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朴初与老凤祥的世纪缘

2010-04-23

世纪 2010年5期
关键词:赵朴初灵山小金

唐 宁

太湖边上的灵山大佛

太湖边上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小山,叫做小灵山,传说与天竺佛陀说法处的灵鹫山颇为相似。已故的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之题词“山连鹫岭,法继慈恩”,意指小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一脉相承。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中国佛教协会、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起,在小灵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达88米的神州第一大佛——灵山大佛。至此中华大地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中有河南龙门大佛,五方五佛屹立耸峙而相呼应,也反映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

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的综合工程。佛身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建筑结构设计由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大佛造型由艺术家吴显林设计。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相的记载,灵山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呈万德庄严之表,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经过几年的建造,灵山大佛定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是日有海内外高僧大德及各地信众十万余人亲临现场。为配合开光大典,需制作3500尊纯金小佛像,这一任务将花落谁家呢?

赵朴老一锤定音

这批纯金小佛像每尊高12.88厘米,重150克,面容形态必须与大佛一模一样,制作难度相当大,总标的达数千万元。一经招标,从北京到深圳多家著名金银饰品制作厂商纷纷摩拳擦掌,指派能工巧匠,挑灯夜战,赶在两周内做出样品,送往北京。经过专家初选,3尊入围样品被送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面前。朴老仔细端详,反复比较,最后目光落在其中一尊上。他问:这是哪家做的?有人答:是上海老凤祥银楼。

老凤祥,这名字把赵朴老的思绪勾回到几十年前,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时年30岁的赵朴老作为”上海市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常务委员,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安置难民、组织妇女支前、动员和掩护青年奔赴前线。

1937年11月12日,淞沪沦陷,国民党军队西撤,上海租界地区成为日本侵略者包围中的“孤岛”,他创建的难民收容所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抗日根据地,接收、安置了一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与新四军联系,把经过培训的千余名中青年难民,分批送到皖南、苏南、苏北等地参加抗战。信奉佛教的赵朴初,不为名利,不计报酬,只求慈航普渡,能早日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曾在日寇明令禁止战略物资流入根据地之际,帮助惠群布厂厂长陈诚中隐藏和运送织布机到新四军根据地去,也曾把共产党员吴大琨送来的收发报机通过可靠途径送交新四军,为抗战做了不少工作。

抗战期间,新四军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物资匮乏、药品奇缺。他们筹集了一些银圆金器,秘密运送给朴老,望朴老助一臂之力,为解放区购买药品。然而这批金银在当时上海市面上无法流通,为了兑换成可流通的货币,赵朴老奔走于上海各银楼金铺。但因此事弄不好会有杀头之祸,大多店铺都不敢接手,只有老凤祥大义凛然,冒着危险兑换了解放区的这批金银。

最终,赵朴老通过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先生的关系,把购买的大批医药卫生用品,包括X光机,以及罐头、牛奶等营养品和蚊帐、毛毯等物资运往新四军根据地。而老凤祥的名字,也从此留在了朴老的记忆中。

“就是它吧”,60年后,赵朴老一锤定音,为灵山钦点了老凤祥银楼。

跨越三个世纪的民族品牌

赵朴老先生的这段记忆,在老凤祥店史上都未见记载,对于今日老凤祥人来说,也感到格外新鲜。可如果当时老凤祥的经理费祖寿依然在世,他一定记忆犹新。

老凤祥银楼的前身——凤祥裕记银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地处南市大东门。1908年迁至南京东路现址。费祖寿先生于1902年13岁时来上海当学徒,手中淌过无数金银,留下一手绝技,1919年,他接任老凤祥银楼经理。回忆往事时,赵朴老曾动情地说过,老凤祥是典型的民族品牌,从旧社会生存下来不容易,老凤祥的老板冒着危险为抗战作贡献,更是难得。

记得老凤祥人为新四军做贡献的,除了赵朴老,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曾任上海市长的陈毅。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法分子企图扰乱金融,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制造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军管会颁布了金银管理暂行办法,老凤祥银楼也暂告歇业。1951年,人民政府控制住了金融投机,决定重开金店时,陈毅市长首先想起的就是老凤祥。新上海的第一间银楼又在南京东路老凤祥原址崛起。就这样,老凤祥成为全中国唯一一家延传一个半世纪的银楼。

不过朴老此番在灵山小金佛上的定夺,虽有一定感情因素,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老凤祥的活儿做得好。

张心一大师精心研制小金佛

领衔创制这尊小金佛的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模张心一,灵山小金佛只是张心一无数作品目录中的一件,只因其设计和制作的特殊性,至今令他记忆犹新。他对记者重提这段往事,犹如打开一壶陈年佳酿。张心一说,老凤祥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老字号之后几乎没有制作过纯金佛像,接下灵山小金佛任务之前,曾为少林寺1500年纪念制作过一批达摩、观音挂件等佛教工艺品,可视为一次“热身”,其中最轰动的是把金子推薄到超出极限的5微米,作成雕有佛像的金箔护身卡,用金仅5克。

张心一得知赵朴初先生点将老凤祥,组织决定由他研制灵山小金佛后,激动兴奋难以言表,暗下决心要借此东风把黄金工艺品制作技艺再次推向高峰。立体小佛像高12.88厘米,用金150克,不少地方厚度仅40微米,黃金本来性软易瘪,24 K纯金制作难度更大,拉到薄处指甲轻轻一掐就断,小金佛要与大佛完全相像,面相要慈悲庄严,佛手要生动细腻,衣褶裙裾要飘逸多姿,张心一和两个徒弟全心扑在研究上,机械加工与手工雕凿并重,分段研制,再整体拼装和焊接。当时电脑雕刻技术还未出现,佛像面部造型先要依据大佛的照片原样在石膏板上仔细雕刻,再翻制模具,浇铸成型。而衣褶和裙裾凹凸不一,无法用模具浇铸,就先做成平面再围拢拼接,几个部分合拢后,金匠师再手工修改。他们用的雕刻刀,只有2根牙签那么点粗细,把把刀刃都不同,共有上千种之多。全部做成后,再用天然玛瑙石一点一点轻推轻压,做手工抛光。

按传统工艺,一只模具最多只能生产十多尊小金佛,这样,3500尊小金佛至少要4年时间才能完成。张心一尝试用钢模制作,图纸画了一麻袋,实验做了上百回,最后将浇铸、钢模、喷沙等多种工艺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既快又好的生产方式,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批小金佛的制作。

猜你喜欢

赵朴初灵山小金
灵山胜景
小金橘树
赵朴初修改陈毅诗词遗稿始末
爱“喧哗”的我
叫响灵山湾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赵朴初论佛教徒的公民意识
歌德今秋力推赵朴初书法
Christian Concept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对新造的灵山大佛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