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使命之约——黑龙江省支援四川省剑阁县灾后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水利专家组工作侧记
2010-04-15文心今
□ 文心今
2008年6月24日17:30时,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陆兵办公室。
“……到灾区剑阁县工作,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援建工作肯定会遇到许多许多的困难,水利厅党组是你的坚强后盾。工作上有什么困难,灾区有什么要求,要及时向厅党组汇报,我们该出人出人,该出物出物。要与灾后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援建指挥部)和当地政府协调好关系,坚决完成好水利援建任务……”
这是周树奎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支援剑阁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成员,赴川前一日与厅长的一次对话。
时隔半年,还是这间办公室。
“……工作上胥厅长已经说了很多,我就不多说了,业务上我很放心你。我担心的是气候的潮湿闷热,生活上的饮食起居要注意调理,每次下乡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
这是马金龙作为第二批支援剑阁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成员,临行前与陆兵厅长的一次谈话。
寥寥数句,殷殷话语,暖暖地传递到周树奎、马金龙的心上——除了信任,还是信任;除了关怀,还是关怀。
就在党中央刚刚确定黑龙江省支援剑阁灾区的时候,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胥信平,在第一时间内先后两次随省政府援建对接组远赴剑阁,研究调研援建项目。水利厅党组在这次紧急的艰巨的政治任务面前,积极与省委、省政府呼应,快速找准关键词:“重大使命”的思想必须确立,“政治责任”的理念必须建立,“责无旁贷”的意识必须树立,“无条件服从”的观点必须确定。
水利厅党组深知水利工程之于农业大县的剑阁意味着什么?水利厅党组知晓在18个援建省中,剑阁的水利工程项目最多又意味着什么?
水利厅党组定调:倾力倾情响应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执行力度,争当援建工作排头兵!
周树奎、马金龙,从黑土地到红土地,从寒温带到温热带,从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灾区,他们快速的调试好了生理心理状态,迎接新工作新生活中若干元素的挑战!他们信心满满,是因为他们同是刚刚跨出校门就加入党组织并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们信心满满,是因为他们同是有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有着经年的机关管理阅历的工程技术干部;他们信心满满,是因为水利厅党组对他们多年的培养和锤炼……
重大使命为己任余震频发中开展工作——难。难也要干!
万米高空上,周树奎“翻阅”两三天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接到任务,到陆兵厅长、胥信平副厅长谈话;从省政府六楼会议室听杜家毫副省长讲话,到领取4套迷彩服一件雨衣与家人道别;从走向舷梯,到"共产党员"四个字的进一步强化……仅仅72个小时,迎难而上的信心早已构建完毕。
剑阁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边缘,作为中央确定的18个援建省份之一,它排在第18位,它的水利设施损毁程度是最严重的,损坏数量也是最多的。
作为援建指挥部水利专家组成员,深感这次任务重大:如何通过援建指挥部领导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灾区水利震损设施恢复生产生活的速度,周树奎深感压力在肩。
四川的山水曾给过周树奎陶冶情操,如今的天府之国呈现的是山摇地动、未知的疫情和生命的凋零……没有心理上的一丝不适,那是假话。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何况在灾区重建工作中开展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到剑阁的头几天,周树奎抛开水土不服,抛开余震带来的恐惧,主动工作,深入到县水利局了解水利设施震损情况,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
周树奎一周后,周树奎基本上掌握了全县水库、乡镇供水站的震损情况,开始逐步安排震损水利工程的现场查勘,他把第一次查勘水利工程项目,选在了英雄水库。
英雄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水库防洪涉及下游剑阁县新县城及沿河群众2万多人、1.2万亩农田和绵广高速、宝成铁路这两条国家大动脉。震后,这座水库被列为高危水库。
它有两险:一是地理位置险--在海拔960米的山上,距离援建指挥部驻地,同时也是距离新县城的直线距离是4公里,却要行车2小时,根本没有正常的进场路。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万丈深渊,路途险峻足见一斑。二是“5.12”地震,它出现的险情最大,30米高的大坝出现纵向裂缝。
眼前的英雄水库,青山的青,不在了——山体滑坡,荡为铅色;绿水的水,没有了--库水被放空,夷为泥潭。视觉的冲击让周树奎真切的感受到,未来6个月里,每个工作环节所带来的障碍必须逾越。
如果说接到任务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准备,那么英雄水库之行,为迎战未来工作中的艰苦艰难艰巨艰辛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党中央提出,三年援建两年完成。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周期本身就长,所处位置又分散,招投标工程必须面向社会公示一个月的时间又决不可以改变。那么在灾后水利重建项目前期工作中,工程的可研立项、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资金的核准等一个个环节,都要紧盯进度不松口,工作量可想而知。
