亮,符合以上两项指标之一即为出血停止,止血有效[3]。
1.4治疗方法
卧床保持呼吸通畅,观察呕血与黑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保肝、补充清蛋白;大量腹水者限制水钠摄入,腹腔穿刺放腹水,少尿者利尿。合并原发性腹膜炎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休克者予以输血、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给予足够的能量,支持氨基酸、血浆及抗生素;保护肾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治疗后, 52例上消化道出血停止,4例出血减少,2例经过治疗症状未减轻自动出院,2例死亡。
3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的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晚期可以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8∶1[4]。本组资料显示,肝硬化的患者群以男性为主,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年龄较肝硬化的发病高峰年龄有所提高,为4.45∶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常见,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多系黏膜下较大的、曲张的深静脉破裂,出血量大,表现为呕吐大量鲜血并有黑便,患者常有休克,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出血最重要的措施。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做会引起腹腔压力升高的活动,如提重物等;注意预防感冒,以减少因咳嗽动作引起出血的概率。肝硬化患者可以口服普萘洛尔或单硝酸异山梨酯来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要注意避免医源性诱因。在进行胃镜等检查时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注意动作轻柔;如非必要,尽量减少该类检查,也可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cCormack TT, Sims J, Eyre-Brook I, et al. Gastric Lesions in portal hypertension: inflammatory gastritis or congestive gastropathy[J]. Gut,1985, 26(11):1226-1232.
[2]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7 (4):198-199.
[3]刘天舒,蒋伟,董玲,等.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 (17) :1214.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0.
(收稿日期: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