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前后官兵野外机动能力和生理功能变化
2010-04-21李晓琼甘景梨高存友段惠峰张东卫祝希泉赵兰民张伟红
李晓琼,甘景梨,高存友,段惠峰,张东卫,祝希泉,赵兰民,张伟红
在野战条件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官兵的机动能力是军事医学研究的重点。目前的研究认为,科学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和体能成绩[1,2],但心理行为干预对官兵野外机动能力等军事训练项目的影响如何,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地图使用能力、短距离越野能力和生理指标为观察指标,探讨了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官兵野外机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军事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按连建制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步兵师中抽取15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并以班为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78名)和对照组(78名)。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其中义务兵124名,士官22名,干部10名;年龄19~27岁,平均(21.6±1.8)岁;受教育年限9~15年,平均(12.2±2.4)年;军龄2~10年,平均(6.4±2.1)年。 两组职别(χ2=0.074)、年龄(t=0.112)、受教育年限(t=0.082)和军龄(t=0.131)等一般项目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时间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在常规军事训练之余,给予1 h/d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军事训练。分别在心理行为干预的前2 d内(干预前)和心理行为干预结束后的2 d内(干预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地图使用能力、短距离越野能力等野外机动能力项目考核。每次考核结束时均立即测量心率、血压、肺活量和体重等生理指标。
1.2.1 心理行为综合干预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包括心理行为训练和太极拳训练。心理行为训练(如提升自信的勇往直前、战胜恐惧、飞跃自我,开发潜能的勇攀高峰、挑战极限,铸造团队精神的信任背摔、同心同行、生死关卡、同舟共济、合力冲击等)由经过笔者所在中心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合格的班长实施,具体方法参照文献[1]方法进行。太极拳训练由经过焦作市太极拳协会培训合格的笔者所在医院医师实施。以国家体育总局推广普及的24式太极拳(包括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和手挥琵琶等)为主要内容,训练2次/周,60 min/次,包括10 min准备活动,40 min太极拳功法,10 min整理活动。太极拳训练开始后2周内为太极拳招式学习,高姿势、慢速度的训练,第3周起开始完整的整套动作练习,姿势逐渐降低,同时辅以理论指导。
1.2.2 野外机动能力考核 野外机动能力考核的时间为1 d,选择无人居住的丘陵地带,研究对象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独立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全赛程的运动,考核内容包括野外地图使用能力和短距离越野能力。地图使用能力考评指标包括:标定地图,使地图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位与实地方位一致;确定站立点,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并标记;确定目标点,判读地图快速确定地面检查点(目标点)在地图上位置;选择路线,在地图上明确运动方向和选择最佳路线;判读距离,利用地图比例尺估算站立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短距离越野能力指标包括各种地形(山林地、开阔地、小路、上坡、下坡等)短距离(500 m)越野速度。野外机动能力考核由军务科成立的考评小组按照军队军事训练与考核标准组织实施,课题组2名医师自始至终跟踪,监控考核。
1.2.3 生理指标测评 心率、血压、肺活量和体重等生理指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笔者所在医院医务人员在考核现场共同测量,并做好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l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地图使用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地图使用能力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确定目标点、选择路线和判读距离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对照组干预后标定地图所需的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地图使用能力考核成绩(±s,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地图使用能力考核成绩(±s,s)
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两组间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n=78) 试验组(n=78)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标定地图 10.58±3.62 9.24±3.28△ 11.03±4.02 7.87±3.64*△△确定站立点 18.45±3.57 17.85±3.66 17.98±3.32 16.45±4.45*△确定目标点 13.21±5.43 13.40±6.42 13.89±6.07 10.82±5.89*△△选择路线 35.68±9.53 32.54±10.11 33.25±10.42 25.38±8.53*△△判读距离 15.12±6.78 14.76±5.85 14.92±6.21 11.22±5.21*△
2.2 短距离越野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短距离越野能力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试验组干预后各种地形短距离越野时间短于干预前和对照组(除开阔地外)干预后(P均<0.05),对照组干预后山林地短距离越野时间短于干预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短距离越野能力考核成绩(±s,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短距离越野能力考核成绩(±s,s)
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两组间比较,*P<0.05,**P<0.01
?