思乡是次要的,念家是次要的;饮食不适是可以忽略的,湿热气候是可以忽略的;平均每个月四五次五六级的余震是可以忍受的,由于噪音午夜之前没睡着过也是可以忍受的……
让人着急的是工作的一步步开展。
应该说时间紧、灾情严重,援建工作的开展和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在同时进行。
如何落实省政府对接组安排的项目,如何优质卓越的开展前期工作,如何加快工作进度,周树奎心急如焚。
时隔一个月,根据“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援建指挥部援建工作流程图建立起来了。在周树奎的主持下,水利援建工程的流程图及时绘制完毕。周树奎自己要求自己每天的工作必有变化,三五天必有进度。他清楚,如果这半年的工作不确切的跟进,势必导致下一个半年的工作流程不得以完成。
由黑龙江省援建的第一批建设计划中11处乡镇供水站建设和3座小(1) 型水库的消险加固工作,成为周树奎协助援建指挥部和当地政府工作的全部内容。
由于地震带来的灾害重建项目繁多,四川省资质高的设计力量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周树奎与县水利局长反复磋商,县水利设计队接受了11个乡镇集中供水站的设计任务。设计队虽有资质,设计力量严重不足也是事实。周树奎掌握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水利厅党组汇报。在供水站实施方案完成初稿时,8月初水利厅派出的专家推进组及时介入,增派水处理工艺、管线、概算等专业的高级工程师阎俊峰、王晓春、郭浩来现场把关、指导。第二天,就深入到这次5.12地震中震损较重的剑门关、木马等乡镇集中抽水站的项目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在查勘部分项目现场的前提下,召开抽水站实施方案技术复核会。会后的几天,专家组每天去县水利局设计队上班,做指导,解答疑难问题。修改方案时,就毛坝乡供水站项目水源的截取方式,是采取修坝方案,还是采取渗渠加深井方案,设计组拿不定主意,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阎俊峰同志,将11个供水项目设计方案,逐一分析、讲解,指出方案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同时,提出完善方案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周树奎的这次建议,对工程设计质量的提高,保证工程前期工作的进度,起到了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最后的开工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一个月,但仍为所有援建工程中第一个开工的水利项目。
11 处乡镇集中供水站工程恢复重建项目于2008年9月28日全部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黑龙江援建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正式启动。
团队的力量不可抗拒。
周树奎每周定期同水利局同志去供水站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利用晴天抢抓工程进度;发挥监理的作用,控制好工程质量,援建工程绝不允许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抓好安全生产,不允许出现伤亡事故;加强资金管理,援建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严禁挪用。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召开有援建指挥部、县水利局、乡镇自来水公司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领导参加的供水项目推进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没有人规定周六周日不休息,可人人不休息。每次驱车去230公里外的四川省水利厅农水局和20公里外的广元市水利农机局协调援建工作的时候,眼前重建灾区的大货车川流不息,遗存的风景周树奎无心欣赏,刺目的灾情更是时时刺心。在收集国家对地震灾区水利方面的优惠政策,掌握水利灾后重建的具体要求和有关程序等环节上,半年时间里,这两地单程三小时和20分钟的车程,跑了多少个来回,周树奎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但这条路上工作有进展的欣喜,有劲使不上的着急,灾区重建的大环境大氛围对自己的逼迫,周树奎没有忘。犹如在耳的"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和陆兵厅长来灾区翻看宿舍被褥所表达出的关心关注关爱,周树奎没有忘。
“电话,只是起到一个约定时间和地点的作用。协商、沟通必须面见有关人员。有时候一件事情要在一星期左右才能撵着追着有关人员最后敲定下来。”
6 个月的援建工作,一周一查看11处供水站和3座水库施工进展情况,历练了周树奎的工作胆识和工作魄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够荣幸参加四川地震灾后援建工作,是人生中的重要经历。既是艰苦的付出,也是一个难得的积累,也是一种磨练。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收获,应该把这段援建工作的经历看做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周树奎说,剑阁,其实挺美的。
笔者答,因为那里留下你的心血。
黑龙江省援建的11处乡镇供水站和3座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201.86万元,只有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才是周树奎不辱使命的追求。
政治责任为第一建设施工中求质求严——难。难也要守!
