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0-05-07丁建萍
丁建萍
(江西省肿瘤医院 南昌330029)
化学抗癌药物作为一种治疗癌肿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但由于抗癌药物缺乏特异的选择作用,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正常细胞,尤其对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毒性反应大,可造成患者白细胞下降、机体免疫机能失调,常使一些患者失去继续治疗的机会。本文通过分组比较,观察艾灸治疗因化疗引起白细胞下降的优越性。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5月~2008年5月入院的患者,共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三组:Ⅰ组19例利血生与鲨肝醇联合应用,Ⅱ组21例用升白安片,Ⅲ组20例用艾灸。
1.2 白细胞下降临床分度 依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判定。白细胞总数 (×109/L)>4.0 为 0 度,3.0~3.9 为Ⅰ度,2.0~2.9为Ⅱ度,1.0~1.9为Ⅲ度,<1.0为Ⅳ度。
1.3 治疗方法 Ⅰ组:利血生20mg及鲨肝醇100mg口服,每日3次;Ⅱ组:升白安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Ⅲ组:用清艾条作灸疗,取大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穴各灸10~15min。以上各组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第3、6、10天查血常规1次,经查白细胞已升至4.0×109/L以上者,则随时停止治疗。
1.4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3~6d后,白细胞上升至4.0×109/L以上者;有效:治疗10d后白细胞上升至4.0×109/L以上者;无效:治疗10d后白细胞仍在4.0×109/L以下者。
1.5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III组WBC下降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例(%)
表2 三组疗效比较 例(%)
2 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接受化疗后常引起白细胞下降,多数患者曾使用过多种升白细胞的西药,价昂且疗效甚微,艾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新的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此疗法可能产生疑虑,并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具有恐惧和焦虑心理。为此,我们首先向他们讲明艾灸的药理作用,使其了解到艾灸是一种价廉、方便且疗效好的方法。同时介绍同种方法治疗效果好的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
2.2 一般护理 病室温度适宜,室内空气新鲜,保持空气对流,但要避风。治疗前用温水擦洗干净各个艾灸穴位,使药物的渗透力增强。
2.3 艾灸治疗的护理 患者取端坐位,充分暴露各穴位,点燃艾条一端,灸火距皮肤约1.5cm进行穴位温和悬灸,每穴各灸10~15min,使患者感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宜,至皮肤呈红晕为度,灸毕各穴位轻按摩 3~5min。
2.4 副反应的观察 灸时宜慢慢增强热度,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若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包扎让其自行吸收;水泡过大,则用消毒针头穿破排出水液;灸疮应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待其自愈;有感染者按感染常规处理。
3 讨论
化疗为目前治疗癌症的一种常用方法,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1],白细胞下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殆误有效治疗时机。近年来,对艾灸的实验研究证明,艾灸可通过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达到改善循环、促进抗体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网状皮质机能活性的目的[2]。现代医学认为:温热刺激大椎、足三里等穴位,通过神经体液综合调节及免疫影响,能有效地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对血细胞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增强作用[3]。有研究资料表明,大椎、谷合、足三里、三阴交穴有明显的提升白细胞的作用[4],以上诸穴配伍应用,相得益彰,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值恢复正常。根据中医学扶正固本的理论,结合临床白细胞低下症患者中医辨证多以虚证为主的特点,本研究选择汇聚真元之气和营卫之气的合谷穴,调理诸经功能使人体机能协调统一的大椎穴,补益强壮机体的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温和灸治。结果显示,艾灸组与两个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临床运用具有药源丰富、取材容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见效快且无胃肠道负担及其它毒副作用等特点,易被患者所接受。艾灸同时配合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疏导,给予观察与护理,可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1]陈珠.应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8
[2]坂本浩三.灸的药理-与机体防御的关系[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9(4):1-6
[3]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7
[4]崔蒙.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国外研究近况 [J].中医杂志,1990,31(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