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咯地尔辅以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2010-04-19曹熙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突聋耳鼻喉科突发性

曹熙红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又称暴聋,是指几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耳鸣和眩晕,除听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和体征,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比较多。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岁) 病程(个月)治疗组 30 17/13 2.45±11.56 18±9对照组 28 12/16 1.56±10.42 16±10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三磷酸腺、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丁咯地尔200mg组+10%葡萄糖250mL,1次/D,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7年中华耳鼻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标准进行评定[2]。治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5db或无改善[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De 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突聋病因不明,文献记载引起本病的原因共100多种,其中许多是罕见的。据Mattox(1977年)的意见,本病的原因顺序为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及上述诸因素的联合[3]。

丁咯地尔是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通过阻滞非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扩张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微循环灌注并可加强细胞内ATP的生成,改善微循环;并具有较弱的非特异性钙离子拮抗作用。它还能增加供氧功能,保证细胞内能量的供应以及对抗Ca2+对缺血性神经组织的损伤。因此盐酸丁咯地尔能有效的改善内耳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缺血、缺氧状况。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提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姜泗长,顾瑞,王正敏.耳科学(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2002:836.

[2]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7,32(2):72.

[3]岳丽萍,董湋.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2):77.

猜你喜欢

突聋耳鼻喉科突发性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