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宣教对预防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2010-04-24崔玉丰王艳燕孟祥慧王晓慧黄宝国苏淑飞周波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宣传单板报饮食习惯

崔玉丰,王艳燕,孟祥慧,王晓慧,黄宝国,苏淑飞,周波

(1.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006级预防医学专业,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作为未来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其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而且还将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成效。营养宣教[1]是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采用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可使广大学生学会并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从而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为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以及营养宣教对其影响,我们对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全体同学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157名,其中一年级 50人,二年级 52人,三年级 55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与我校大学生具体情况,编写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Know ledge-A ttitude-Practice,K-A-P)问卷,其中包含营养知识14题、态度 4题、饮食行为 20题、主观意愿 1题。于 2007年4月和 2008年3月进行宣教前后两次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现场发放,现场指导填写,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

1.2.2 营养宣教 从 2007年7月至 2008年1月采用授课方式、校园广播、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有奖竞猜方式,其宣传内容主要围绕着《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有关知识;课堂讲授三次;校园广播五次;制作宣传板报两期;宣传单发放三期;举行有奖竞猜一次。

1.2.3 统计分析 问卷经核对后将数据录入 EXCEL表格并进行整理后,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各变量描述性分析、宣教前后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宣教前发放调查问卷 157份,回收157份,回收率 100%。剔除不合格问卷 3份,有效问卷为 154份。宣教后发放问卷 157份,回收 157份,回收率 100%。剔除不合格问卷 2份,有效问卷为155份。

讲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宣传单发放到每间寝室。宣教后统计结果,听到广播者为31.2%,参加课堂讲座者为 89.8%,看宣传板报者为 54.1%,读宣传单者占 94.3%。

2.2 营养知识 从表1可见,从营养知识得分来看,宣教前三年级高于一年级 (t=3.121,P<0.05);与宣教前比较,宣教后二、三年级均明显提高 (t=-3.378,P<0.05;t=-5.754,P<0.05),而且宣教后三年级同时高于一年级 (t=5.957,P <0.05)和二年级 (t=3.578,P <0.05)。

表1 营养宣教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变化情况 ±s)

表1 营养宣教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变化情况 ±s)

注:1)为与宣教前比较,经 t检验,P<0.052)为与一年级比较,经 t检验,P<0.053)为与二年级比较,经 t检验,P<0.05

宣教前 8.2±2.42 8.8±2.09 9.6±1.822)宣教后 9.2±2.26 10.2±1.971) 11.3±0.951)2)3)

表2 营养宣教前后营养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 (%)

由表2可见,各年级宣教后对营养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的是铁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和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干眼病,一年级宣教前后知晓率提高程度最大的是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比宣教前提高了 20.8%;二年级是吃盐过多与高血压有关,比宣教前提高了34%;三年级是铁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比宣教前提高了 32.7%。

2.3 营养态度 有 94.9%的学生愿意接受营养教育,仅有 31.2%的学生愿意改变饮食习惯,5.1%的学生宣教前后营养态度没有变化。表示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报刊、杂志、宣传画(52.9),电视、广播 (51%),网络 (29.3%),课堂讲座 (38.9%),亲人和朋友 (29.3%)。

2.4 宣教前后饮食行为变化 宣教后,三年级每周 5~7次吃鸡蛋的人数增加了 11.8% (χ2=4.95,P<0.05);一年级学生经常喝酒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了 18.7% (χ2=6.09,P<0.05),各年级学生早餐吃三种以上食物的比例宣教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资料[2]显示,大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三餐分配不合理。营养宣教[3]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组成成分,通过营养信息的交流和行为干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膳食营养危险因素,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刘镕等人[4]对某高校预防医学类学生的膳食进行营养调查,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该校预防医学类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进行营养教育。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学生营养知识缺乏。相关资料[5,6]也显示,各专业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贺生等人[7]对某卫生学校在校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调查显示有76.1%的学生知道改变饮食习惯对健康有好处,愿意改变饮食习惯,有 81.8%的调查对象愿意学习营养学课程;陈明改等人[8]对某高职学院医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显示宣教前后愿意获得营养知识的百分率分别为 80.7%和 84.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宣教前后同学们有 94.9%的学生愿意接受营养教育。本调查结果均高于以上相关调查结果,这可能与预防医学生接触的专业医学相关学科的课程,间接了解一部分营养知识有关。

本次营养宣教后,营养知识平均分显著提高,这说明通过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营养知识,其中三年级效果最明显,宣教前三年级营养知识高于一年级,宣教后三年级营养知识提高最多,这可能与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和专业意识的强化有关。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读宣传单和参加课堂讲座者明显高于看宣传板报和听到校园广播的人。可见在校园中发宣传单和参加课堂讲座是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较好途径。

[1]郭亚芳.论加强营养宣教的重要性 [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1):864-865.

[2]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等.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J].社区医学杂志,2008,6(9):1-3.

[3]毛春英,丰丽莉,金辉.老年大学开展营养 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116-1117.

[4]刘镕,程丽薇,陈冬峨.某高校预防医学类学生的膳食营养调查 [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6):67-68.

[5]黄永真.某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 [J].宜春学院学报,2007,29(2):129-131.

[6]陈萍萍,王旗,崔玲玲,等.郑州某技术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J].郑州大学学报,2006,41(6):1089-1092.

[7]贺生,甘启英.卫生学校在校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调查 [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57-4659.

[8]陈明改,邱卫红.某高职学院医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J].中国校医,2006,20(6):629-630.

猜你喜欢

宣传单板报饮食习惯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宣传单的呐喊
发传单
6种“败性”饮食习惯
“把板报办出滋味来”
——记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关工委板报员祁振学
超市宣传单的形式问题
我和孙子做主编
耄耋老翁坚持40载 办板报800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