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0-05-03张联民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9

图书馆建设 2010年5期
关键词:宣言管理体制文献

张联民 (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 江苏 苏州 215009)

图书馆体制是图书馆组织的结构形式,其实质是建立图书馆事业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能有效地组织图书馆活动,对图书馆事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微观调节。衡量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根本标准是看其促进还是束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推动还是阻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效益的实现。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1](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遵循国际图书馆组织几部重要宣言的基本理念,向社会公众宣示了中国图书馆在服务上的承诺,即中国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最高目标是:(1)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2)开展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3)努力促进全民阅读,等等。可是现行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无法顺利实现上述目标,有必要进行改革。

1 现行图书馆管理体制是实现《宣言》目标的主要障碍

目前我国图书馆存在三大系统,即公共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和大学图书馆系统。三大系统图书馆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在人员配备、资金拨付、工作任务、工作目的与业务开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图书馆人员配备、业务开展要完全听从于上级安排,根本没有独立性。而各级领导部门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予支持。这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元领导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理应是全国性的权威领导机构,在它的领导下,各系统、各地区亦应成立相应的权威领导机构,然后制订出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规划,确定统一标准及资源共享的原则等,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建立政策法律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政策和法规制度,因此无法以法律手段规范各成员馆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无法发挥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最终只靠公共馆的协作组织来协调共享网络的建设,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反映在资源共建共享上,就是合作不易、协调艰难,造成我国图书情报界长期存在一种“怪圈”:一方面高喊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还在大量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财产、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一方面惊呼文献信息资源匮乏、滑坡,另一方面文献采集大量重复与遗漏现象长期共存。

2 读者无法平等享用文献信息资源

经济作为社会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无疑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因素。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造成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东、南部沿海地区良好的经济优势确保了文献资源的丰富,馆舍的宽敞、舒适与理念的开放,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造成了文献资源的贫乏,馆舍的陈旧、局促与理念的封闭。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文献收藏量和文献的科技值也不同,如表1所示。

一个读者的借阅证只隶属于一个图书馆,也就是说,

表1 东中西部图书馆藏书数量比较表

一个借阅证只在一个图书馆里有效使用。社会读者要想在大学图书馆或者科研图书馆借阅文献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学图书馆或者科研图书馆是不对社会开放的。在一个馆内,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时至今日,有些高校图书馆仍实行师生分流服务,将阅览室分为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学生不准进入教师阅览室;或者为科研读者特别设置某专科阅览室,为了突出重点,此阅览室里的文献配置非常齐全,但规定进入该阅览室者必须有相应的职称或学历,等等。图书馆之间的文献入藏量是有巨大差别的,公共图书馆比高校图书馆的收藏量要少得多,而高校图书馆之间同样有巨大差别,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名次与馆藏文献数量比较表

3 图书馆应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根据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访谈室同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2]朱永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中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凭借阅读而蓬勃葱茏。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精神力量,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阅读力。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3]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读书显得尤为重要,而图书馆正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根据地。

中国的图书馆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从封闭的藏书楼,到逐步向世人开放。“从图书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图书馆诞生的标志就是图书馆馆藏对社会的开放”[4]。图书馆不仅为人们提供连续阅读的保障,还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社会阅读。近些年来,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也是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阅读基本理念的中坚,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读者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不断珍惜和重视自己的权利实现,这是现代图书馆事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4 建立新的图书馆管理体制

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5]同样,能否实现《宣言》的目标,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了实现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开展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服务,努力促进全民阅读等目标,就必须对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属性就是公益性和公共性,因此,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公益性和公共性为目的和归宿,即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更好地维护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笔者认为应成立新的行政职能部门—— 公共知识中心。公共知识中心是一个面向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社会知识基础工程,是一个社会性、群众性的教育、科学、文化系统,具有进行社会教育、开展科技研究与创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文化遗产等功能。公共知识中心框架如图1所示。

4.1 建立公共知识中心的可行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历了多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是朝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改进,并遵循“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导向”原则[6],如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局的改革,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高校设置也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拆分与本世纪初的合并两种变革,如目前我国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已得到合理分流,高等教育管理中“条块分割”的状况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使高校获得了有效的管理与发展。只要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去研究图书馆如何实现“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开展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努力促进全民阅读”的目标,就会对现行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有所帮助:合并三大系统图书馆,建立“公共知识中心”。

4.2 公共知识中心的构架与运作

在体制上,应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从原属单位剥离,和公共图书馆一起,建立“公共知识中心”,隶属文化部,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在省级知识库设置信息资源建设部,负责文献的采访、编目和书目数据库的建设。纸质文献分编后,根据每一个知识分馆的读者阅读层次,典藏到每一个知识分馆。原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将成为面向社会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泉,成为一个服务性的公益部门:向一切读者自由地、平等地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地享受公共知识中心服务的权利,实现《宣言》中的目标。读者借阅证可根据身份证号码进行编码,全国通借通还。

4.3 区域性公共知识中心的雏形已形成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是由政府主导建设,公共、高校和科研三大系统的图书馆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于2009年3月25日向全社会提供完全免费的服务[7]。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多年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藏为所用”、“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等在我国图书馆界已经达成共识,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把文化理念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事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创造了很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图书馆发展理念,如《宣言》中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维护读者权利、提供平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和消弭数字鸿沟等理念[1]。然而,要落实《宣言》,还在于中国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一个好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宣言》中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改革现行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才能实现。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5.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 [EB/OL]. [2009-02-28]. http://www.gov.cn/ldhd/2009-02/28/content_1246548.htm.

[3]专家建议设国家读书节:培育智慧国民[EB/OL]. [2009-02-28].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3/11/content_10989096.htm.

[4]张 勇. 图书馆百年目标实践的文化思考[J].图书馆,2004(3):1-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33.

[6]谭佳音, 陈士俊“.大部制”改革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23-27.

[7]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开通[EB/OL]. [2009-04-28].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9/03/26/006044235.shtml.

猜你喜欢

宣言管理体制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柔软宣言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杭州宣言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