马金龙作为第二批支援剑阁恢复重建水利专家组成员,是2008年12月24日接到任务,28日就赶赴剑阁。
第一次到四川,就是以水利专家的身份出现,确实叫他委实地感到沉甸甸的使命在身,深沉沉的责任在肩。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到离开哈尔滨,他一直在网上搜信息。他要求自己快速地进入角色,他要求自己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他要求自己稳稳地接好第一批援建队员手中的接力棒!
12月末的剑阁,湿冷湿冷的,患有风湿病的马金龙,太知道自己身体的反映了。
到剑阁的第二天,正在开会,忽然间椅子桌子横晃起来,马金龙还没回过神儿来感觉发生了什么,有经历的同志告诉他“地震了”。后来得知是4.9级余震。
到剑阁的第三天,就到百余公里外的五连、牧马、白龙三处供水站查看工地情况,天下着小雨,在经过第一个“胳膊肘”弯山道时,车尾那么“一甩”,马金龙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时隔不久的又一次下乡途中,前方200米的距离,眼见着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如果车再快那么十几秒,结果不得而知。
刚刚没几天,马金龙照单全收剑阁的所有“见面礼”。从容面对现实,坚持保持工作热情,干就干好的工作态度,保证完成政治任务,是马金龙工作生活的全部支撑。
深入工作后,马金龙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工程建设内容为第一要务。剑阁县援建水利工程数量居四川全省前列,3座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还没有进行招标,要在短时间内做好3座水库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繁忙繁重的工作每天要占用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到凌晨时分,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马金龙要求自己每周都要深入现场一趟。刚到剑阁县,援建指挥部进行联合大检查,马金龙发现有的施工工地用的是已被禁止使用的搅拌机进行砼拌和,骨料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水灰比过大等问题,就及时指出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援建指挥部和剑阁县领导的重视,并在全县召开培训会,重点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每次下乡,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及影响进度的问题,他都要进行一遍梳理。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就与有关领导沟通,提出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砼拌和工艺、砼配合比质量控制、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管理、建设资金使用安全措施等13项整改意见,并逐一落实。对整改不落实的,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援建资金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马金龙心中始终严守一条线——视工程质量为生命。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马金龙很快发现已进入施工阶段的援建水利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要比饮食对他结肠炎的折磨来的更厉害。他向援建指挥部和剑阁县水利主管部门提出:要在每个施工工地都派驻懂业务、会管理的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把管理工作前移,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同剑阁县水利主管部门,制定和落实了援建水利项目实施七项制度;考虑到进入雨季后施工难度会加大,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加班加点,超常规施工。
