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背景下贵州毛南族社会风俗的变迁

2010-04-22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变迁

周 承

【摘要】社会风俗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迁。场河村毛南族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的小群体,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服饰、饮食、居住、恋爱、葬丧风俗,在文化交融的今天,他们传统的风俗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些风俗都面临消亡。

【关键词】毛南族;社会风俗;变迁

毛南族作为贵州省被列入全国优先扶持的22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平塘县卡蒲乡。贵州毛南族长期生活在喀斯特山区,和其他民族杂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风俗。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民族是如何保存自己的社会风俗?是同化还是异化?本文以实地调查为主,通过比较有关资料,从服饰、饮食、恋爱与婚姻、葬丧等方面来展现该地毛南族社会风俗的变迁。

一、 场河村毛南族基本社会概况

场河村位于卡蒲毛南族乡人民政府驻地,平塘县东部,距县城17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独山匝道18.5公里,册三公路穿境而过,是全乡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07°24′50″,北纬25°46′50″,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全村幅员面积17.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84.5亩,其中水田1096.5亩,土488亩。辖有10个村民组,622户,2524人,劳动力1584人,毛南族人口2448人,占总人口的97%,有党员68名,有公办完小一所,幼儿园一所,适龄儿童277人,入学率达99.5%。2008年末,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为2054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30公斤。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为辅助经济,实施退耕还林784亩。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的场河村由于地势偏僻、交通闭塞、山高坡陡而制约了居住在山上的毛南族与外界的交往,同时也形成了该地特定的社会风俗。

二、 场河村毛南族社会风俗的变迁

(一)传统服饰的变迁

有关史料记载,毛南族服饰习惯“妇女穿衣无群” [1](P5)。传统的毛南族服饰,根据性别、年龄、季节用途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和样式。通常分为女装、男装、青年服装、小孩服装和老人服装。服装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都是自己织布染布手工缝制。

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和滚边裤子。从衣领到衣襟都镶有黑色花边。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边衣襟,但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铜扣,毛南语称为“骨娥妮”(音),意为五颗扣的衣服。男女小孩均开开裆裤,裤头用两条布带从肩上挂下,不扎裤带。成年妇女在家干活或下地劳动,通常在腰间围一块比上衣稍长,能围到背后的围裙。妇女一般穿绣花鞋,男子多穿草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有一只巨大的绣花鞋就是场河村妇女们专门绣的,

前后参与此鞋绣制工作的妇女有72人,历时一年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场河村穿民族服饰的人已经很少,特别是年轻人几乎不穿。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年轻人特别是有外出务工经历的人几乎不穿传统服装,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部分女学生喜欢穿传统服饰,55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上人人穿传统服饰。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都认为传统服饰穿起来麻烦,干活不方便,手工制作很费事,远远没有买来的衣服方便。大部分年轻人都出门务工,年轻的村民中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做传统服饰;老年村民由于眼睛不好,也只有几个少数村民制作传统服饰,而且每年只能做几套成衣。至于绣花鞋已经成为一种旅游商品,成年妇女已经没有人穿,偶尔有老年妇女和小孩穿,但是已经没那么讲究。草鞋也早已没人穿,几乎没有年轻人会编制草鞋。走亲访友的时候,男子多穿西服等正式服装。

(二)从食“三酸”风俗到饮食的多样化

饮食作为社会风俗里面一个重要的表现,反映了一个民族与自然环境的斗争,同时也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表现。场河村是一个典型的毛南族村寨,村民的饮食风俗基本上代表了贵州境内毛南族的风俗。根据《谭家世谱》记载毛南族有“百味用酸” [1](P8)的习惯,在所有的酸味食品中,又以酸肉、酸菜、酸汤为代表。

在调查中发现,场河村一般人家已经不食用三酸,比起吃酸,他们更喜欢吃辣,每顿饭都离不开辣椒。三酸只有几家开农家乐的才有,都是给游客准备,自家人也不吃。在我们问到为什么不吃三酸时,大部分人认为三酸不卫生,以前条件差的时候没有菜吃只有吃三酸,现在条件好,基本上家家都种有蔬菜,新鲜蔬菜餐餐能吃到,没有人再愿意吃腌的菜。现在场河村里能制作三酸的人没有几个,年轻人不愿意吃三酸,更不愿意学制作。平时的饮食已经和周边的汉族、布依族没有什么差别,以大米为主食,玉米、小麦为副;肉类有猪、牛、羊、鸡、鸭、等;基本上所有的蔬菜都能吃上,除了自己种的,还可以在赶集的时候买。饮食的多样化也标志着场河村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从干栏式住房到平房的变迁

