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中文化的供求关系分析

2010-04-19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归化变动异化

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

翻译中文化的供求关系分析

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

从文化角度入手,旨在以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为理论平台探讨译者与读者、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并分析其对翻译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异化;归化;供求关系

归化和异化是每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分别有异化和归化两种处理方式。前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为归宿,后者主张译文以源语为归宿。这二者不仅是宏观文化体系间的不一致,还具体体现出微观上读者间的差异。由于读者的前理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随着读者本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的审美观、理解力也不断变化,其对归化和异化的要求也就不断调整。因此离开读者谈归化与异化是毫无意义的。异化与归化译法的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译者和读者,它受诸多变量影响。这里,笔者拟从经济学视角入手,探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译者和读者之间因译法不同而产生的互动关系。

一、翻译的定量分析

许多社会学科包括教育学、语言学等在研究中都已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以便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语言学的出现为我们对翻译进行统计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一个特定译文的读者由大量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变化发展都是不确定的,但却必然呈现出概率的性质。因此,人们只能探求整个集合的规律性。概率不同于必然性,它从整体上表征某集合的属性、特点和趋势。

通过借鉴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

[1](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伊豆的舞女[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王德军.生存价值观探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文学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周阅.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J].日本学刊,1998(04).

[5]谭晶华.川端康成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章永林)

二、翻译中的文化需求

翻译当中的文化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读者愿意且有能力理解的、对译文中文化的需求。构成需求的两个条件:有消费文化的欲望;有消费能力。

(一)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译文的异化程度。一般来说,读者需求随着异化程度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动。2.读者的理解力(消费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当读者的理解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译文中文化的需求量。相反,当读者的理解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译文中文化的需求量。3.读者的偏好。读者对某一文化方面的偏好减弱或加强,将直接影响对译文中异质文化的需求。即使该种译文的异化程度不变,需求也会发生变化。4.政治、文化的影响。国家的政策、政体形式、主流文化都会影响读者的需求。

(二)需求函数

表示某种译文的需求与影响该译文需求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形式:Qx=f(F,U,T,P,…)。其中Qx表示读者对某译文X的文化需求;F表示异化程度(归化可以看成是零级的异化);U表示理解力;T表示偏好;P表示政治、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需求函数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三)需求曲线

其它条件不变时,将某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需求关联起来的曲线就是需求曲线。此时,需求函数可表示为:Qs=f(F)。例如,对某译文的文化需求函数为:Q=B1F+B2U+B3T+B4P。其中BX(X=1,2,…)为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参数,F为异化程度,U为读者理解力,T为读者偏好,P为政治影响。

在上面的需求函数中,假定在方程的变量里,读者的理解力即文化消费能力是固定的,只有译文异化程度是变动的,而且那么,方程就可写成:Qs=G+B1F (其中B1为负值,因为异化程度越高,需求就越低)。

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反映了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具有负斜率。需求曲线分为个体需求曲线和整体需求曲线。二者的形状类同。个体需求曲线表示单个读者对译文文化需求与其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整体需求曲线表示全体读者对译文文化需求与其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整体需求曲线可由各单个读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即在每个异化程度之下的整体需求量是所有个人在该异化程度之下的需求之和。

(四)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非异化程度因素维持不变,由于异化程度变动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其特点是:需求曲线维持不动,需求量随异化程度变动而沿着原需求曲线变动。2.需求的变动:异化程度保持不变,其它非异化程度因素发生变化时,导致需求量的变动。其特点是:需求曲线位移。需求曲线右上移,意味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左下移,意味着需求减少。

三、翻译中文化的供给

翻译当中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译者愿意并且能够为读者提供译文文化。

(一)影响供给的因素

1.译文的异化程度。一般来说,译文的异化程度增高,文化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反是。2.翻译水平。如果翻译水平有所提高或改进,会使译者在原来的异化程度之下,供给更多的文化。3.翻译成本。这里的翻译成本不是指经济上的成本,而是指翻译时,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异质程度:异质程度越低,译文的文化承载量就越少,翻译成本也越低;异质程度越高,译文的文化承载量就越多,翻译成本也越高。4.译者对所传播文化的未来走势之预期。

(二)供给函数:表示某译文的文化供给与影响该供给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形式为:Qx=f(F,P,C,A…)对某种译文(如X)的需求,其中Qx表示供给,F表示异化程度,P表示翻译水平,C表示翻译成本,A表示预期…。

(三)供给曲线:指其它条件不变时,将某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文化供给关联起来的曲线。供给曲线特征为:向右上方倾斜,具有正斜率。

图2 供给曲线

(四)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不变,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动。其特点是:供给曲线维持不动,供给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变动。2.供给的变动:价格不变,由于其它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其特点是:供给曲线位移。供给曲线右下移,意味着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左上移,意味着供给减少。

四、翻译中文化的需求—供给分析

(一)均衡

均衡指变动着的各种因素处于一种暂时稳定(或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并不意味着不会再变动。若条件变了,原来的均衡就不存在,进而会产生新的均衡。从动态的观点看,均衡是短暂的,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均衡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均衡价格的分析,可说明需求、供给与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均衡异化程度的决定

异化程度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译文的异化程度。这个异化程度,称之为均衡异化程度。