由于马金龙细致周密的考虑,确保了援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无一处安全事故发生,得到了剑阁县主要领导和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今后剑阁县水利工程管理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坚实的基础。
早在2009年3月份,马金龙就与县水利局多次研究,针对每个水库的工程特点、帮助制定汛期应急抢险预案,施工度汛方案。对施工期的防汛抢险物资、抢险队伍、抢险道路、通讯准备、下游人员的安全转移等具体工作进行了逐一落实。
因为11处供水站和3座水库都在偏远的山区,山区汛期的特点是峰高流急,用东北话说就是牤牛水,来的急去的也急。考虑到县水利局本身工程技术人员就少,工作又极其的繁忙,加上以往的施工期度汛方案不规范,如果来超标准洪水,势必给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及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举动为完善汛期施工方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防患于未然,超前考虑,规范化工作,是马金龙的工作目标,行事准则。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胥信平曾电话提示马金龙,汛期水利工程施工要格外注意的问题。马金龙建议县防汛主管部门进行一次防汛演练,并形成文字,交给当地政府部门,此建议得到了采纳。
7月10日,以广元市政府的名义,主管市长、防汛成员单位以及剑阁县委、县政府有200人参加,在团结水库组织了一次防汛演练,在半天时间里,从降雨开始,到雨情、水情、抢险指挥协调、下游人员转移等环节一一进行实际演练,演练效果非常好,极大地提升了剑阁县防汛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余下的就是应对。7月16日到18日,广元地区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洪水,县城、乡镇无一幸免的进水,由于度汛措施准备充分细致,11处供水站和3座正在消险加固的水库没有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经受住了考验。
团结、协助、建议,是马金龙援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他自己的话说“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没有做不好的。”工期进度、施工队伍、建材选用、政策方面的把握,渗透在马金龙每天的工作中。
由于项目多,质量、安全和进度又要求比较高,加之剑阁县县级水利专业人才缺乏,有些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出现漏项的问题,无法按原设计进行施工。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马金龙建议援建指挥部与剑阁县委、县政府召开协调会议,并参与制定了《黑龙江省援建剑阁县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依据上解决了水利工程设计变更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援建资金的节约。11个供水站合理变更得到解决,追加资金近100万元,3个水库通过招投标节省资金114万元。
工作的宏伟意义,带来的效益成果,让马金龙欣喜,让马金龙更加不歇息的工作。用心地工作,努力地工作,必对援建工作的进程有所促进。这是马金龙最最看重的“不辱使命”“政治责任”“援建工作无小事”的一个侧面。
在胥信平副厅长第四次来到剑阁的时候,已进入2009年的夏季,看到活动板房内闷热难耐,苯板有味,一定坚持马金龙把这扇窗户打开(因为临街,不得以关着),通通风,否则对身体不利。水利厅党组的时时关怀事事关怀,让马金龙没有一丝理由不坚持标准,不坚持原则。
毛坝供水站工程,由于是比对邻近工程的地勘资料,施工阶段出现一些问题,马金龙一直坚持“没有完善的地勘资料必须完善”。
从2009年元旦到7月份一直处于拉锯状态。每次马金龙都秉承最初的观点:行动上不该让步决不让步;思想上必须保持不动摇;抵住诱惑!
