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2010-04-22李莉
李 莉
【摘要】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其对学生精神、道德、意志、智能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突出强调了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音乐艺术;素质教育,音乐创作
[艺术],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词汇。艺术 (Art)一词,最早源自拉丁文Ars,本意范指手工、冶铁、陶瓷等技术。有规则之意。音乐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艺术的主要门类,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艺术教育需要一个鼓励创造的氛围,从而激发深受填鸭式教育困扰的学生的求知欲,艺术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要求,所有人都有机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凸显自我;艺术让广大学子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联,吸引了众多的群体。
音乐艺术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寓意。说唱、歌唱自然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而识谱、作曲、编排及演奏乐器也属于音乐艺术的内在范畴。音乐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聆听音乐有助于改善大脑的组织结构。
而且音乐创作也是提升听力和记忆技巧的一个因素。研究测试表明12岁之前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相对那些12岁之前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能记忆更多的词汇,在另一项研究中,试验人员因为听了快节奏的音乐,调解压力的荷尔蒙分泌增加了。有证据表明,音乐能通过降低心率、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来增强免疫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减少焦虑感和学习压力。
以上研究都充分表明了音乐艺术教育在提高记忆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记忆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除此以外,我们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也有如下体会:
一、 学习中感知美—— 知美扬善
音乐是感情的升华。一旦学生对音乐产生共鸣,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他的思想境界,心灵也因此美化。童年是进行学生美育的启蒙期,学生们经常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模仿并表现其喜、怒、哀、乐。因此通过举行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舞蹈——来使他们知美扬善,辨别是非,是进行启蒙期美育的重要方式。应运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求真、知美、扬善。用音符组成的旋律、语言组成歌词、乐器奏出的音响、身体表现的形态来展现美,讴歌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用纯真的心灵去认识美,体会美,用最真诚的情感去表现美。只有使学生们从小对真善美有认识、有渴望,有追求,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二、教学中哺育美—— 陶冶情操
音乐艺术教育借助音符传递给人们以美的感受。通过旋律的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来展现独特的魅力并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自然的美,去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音乐教材里有激情澎湃的交响乐,有优美动听的小夜曲,也有低沉感伤的哀乐——其展现美的多样化促使学生情感丰富,并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灵的共震。音乐对学生的感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加以利用,要学生多听、多练、多唱,更要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之美。
三、活动中体现美—— 耳濡目染
音乐自身有着愉悦心灵的作用,学生们能够倾心聆听就是乐于受教的体现,孩子们的精神愉快了,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在音乐课中我们应该多开展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去体验、去感受音乐美的真谛,通过寓教于乐使他们的心灵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和纯净。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中得以耳濡目染。
四、实践中创造美——潜移默化
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强化德育功能的重要工具。音乐教学能够将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使德育潜移默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模仿,也在于创造,要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活动中,自己去展现美的形态——发出美的声音——体会美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创造,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要培养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优秀的人,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知美、扬善和创造美。
音乐艺术教育是一种独有的美,是内在的美的享受,也是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其目的不但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人的视野,充盈人的心灵,提升人的觉悟,显示出的是文明的力量。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代替。它借助音乐独有的功能——乐曲的旋律之美,歌词的表达之美,表演的仪态之美,演唱的抒情之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美化他们的行为;塑造和创造出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合的心灵的伊甸园,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中国的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虹.对音乐精神世界的感悟[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2]汪健蓉.音乐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0,(9).
[3]翁震.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4]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