图3 均衡异化程度

均衡异化程度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异化程度。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相交之处,表明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也即表明这种异化程度能够使供需双方都满意。

均衡的意义:达到这种状态后,如果异化程度背离均衡异化程度,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保持均衡的趋势。

译文的均衡异化程度表现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异化程度偏离均衡异化程度时,就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状态。一般来说,在需求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异化程度会自动恢复到均衡异化程度水平。

1.当异化程度高于均衡异化程度时,由于需求少,供给多,必将导致异化程度下跌。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异化程度就会一直下跌到F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

2.当异化程度低于均衡异化程度时,由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必使异化程度上升。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异化程度就会一直上升到F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总之,均衡异化程度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均衡是必然趋势,也是正常状态。而脱离均衡点的异化程度必然形成供过于求或求过于供的失衡状态。由于供求双方需求关系的作用存在着自我调节的机制,失衡将趋于均衡。

(三)需求、供求曲线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曲线移动。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均衡异化程度上升,均衡数量增加;供给不变时,需求减少(曲线左下移),均衡异化程度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异化程度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供给曲线移动。需求不变时,供给增加,均衡异化程度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曲线左上移),均衡异化程度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即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异化程度按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按同方向变动。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异化程度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异化程度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图4 供求曲线的移动

(四)需求—供给分析法(运用供求曲线的实例)

从翻译史上看,一部译作在不同时期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严复的译文在当时受到极高的赞誉,而后来却有人对其大加批评。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需求—供给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直观的分析。

19世纪末的中国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对西方的文化了解甚少。根据需求曲线我们知道,理解程度低的情况下如果译文异化程度高是根本不能让大多数人进行文化消费的。唯有同时降低异化程度方可保证正常的消费需求,所以当时的翻译多采用异化程度极低的归化译法。严复为了介绍西方先进的科技,只得使用士大夫们所推崇的古雅文风。他的很多译著成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因此他的翻译的意义远超出翻译活动本身。虽然之后有不少人批评他过雅,但正是由于严复采用了较低的异化程度,才使得他的译文在当时广受关注。客观上,严复显然是很好地把握了当时文化消费者的理解水平,从而应用了科学的异化程度。我们今天要分析严复的译法,则必须考虑当时的供求关系。脱离了时代背景,用我们今天的消费能力去分析当时的文化供求状况是缘木求鱼的做法。

五、文化的供求关系分析对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对翻译中的文化进行供求关系分析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在译前对译文进行翻译策略评估

许多教材中在讲解翻译过程的时候一般认为翻译主要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实际上,在此之前,学生还需要对翻译的内容进行翻译策略评估,以便在大体上掌握翻译时应该采用何种合理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在确定了翻译对象的前提下,针对这一文化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用不同异化程度的译文进行抽样调查,以便确定翻译的合理异化程度,这和生产者在生产前进行市场调查是一个道理。

(二)指导学生在译中采用合理的异化程度进行翻译

多年来,信达雅一直是译界倍加推崇的翻译准则,信达雅三个字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确实对翻译实践具有提纲挈领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翻译准则同时也有其本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就是其可操作性不强,对于一篇文章,译到什么程度算是做到了信、达和雅,不同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其操作完全依赖于译者的个人翻译修养。而供求关系的分析对学生则更具可操作性。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在译前所做的评估基础上,采用最接近读者水平(也就是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译文,并采用最贴近他们的异化程度。

(三)指导学生在译后对译文进行质量评价

以往很多学生在译后便对译文很少或不再关注,忽略了对译文进行质量评价的这一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到读者的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对译文进行修正和调整,这对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译后,组织学生对译文的反馈进行抽样调查和供求关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译前所做的调查、译中对各个变量和参数的把握是否准确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翻译的水平。事实上,任何一种译文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读者,我们所能做的必须是满足绝大多数读者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一尺度的把握,显然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对译文进行的质量评价反馈。

翻译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其日益成熟的理论积淀无疑受益于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表现出了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目前除了为数不多的学者研究过博弈论对翻译的理论指导意义之外,几乎没有人将经济学中其他的基本理论应用到翻译中来。经济学理论能够为翻译中的很多问题提供一个理想的理论平台,能够很好地解释读者与译者的互动关系。因此,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构建系统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必将对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题未定”草[M]//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2]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徐星华)

Abstract:This essay seek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reader,dissimil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e.

Key words:dissimilation;naturalization;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Dancing Girl of Izu:the Disadvantaged's Existing Value

NIU J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China)

The Dancing Girl of Izu is one of Kawabata Yasunari's representative works.This fiction described the beautiful love between the innocent dancing girl Kaoru and"me".This paper tried to analyze the inter-relations of Kaoru,"me"and other actors,also wanted to find the Japanese disadvantaged's living attitude in 1920s.

Izu;the dancing girl;bottom of the social groups;existing value;annotation查、数学统计,我们可以在对翻译活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样态模型,使翻译研究科学化。这应当是翻译研究的一个趋势。

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ranslation from Aspect of Culture

WANG Hai-sheng,XIA Chang-zh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H059

A

1008—7974(2010)06—0068—04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经济学视角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321号

2010—01—05

王海生(1973-),吉林通化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夏长志(1972-),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归化变动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变动的是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