马金龙不是没碰到过“挠手心”的事,不是没碰到过其他方式试探他的事。一根烟半根烟可以,一盒烟一条烟决不可以;下乡途中主动避开用餐时段,不吃施工单位一顿饭。马金龙对自己的工作有要求,有限定,有不可越过的红线。“共产党员”四个字,他知道应该在天平的哪一端。
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时,只有两个组不是援建指挥部领导任组长,就有马金龙任组长的这个组,因为他们放心。
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工作态度,什么样的行业精神,能够换取他人的信任,不用赘言——“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
在马金龙的意识里,有三根弦一直绷得很紧:不能给援建指挥部丢脸,不能给水利厅丢脸,不能给自己丢脸。这三根绷紧的弦,让他手中的接力棒实现了“工程质量没有问题,资金使用没有问题,工程安全没有问题,工程工期如期完成。”
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援建剑阁7大类40个项目中第一个交工使用的11处供水站和3座水库消险加固项目,及时发挥了水利工程应有的效益,马金龙的心情可以想象。
半年的援建工作时间到了,出于工作上的考虑,水利厅党组准备让他继续工作一段时间,马金龙没有二话的服从,虽然他的儿子临近高考,虽然他的老母亲需要爱人照顾。
马金龙在剑阁的工作可圈可点,如今,援建工作结束了,他还是惯性地关注剑阁的一些发展讯息,毕竟那儿有他生命里8个月的工作印记和艰辛的付出。
留下一支队伍援建省形象高于一切——必须树立,维护
水利援建工程是民生工程,是造血工程,是黑龙江省3 800万人民的嘱托和剑阁县67万人民的期盼。黑龙江省援建的11座供水站的建成使用,可以解决6.5万人饮水、工业生产用水、餐饮旅游业用水,1.6万亩农田用水和12万城镇居民的防洪安全。3座水库建成后,恢复工程蓄水能力420万立方米,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 800亩。新增养殖面积770亩,提升了防洪能力、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水产养殖条件。
省长栗占书在剑阁的一次讲话中提到:“……要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黑龙江援建剑阁水利工程项目就是这支“不走的队伍”的缩影。黑龙江省援建的水利工程,建成使用给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联播、黑龙江省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夜航、四川电视台、广元电视台、剑阁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并接受了黑龙江省电视台都市频道、黑龙江省广播电台和剑阁县电视台的专题采访,水利部网网站,东北网、四川政府网,水利部松辽流域网,黑龙江政府网等12个网站,都相继报道或转载了黑龙江省援建水利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
黑龙江援建剑阁水利工程项目,已深入人心。黑龙江援建剑阁水利工程项目,已扎根在那片土地里。黑龙江援建剑阁水利工程项目,已与当地百姓心手相连。
周树奎、马金龙在剑阁,用行动和思想重温了党旗下举起右手时的入党誓言:“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树奎、马金龙在剑阁,用意志和品德写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周树奎、马金龙在剑阁,用良好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赢得了援建指挥部和黑龙江省审计厅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周树奎、马金龙在剑阁,用雷厉风行、严于律己、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坚决执行援建指挥部和水利厅党组的领导,赢得黑龙江信息(第696期、第947期)两次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报告黑龙江省水利援建剑阁县水利恢复重建和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情况的殊荣。
陆兵厅长在黑龙江信息第947期上批示:“请厅领导阅知。关于我省援建剑阁县水利项目,省委已几次向中央报。说明周处长等同志工作很有成绩,请信平代我向他们问候。”
在2009年5月26日援建指挥部给水利厅党组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周树奎同志家中四世同堂,父亲患有重度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他毅然把照顾家中老人的重任交给妻子,把灾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时刻放在心上,忘我工作、任劳任怨,在灾区群众中受到广泛赞誉。第二批派遣的马金龙同志工作认真主动,原则性强;生活严于律己、作风优良;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水利项目的交工使用立下汗马功劳……”
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陆兵,在这封信的批示中写道:“请各位厅领导阅。周、马两位同志工作出色,付出很多,为我厅、为水利争得荣光,值得表扬、学习。”
援建省形象是通过“办快、办实、办好,求实、务实、做实”的行为表达出来的,是通过“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树立起来的,是用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的信心铸就的,是用外界的评价和事实的认同互相印证构建起来的。
周树奎、马金龙用6个月和8个月的时间,生生切断对家中老人的惦念,生生割舍对家中幼子的牵挂,树立、维护了黑龙江省支援四川省剑阁县灾后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有的公众形象,因为黑龙江省三个字比他们的名字更重要,因为水利厅三个字比他们的名字更重要。
赴使命之约,他们远离家乡家人,肩负3 800万龙江百姓的嘱托;赴使命之约,他们走近外乡他人,担起67万剑阁人民的期许。
他们没有辜负家乡人的嘱托,他们没有失言他乡人的期许。
使命之约,用生命之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