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棚膜经济是生态脆弱区的必然选择
2010-05-05王永刚林德芳宋桂娇辛艳梅王长新
王永刚,林德芳,宋桂娇,辛艳梅,王长新
(1.吉林油田洮儿河农场,白城 137000;2.白城市洮北区农业局,白城 137000;3.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农业站,白城 138000;4.白城市农委,白城 137000)
所谓棚膜经济是指通过温室、大棚、拱棚、地膜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避寒冷、干旱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以增积温、增光照、增湿度为主要目标,创造出适合生产的、可控的、新的农业生态小气候,从而延长农业生产时限,拓展产品开发空间,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具体措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从白城市的资源特点、发展基础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看,发展棚膜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发展棚膜经济是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是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白城市是农业大市,是典型的一季作物生产区。在农业生产中,干旱、低温、早霜等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干旱,给白城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灾害,都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但白城市冬季漫长寒冷,由于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往往被忽略了。投入同样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南方可以生产两季、三季,而白城市只生产一季,致使收入、收益差距甚大。规避这一灾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采取增温、保湿等措施,人为延长生产时限,打破自然状态下的常规生产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棚膜经济是白城市农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2 发展棚膜经济是解决“两个剩余”的途径
白城市作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60%以上,由于受气候的限制,自然条件下一年仅限于一季,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发展棚膜经济可以借助设施农业的生产手段,变一季生产为两季,甚至三至四季生产,延长农民的有效劳动时间,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消化在精细耕作的生产过程之中。如果能够尽快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可以极大的缓解农村就业难的压力,为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找到可行的出路。
3 发展棚膜经济是加快普及农技的有效载体
棚膜生产具有集约经营程度高、技术组装程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示范园、高科技农产品生产的集散地、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在棚膜经济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把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品种技术、生物施肥技术、节本降耗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等一些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广泛应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农民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首先学会这些技术,懂得应用这些技术,并能实际运用到生产当中。以大安市良种场科技示范场为例,该园区目前已建设温室和露地大棚1000栋,大棚装备了悬挂式和立式微喷、滴灌设备,配置小型旋耕机、自动卷帘机,建设“四位一体”沼气池150个;建设了农产品保鲜贮藏室600m3;建设了2hm2农作物品种示范园,设计、栽培了200多个试验、示范品种,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使园区已形成了反季节蔬菜、反季节瓜果和棚室养殖三方面的生产优势,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创出了品牌,深受省内外客商欢迎,产品远销到哈尔滨、长春等地。大安良种场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白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所以说发展棚膜经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 发展棚膜经济是培育发展后劲的重要依托
尽管经过多年来白城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白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吉林省来看,白城市农民人均收入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越过资本原始积累这道障碍。农民手中有限的资金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无法支撑从事扩大再生产和农民收入突破性增长的客观需要。棚膜经济作为设施农业的一种生产形式,利用反季节、逆时差的生产手段,可以让农民由一季增收变为多季创收,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和生产领域。发展棚膜经济还可以根据不同农户的经济基础情况,能搞大棚搞大棚,能搞小棚搞小棚,通过复合经营,滚动发展,逐步提高效益、扩大收入、增加积累,为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创造必要条件。洮北区林海镇一农场60户农民,打破多年以水稻为“高产之王”的思维定式,以园区的形式在原来的70hm2稻田地里集中建大棚2000栋,种植香瓜,公顷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是水稻产值的4倍,年户均增收9万元。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邻近的洮儿河农场、金祥乡部分村屯也开始利用稻田发展大棚香瓜,全区香瓜大棚数量达到4500栋,总面积174hm2,年产香瓜7830t,目前洮北香瓜已经产生了品牌效应,除了该地客商纷纷去采购外,哈尔滨、长春、北京等地客商也纷至沓来,大棚香瓜已成为洮北区新兴的致富产业。同时,围绕棚膜经济发展,还可以加速产业的细化分工,促进当地农产品运输、加工、信息等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以上4个方面可以看出,白城市发展棚膜经济,是突破自然条件局限的一个超常的、必然的举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实步骤,是广大农民大有作为的生产领域。因此,要把棚膜经济作为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新的支撑点和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组织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