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2010-04-19王海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脑膜炎细胞学

王海燕

广东惠州中心医院检验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1]。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是脑脊液中细胞的形态学分析,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CSFC的特异性发现对某些疾病起到确诊作用,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2]。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SFC检测,评估其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5月~2009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15~59岁,平均38.1岁;病毒性脑膜炎69例,结核性脑膜炎26例,细菌性脑膜炎20例,霉菌性脑膜炎5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医院治疗的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5~52岁,平均40.1岁;2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取新鲜脑脊液标本约2ml,观察脑脊液外观(颜色,浑浊度)。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少许,充入细胞计数板中,静置3分钟,高倍镜下分别计数白细胞和红细胞总数。取适量脑脊液(量的多少由脑脊液中细胞数而定)于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内制作涂片,每份标本至少制作两张涂片。经瑞-姬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进行细胞分类。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脑脊液 细胞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形态呈圆形,胞膜完整,边缘光滑,细胞核深染,浆少,占细胞总数的60%~70%,单核细胞体积较大,核疏松,占细胞总数的30%~40%,偶见大淋巴细胞,无中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例约为7∶3或6∶4。

2.2 病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呈无色透明或微浊,蛋白质轻度增高或正常。CSF-C表现为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的改变,可见形态一致的激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很多病例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

2.3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可清亮,重时呈浑浊或脓性,蛋白质含量增高。CSF-C表现为以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出现中毒性改变,单核细胞高度激活。经治疗后,细胞总数迅速下降,中性粒细胞数下降明显,可见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升高。

2.4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外观透明或淡黄色,蛋白质含量增高。CSF-C表现为混合细胞学反应。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并存,比例相差不大。这种混合细胞学反应持续时间较长。

2.5 脑转移瘤 细胞形态大小不一,胞核增大,核仁大而增多,核浆比例失调,常成簇或特殊排列出现。

2.6 2组患者CSFC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CSFC阳性检出率为65.8%,明显高于对照组30.0%(χ2=6.872,P<0.01),见表1。

表1 2组CSFC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源学检查的特殊困难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多无特异性的指标[3],而CSFC和REEG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SFC是一门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脑脊液细胞成分进行分析的科学,尤其是精确的细胞分类和动态CSFC的观察,对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起了很大的作用,还可通过CSFC演变过程的分析来评估治疗的效果,这是常规细胞计数分类无法比拟的。尽管脑膜对各种不同性质感染的反应是相同的(包括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但在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其CSFC反应各有特点,而且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细胞学反应也有差别,反映了蛛网膜下腔和脑膜的病变情况[4]。CSFC发现多数是非特异性的,如病毒性脑膜炎的CSF呈淋巴细胞性炎症,化脓性脑膜炎呈中性粒细胞性炎症,脑囊虫引起CSF嗜酸粒细胞增多,这种检测方法虽然不能作为确诊的最终依据,但非特异性发现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还是具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脑脊液常规检查中,细胞数量较少,普通方法难以收集较多的细胞,且易造成细胞的破坏,而CSF-C则采用了特殊的细胞收集器,可以收集较多保持完整结构的细胞,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为颅内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检查方法。在正常脑脊液中,主要存在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接近7∶3,当细胞总数升高、比例异常、或出现病理性细胞(如:粒细胞、激活细胞、吞噬细胞、浆细胞)时,具有诊断意义。细菌性脑膜炎CSF-C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最高可达90%以上;结核性脑膜炎CSF-C的显著特征是出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并存的混合性反应;病毒性脑膜炎CSF-C是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学反应,隐球菌性脑膜炎CSF-C类似结核性脑膜炎,但在CSF-C染色中可发现隐球菌;寄生虫感染性脑膜炎CSF-C检查常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涂片离心机和显微诊断仪在CSF-C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细胞的收集率高、显示清晰。所制涂片均匀,可将细胞充分展开,细胞结构完整清晰,易于观察,所需脑脊液量少,操作简便。

本文对12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研究组)和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照组)进行CSFC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细菌性脑膜炎表现为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改变,结核性脑膜炎表现为混合细胞学反应;研究组CSFC阳性检出率为65.8%明显高于对照组30.0%(χ2=6.872,P<0.01)。提示:CSFC检查可明显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率,显著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CFSC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特异性发现更对疾病具有确诊价值,因此对该项检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重复穿刺、多次送检可提高检查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漏诊和误诊。另外,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CSFC检查中,使形态学和功能学相互结合,提高了CSFC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陈勇,张克翰.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颅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7,9(2):203-204.

[2]石俊明,杜倩.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02-103.

[3]何俊英,孔繁元.临床脑脊液细胞学诊断[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4-150.

[4]余炳坚,黄伟雄,冯建容.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408-2409.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脑膜炎细胞学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Vaccination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