2.3 生理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生理指标比较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心率和收缩压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见表3。
3 讨 论
具有良好野外机动能力的官兵,在进攻战斗中,能准确地确定进攻目标和发起快速冲击。本研究以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官兵野外机动能力的影响情况为目的,分析比较了干预前后官兵地图使用、短距离越野能力和生理指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的官兵野外地图使用能力和短距离越野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明显优于未接受干预的官兵。具体表现为接受过干预的官兵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确定目标点、选择路线、判读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在山林地、开阔地、小路、上坡、下坡等不同地形的短距离越野速度均明显提高。这均说明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官兵的野外机动能力,对提高官兵的军事绩效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认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官兵的训练成绩和军事绩效,这与本文结果一致[3,4]。经过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的官兵在野外机动能力考核后心率和收缩压较未干预时和未干预者低,提示运动后心率、血压的变化不仅有机体代偿的因素[5],还有心理应激的因素;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增加官兵的耐力水平。这与国内部分研究得到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官兵应激水平,从而减轻应激对心血管的影响”的结论一致[6]。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理指标(±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理指标(±s)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n=78) 研究组(n=78)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心率(次/min)136.84±12.86 136.24±11.21 137.56±10.81 132.02±10.34*△收缩压(mmHg)142.22±13.83 143.87±12.16 142.92±12.78 138.78±9.83*△舒张压(mmHg) 67.21±6.45 64.44±6.35 65.43±5.86 64.59±6.26肺活量(L) 4.56±1.05 4.87±0.92 4.64±1.28 4.93±0.88体重(kg) 65.22±6.02 64.88±5.86 66.84±5.76 66.42±6.21
军事训练和考核是部队官兵军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野外机动能力考核是高强度,高负荷的军事训练考核项目,必将引发官兵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最终成绩[7]。心理行为训练主要训练战士在面临应激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消除应激时普遍存在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锻炼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忍耐力,培养官兵在紧张、激烈、危险、困难等条件下养成勇敢、坚定、机智等心理品质。官兵经过心理行为训练后降低了应激水平,激发潜能,提高了训练成绩。太极拳是一种运动量为中等强度,以松、静、柔、缓进行螺旋缠绕为运动方式的内家武功拳术。由于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以太极之理严格约束的练拳要求,可以使训练者达到调节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8,9]。目前的研究还认为太极拳可以调节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以及肺部血氧比例,提高心血管机能和改善肺部通气,并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的运动机能[10]。
总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中的心理行为训练和太极拳训练从调节心理状态、减低应激水平、改善身体机能多个方面发挥了作用,提高了官兵的野外机动能力和生理机能。
[1]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等.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应激时生理指标和体能成绩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67.
[2]范群铭,李兆申,徐正梅,等.军演应激状态对官兵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191-192.
[3]王择青,武国城,解亚宁,等.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体能测验成绩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7):604-605.
[4]李云波,孙云峰,苗丹民,等.综合心理技能训练对军事五项射击成绩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12-513.
[5]于晓华,陈景开,焦 薇,等.某部特种兵武装越野考核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人民军医,2009,52(5):262-263.
[6]黄景仁,汪 鸿,王 俊,等.心理干预对濒海演练陆军官兵应激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55-657.
[7]马 煊,左月燃,张 昕,等.军人心理应激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1):48-50.
[8]陈庆合,李曙刚,郑永成,等.太极拳改善训练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40-42.
[9]刘剑伟,张新霞.打太极拳对驻西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73.
[10]王雪芹,陈士强,罗海燕.太极拳的生理医学效应.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6):75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