传统的毛南族住房是干栏式的,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和其他杂物,和附近布依族的建筑一样。村庄一般都建在山麓和山腰上,极少建在平地。建房无一定的方向,依地形而建,背靠山岭,面向开阔地,各户大多独立建房,很少有几户或十几户连结在一起的情况,因而整个村寨的房子显得很松散。这种干栏式的房子大多就地取材,石头多的地方就多用石头,木材多的地方就多用木材,节省成本。

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场河村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消失。外出务工的青年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很多人都希望能把房子修在公路上,这样就可以做点小生意或出租门面。政府也通过移民搬迁等政策,将住在山区环境恶劣的农民整体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山下,在该村这样的搬迁户有20多家,都是楼房。在向一些老人了解住在平房里是否习惯时,很多老人都认为平房比老式的干栏房好,结实,又防水,而且卫生方便。他们认为老式的房子存在很多问题,防火防盗的功能不强等等。据村干部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大部分干栏房要被改建为平房或楼房,如果没有措施控制这一现象,若干年后该村干栏房将消失。

(四)恋爱与婚姻风俗的变迁

毛南族有对歌自由恋爱的风俗。青年男女通常在晚上相约对歌,对歌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由男青年先开始唱“邀请歌”,在邀请歌的刺激下,姑娘们就纷纷开唱,一般是先推出一个代表来对歌,男一首,女一首,从赞美歌唱到见面歌、挽留歌、热恋歌,甚至还有劝嫁歌、嘱咐歌。在他们看来,恋爱的过程就是对歌、唱歌的过程。因此经常出现歌唱得好的人,追的人也多,不会唱歌的人一直找不到恋人的现象。对歌恋爱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共同风俗,反映的是恋爱自由现象。但在历史上毛南族同胞经常有父母、兄嫂干涉婚姻的现象,甚至出现了逃婚、殉情的现象。[2](P77-78)

传统的毛南族婚姻仪式比较复杂,从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只要家长同意就可以举行婚礼,在婚礼前男方要准备花轿、彩礼等,彩礼内容众多,一般包括食品和物品两大类。食品主要有肉类、蛋类、糕点、水果、糖酒,大米等,甚至还要给新娘家送一头活猪;物品主要是布和被子,布分白布、黑布、蓝布三种,被子一般要有八床。送彩礼的人到女方家后,女方要派送礼物,还要对歌,一直对到新娘出门为止。出门的时候女方要唱“哭嫁歌”,唱完后乐队吹打唢呐和锣鼓,新娘与亲人依依惜别,上花轿。新娘在进男方家的时候,不能踩大门的门槛,举行了拜堂仪式后要坐在新房里,吃饭的时候要对歌,主要是女方家的歌师唱,歌师唱完后宾客们便自由对唱起来。对唱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盘古开天地的“创世歌”,有反映祖先来源的“始祖歌”,有传授生产知识的“农事歌”,也有临时发挥的“盘问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对歌恋爱和婚俗已经慢慢消亡。很多年轻人恋爱的途径主要是在一起务工或者上学过程中培养感情,平时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务工,村里没有对歌的人;另外一方面年轻人几乎不会对歌,没有人愿意跟老年人学对歌。现在年轻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增多,已经不需要对歌这个传统的交友方式。年轻人则认为对歌太麻烦,对歌的内容很无聊,很浪费时间,要联络感情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直接约会,即使要唱歌也宁愿去娱乐场所。

(五)葬丧风俗从繁琐到单一的变迁

毛南族的葬礼是指正常死亡的、其阴魂成为家神的长者所举行的葬丧活动。传统的葬丧活动主要由一系列仪式组成,包括穿衣、报丧、开路、打斋、祭丧、出殡入葬等活动,非常繁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场河村村民的葬丧远远比传统的仪式简单。家里老人去世,一般都是通过电话向亲戚告之,不一定要等舅家人来才入棺。由亲属给死者擦身,就用家里的自来水,衣服穿好就入馆,不再用麻绳捆绑死者。供品多样,不限于肉类等。省去了开路仪式,直接请道士做法事,法事完毕就准备出葬。在出葬的时候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直接抬到坟场入土,在安葬的过程不再请道士念唱,由亲属直接填土,填好土插上招魂幡就算葬丧仪式完毕。所有的年轻人,特别是外出读书的年轻人很反对传统的葬丧仪式,他们认为那很迷信,很落后,认为应该实行文明简单的葬礼,节省时间金钱。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希望自己去世后能火化,既不占地方又环保。可以看出,新的葬丧观念已经开始深入村民的思想。

