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作用评价

2010-04-27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西安710061郭朝蕾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抗结核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西安 710061) 王 勃 郭朝蕾 吴 璇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辅以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于治疗中皮质激素的作用对比观察却无报道。我科于 2008年 1月至 2009年12月收治结核性胸膜炎 100例 ,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对比,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 100例,其中男 58例,女 42例。 年龄 18~ 72岁,平均 38岁。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依据:①有发热、胸痛等结核中毒症状;②有胸腔积液体征;③B超提示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④实验室检查符合渗出液标准;⑤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液吸收。患者均为初治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病程不超过 30d。

2 治疗方法 随机将 100例患者分为 A、B两组,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方案为 3HRZE(S)/9HR,其异烟肼 (INH)0.3g/d,利福平 (RFP)0.45g/d,吡嗪酰胺(PZA)0.5g/次 ,3次 /d,乙胺 丁醇 (EMB)1.0g/d或链酶素(SM)0.75g/d肌注。A组不使用皮质激素;B组加用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片 30mg/d,每周递减 5mg)。

3 观察项目 患者胸腔积液消退时间和抽液次数;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时间;治疗 1月后胸膜肥厚程度和粘连情况。

4 疗效判定 治疗 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胸液完全消失,胸部X线及 B超显示无胸膜肥厚黏连;②有效:胸液完全消失,但部分胸膜肥厚黏连;③无效:胸液未完全消失。胸膜肥厚以 3mm、6mm、10mm划分。

5 统计学处理 本组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 1~ 2。 A、B两组间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 1个月后比较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

2 两组胸膜增厚度对比 见表 3。

表3 对比两组胸膜增厚度比较(n)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超敏感状态的机体胸腔中引起的胸膜炎症[1]。其主要症状为发热、胸痛和气短,通常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辅以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于治疗中是否应用皮质激素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皮质激素能改善机体一般情况,减轻结核中毒症状,减少胸膜渗出,应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有学者认为皮质激素副作用大且无肯定意义,故不应使用[2]。

本研究在全身抗痨治疗基础上,对加或不加皮质激素两治疗组在治疗效果、胸腔积液消退时间、胸膜肥厚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得出以下结论:①皮质激素在炎症的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减少胸膜渗出;②皮质激素有抗毒作用,细菌包括结核杆菌等内毒素可致人体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等毒血症状;③皮质激素可抑制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胸膜增厚及粘连等后遗症;④对于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和胸膜已增厚及粘连的患者是否使用皮质激素疗效无显著性差异;⑤建议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减量不能太快,更不能突然停药;⑥合并有肺结核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皮质激素;⑦目前对于使用皮质激素患者尚无长期随访报道。

[1]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祥,等主编.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5-576.

[2] 陈香山,董锦华.结核性胸膜炎 516例诊治及流行病学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08,37(5):580-581.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抗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