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涂片法与集菌改良法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比较

2010-04-22王景磊李俐佳石凤兰伍贤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染液抗酸涂片

王景磊 李俐佳 石凤兰 伍贤鼎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在综合性医院中,结核菌的涂片检查是作为结核病患者的初筛实验,是一种快捷、经济、操作简单的方法,在对结核病患者初筛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的基本策略之一就是有效发现和治愈传染源。结核患者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可靠标准[1]。涂片染色镜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如何提高痰涂片结核菌检测阳性率,使检测结果更具说服力,本文研究方案是将集菌涂片法加热方式改为恒温水浴箱加热,而通常实验室采用的直接涂片法加热方式仍为酒精灯加热,用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所收集的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采集2009年5月份贵阳市肺科医院结核分枝杆菌室合格的门诊、住院病人痰标本100例,标本不区分初诊、复诊、性别、年龄和肺科医院所检测的阴阳性结果,完全随机。

1.2 标本采集:采取患者清晨深部痰,洁净水或冷开水漱口后,用力咳嗽以获得的合格痰液盛装于蜡盒内,用密封容器带回待检。

分枝杆菌细胞壁含脂质较多,其中主要成分为分枝菌酸,此物具有抗酸性,染色时与石炭酸复红结合牢固,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作用,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复红的颜色,达到染色目的。

1.3 试剂器材:

抗酸染液: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酸杆菌染液试剂盒

恒温水浴箱:姜堰市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20-A型

离心机:上海安享科学仪器厂,TDL-5-A型

生物安全柜:上海三超净化设备有限公司,SCJC-1300II/B

光学显微镜:OLYMPUS CX21FS1

氢氧化钠:重庆北碚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 批号:911114

盐酸:遵义高等师专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 批号:860708

酒精:95%乙醇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LSB75L型

1.4 检测方法:(1)新玻片在涂片前在酒精灯火焰上过3次,以达到脱脂目的,待用;(2)将收集来的痰标本先进行直接涂片,涂成2cm×2.5cm椭圆形、圆形、均匀,很少有空白区的厚痰膜三张,待自然干燥;(3)将余下痰液倒入大试管中,加入约2倍体积2%NaOH溶液,加温,37℃消化30min,期间反复摇匀,将上述消化后标本经3000r/min离心30分钟,弃去上清液,取沉淀涂成2cm×2.5cm椭圆形、圆形、均匀,很少有空白区的厚痰膜三张,待自然干燥[2];(4)上述自然干燥后的痰片经酒精灯火焰固定。

1.5 染色步骤: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标准。其中直接涂片加热方式采用酒精灯加热,集菌涂片采用将痰片置于55℃~60℃水浴箱中加热[3],使用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酸杆菌染液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抗酸染色,干后镜检。

1.6 染液质量控制:采用卡介苗做抗酸染液阳性对照;采用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做抗酸染液阴性对照。

1.7 结果判断: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标准判定。涂片染色后,肉眼观察痰膜呈淡蓝色或蓝色,不得有红色斑块,痰膜脱落部分在10%以下,镜下所见,视野背景清晰,100×油镜的视野内于淡蓝色背景下,抗酸菌呈红色杆菌,其他细菌和细胞呈蓝色。镜下计数100个视野(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未发现抗酸杆菌者继续观察至300个视野,仍未发现抗酸菌者报告抗酸菌阴性(-);镜检按100-300个视野找到抗酸杆菌1~2条者,报告抗酸杆菌可疑(±),或者重新涂片或另留痰标本复查;镜检100个视野内找到抗酸杆菌3~9条者,报告抗酸杆菌阳性(1+);镜检10个视野内找到抗酸杆均1~9条者,报告抗酸杆菌阳性(2+);镜检每个视野内找到抗酸杆菌1~9条者,报告抗酸杆菌阳性(3+);镜检每个视野内找到抗酸杆菌多于9条以上者,报告抗酸杆菌阳性(4+)为标准,镜检各方法染色涂片三张后综合结果进行记录、统计。

2 结果

2.1 数据统计:

表1 直接涂片与集菌涂片的阳性率比较

由上表可知,集菌涂片改良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P<0.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表2 直接涂片与集菌涂片阳性程度比较

上表结果中,集菌涂片法的2+的结果中,>1+的结果有6例,4+的结果中,>4+的结果有5例

2.2 显微镜摄影结果对比:

图1

图2

图3

3 讨论

3.1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集菌涂片改良法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直接涂片法,且从数据统计及图片中可看出,在同一份标本中,集菌改良法的阳性程度高于直接涂片法,集菌改良法镜检结果大于直接法镜检结果的共有11例,涂片所示,集菌改良法镜检显示抗酸杆菌数量上有明显提高。由于NaOH的消化作用,使得集菌法的镜下显示背景清晰,与抗酸杆菌的着色有较大反差,更易于辨认(如图示),减少了漏检的机率,增加其阳性检出率。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检验的100例痰液标本中,集菌改良法64例阳性中,直接涂片法只有30例阳性,其余均为阴性。两种方法对100例痰检阳性结果相比较,在相同判断标准下,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结果只有30例完全相符合,集菌改良法检出的64例阳性结果在直接法中的阳性程度均减少甚至为阴性。

3.2 直接涂片法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涂片时厚片与薄片在镜检时,结果有很大差别;②由于直接法只是挑取痰液进行涂片,是否挑至有效部位(菌量较多处、血性、脓性部分),将对结果有很大影响;③由于痰液直接被涂片,致使染色后,镜下其他细胞较多,在患者带菌量较少时,呈红色的抗酸杆菌可能会与蓝色的其他细胞作为的背景融合,不利于检验人员对抗酸杆菌的识别;④加热不易控制。以上几点均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但其操作简单,耗时较短为其优点。而本文所采用的集菌涂片改良法方式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本研究采用的消化液为2%NaOH溶液,该试剂价格便宜,且消化时不需进行高压灭菌处理[4],大幅缩短了该法的实验耗时;②本研究的方法是针对所采集患者的全部痰液,即采集到的患者痰液全部进行消化处理,消化结束后经3000r/min离心30min处理,使痰液中未被消化的抗酸杆菌充分沉淀;③经此处理后的痰液,沉淀下来的菌量较大,因此该法在涂片时无需区分厚片与薄片;④经消化处理后的痰液液化较充分,除抗酸杆菌外的其他细菌被消化,使染色后,镜下所见背景较清晰,易于检验人员对抗酸杆菌的识别(如图示),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有效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但此法相对于直接涂片法操作时间较长、步骤较多。

3.3 抗酸染色法作为结核病细菌诊断的经典方法之一沿用至今,但成功染成一张质量较好的涂片尚有一定难度,制片影响因素较多。

本研究采用两种涂片染色法同时,直接涂片法仍采用酒精灯对痰片进行加热,而集菌改良法加热方式选择为55℃~60℃恒温水浴箱对痰片进行加热,该法在使用时温度恒定,有助于染液与抗酸杆菌的充分结合,使菌体着色较为充分,染色效果较好,配以集菌法的天然优势,使镜下所示,抗酸杆菌的着色与背景颜色有较大的反差,有利于检验人员的识别(如图示),而传统的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与温度很难把握,极易造成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染液干涸等,这些都将导致菌体变性,直接影响在镜检时的效果。

综上所述,痰液集菌涂片改良法抗酸染色可大幅提高其阳性检出率,配合水浴箱加热法,是一种简单易行、阳性率高的方法,适合在广大综合性医院中作为肺结核患者的初筛试验,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标本质量也至关重要,一份合格的痰标本,加之阳性率高的检查方法,可更进一步提高痰液中抗酸杆菌的检出,因此,在临床采集标本时应特别注意,这样才可真正达到肺结核患者在非肺科专科医院中的初筛目的。

4 结论

集菌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与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故集菌涂片改良法可作为非肺科医院结核病的初筛试验。

[1]王钊,吴明江.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1997:27.

[2]汪胖,邵春阳.结核杆菌离心浓集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工企医刊,2001年(第14卷)第4期:5.

[3]胡永林.用水浴蒸汽加热替代火焰加热进行抗酸染色[J].临床检验杂志,2008年(第26卷)第1期:19.

[4]李阳辰,王水亮,许小广.快速集留法查抗酸杆菌的评价[J].中国防疥杂志,1999,(21):7.

[5]Fodor T Tuberde 1984,65:12.

[6]汪胖,邵春阳.结核杆菌离心浓集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J].工企医刊,2001年(第14卷)第4期:5.

猜你喜欢

染液抗酸涂片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4年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利用分析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净化酸性染液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