三、 场河村毛南族社会风俗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仅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还要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卡蒲乡政府把场河村作为该乡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先后投入上百万对该村进行扶持,并引资在该村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毛南族风情园,支持建立了十二家农家乐餐馆,铺设水泥步道4500米,并利用国家资金整体搬迁26户到村部所在地居住。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乡里专门派人对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教育,对党员进行教育,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进行劳动生产技术培训,鼓励村民改掉陋习,革除迷信的信仰,树立讲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新社会风气。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后,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迷信的人减少,讲卫生、讲文明、讲科学的村民多了起来。

(二)教育的改良作用

在十年前,该村有大量适龄儿童缀学,全村没有一名大学生,村民对教育不太重视,很多青少年小学未毕业就在家干活,大量的成年人是文盲,连字都不识,科学知识和新的社会风气无法传播。这几年来,村干部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制,家长也重新认识到教育的作用,许多缀学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重新接受教育。据统计,到2009年4月,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入学率95%,有大中专生21人(含在读),青少年教育水平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极大的改善了年轻人对传统风俗的认识,在革新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的变化过程,青年人是主力。村委和乡政府组织多期扫盲班,基本上扫除了该村的青壮年文盲,据统计该村55岁以下的文盲率为6%,35岁以下没有文盲。政府在扫盲的同时,对村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发放大量宣传文明的画册,并天天通过广播号召村民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废除封建迷信等。该村村干部都具有中专文化程度,在和旧风俗做斗争中,村干部带头示范,不迷信,不依旧风俗行事,影响了一大批村民。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信迷信的人大大减少,穿民族服装的人几乎看不到,建房都建楼房,葬丧都从简。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青壮年的扫盲,该村为破除旧风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社会风气观念渐渐走入了普通村民的家中。

(三)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

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社会的基本认识,直接引导着人改造社会的活动。场河村毛南族社会风俗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在于村民价值观的转变。该村地处卡蒲乡政府所在地,册三公路从境中穿过,比起其他偏远的毛南族村寨地理位置要好,受到社会的影响比较大。该村青年自90年代起就往广东务工,截止2008年底,该村在外省务工的人员有132人,在省内流动的人员有186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在县内跑运输的人。这些在外务工的青壮年经常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他们会对本民族的传统进行思索,会做出他们自己的判断。据我们调查所知,他们认为旧的风俗很落后,而且过时,纯粹是无聊的娱乐,他们希望用外面的方式生活,改掉落后的陋习和迷信。他们认为,如果让他们按旧风俗行事,他们无法接受,认为这不可思议。对于世居村民来说,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员给山村带回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生活中会不自觉的模仿。除了年轻人受到冲击外,部分老年人也开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也认为传统的风俗很落后。据我们收集的资料分析,该村第一个盖楼房、第一个买卫星电视、第一个买农用车、第一个开农家乐的人都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的思想觉悟远远高于世居的村民。社会的进步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落后,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来改变落后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毛南族风俗志》 蒙国荣 谭怡生 过位编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年12月.

[2]《毛南族》 莫家仁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次印刷.

[3]《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严汝娴 刘宇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6年12月.

[4]《葬丧史》 陈华文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4月.

[5]《中华葬丧》李少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年12月

[6]《少数民族风俗与禁忌》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编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6月

[7]《中国民族志》杨圣敏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8]《中国民俗史》(民国卷)钟敬文 万建中等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

[9]《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 [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年10月

[10]《百苗图疏证》刘锋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年3月

作者简介:

周承(1984.9--)男,汉族,湖北罗田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08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杨彪, 贵州省贵阳市瑞金南路81号贵州省总工会干校办公楼五楼贵州省策动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变迁
从俄语呼语看女性称呼的演变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社会学视阈下古琴艺术的变迁研究
鲁中南地区“温锅”习俗研究
Destination Chinatown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