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 跨越 前行——对话黑龙江水文模式

2010-04-25文心今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1期
关键词:水文局水文工作

□ 文心今

今年的防汛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险情,而是因为佰君同志和水文局同志做出极大努力的结果。——引自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陆兵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一个单位有一个好班子,还必须要有一个好班长,也就是一把手,这一条是关键的关键。就像打排球的二传手,采取什么样的打法,由谁来打,对于能否取胜,他具有决定意义。

黑龙江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董淑华,不仅是一个好班长,还是一个技术全面的二传手。

明确一个目标——加强水文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把握一条主线——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树立五个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完善站网,加强基础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拓宽服务领域;

实现四个转变——重视防汛减灾的同时,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视水量监测的同时,重视水环境的监测;重视测、报、整、算的同时,重视分析评价工作;重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这是黑龙江省水文局(垂直管理8个地市水文局)近年来的工作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工作格局。这个格局是一个阶段的格局,不要理解为定局,未定之局从根本上取决于千余名水文人的意志和努力来完成。

追寻,是前行中的一个意念和行动,它让你拥有已知和太多的未知。未知赐你梦幻般的美好,已知让你在希望中渐行渐远。追寻是事业发展中的调味剂,不可缺少。它让你在困境中看到曙光,给你无穷尽的力量。

上篇 思想

未来目标不低估 超前瞄准

万事无常,那就要追寻。

人是一切创新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能不能创新,能有多大的创新,关键在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人。一个行业拥有了创新的基因,必定会倒逼施政纲领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2002年7月董淑华任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第一党委副书记、局长,同年12月“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名为“水文局”,理由是,水利部和流域主管部门松辽委都叫“水文局”;落点是,便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由此,内设机构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一一对应。用董淑华的话说,不更名妨碍工作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更名之后对工作绝对有促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5月18日,省编委以黑编[2007]35号文件,批复黑龙江省水文局升格为副厅级单位。带来的结果是,增加4个正处级职数、10个副处级职数,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了机会。为水文事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董淑华眼里的大局意识是,我争这个口袋,我争得这个第一次,我拔得这个头筹,不只是关乎我水文局如何,也不只是关乎你水利其他单位如何,而是关乎我们整个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前进的步伐。

人们对黑龙江水文行业的固有印象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人们对黑龙江水文行业的现有印象是:地位不够高,影响不够大 。其实那都是因为你自己不去阐述,不去展示,不去游说,不去证明。

针对水文前期基础工作滞后问题,制约水文发展建设步伐问题,省水文局党委迅速着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摸底工作,对全省8个地区、几百个水文站点逐个筛查,知晓家底厚薄,无论是“走出去看”,还是“请进来审”,都展示了局党委正视差距、消除差距的开放姿态。

从整体上了解全省水文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即组织编制了《全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及各类专业规划10余项。这些前期工作,为积极争取投入,保障水文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水文行业所面临的管理职能不明确,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加强管理中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经省水文局动议、提议,2003年8月,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率先下发了《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这是以政府名义发布的水文行业第一个文件,为黑龙江省水文事业发展搭建起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组织保障。

《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武装了水文事业发展的关节点,彰显了水文局“管理政策”意识的确立和“管理模式”这一态势的建立。

省水文局党委顺着“以人为本”的通道出发,将不同声音不同意见汇聚成集体的智慧——“瞄准一流,才能成为一流”这一工作目标,并将目标量化。

2003年6月,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20余项;制定完善了人事、办公室、财务等部门的工作流程。这些互为监督的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并加快了多方位多层面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进程。

2009年出台了《黑龙江省水文局工作规则》,从工作职责、会议制度、公文审批制度等方面共67条,对省水文局工作进行了规范,成为省水文局日常政务、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工作规则,对于规范和约束行为,推进民主化建设,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省水利系统也是独家一份,独秀一枝。2009年9月出台《水文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发布程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能。

在2002年之后的七年时间里。组织编制了《全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黑龙江省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规划》,编制《松花江干流地表水水质应急监测方案》、《松花江沿岸地下水水质应急监测方案》、《实验室安全生产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小流域暴雨洪水调查工作细则》和《黑龙江省地表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及子预案,编制了《洪水、溃堤、水污染三类突发事件工作细则》及工作流程,并积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服务,先后完成了《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黑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黑龙江省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制定《省水文局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等。

在2002年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为确保水文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在基本建设工作管理上,制定了《水文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办法》、《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水文水资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水文水资源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和水文基本建设操作流程,印发了《黑龙江省水文计划管理实用手册》,制作并下发建设项目建议书、可研和设计等前期报告书编制样本。实现由传统的行政指挥、大包大揽模式,向以“四制”为主和规范运作转变。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均达90%以上。针对水文基本建设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立项申报,到建设过程管理,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规范性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与各市(地)局一把手签定《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书》,做到层层审批、层层把关、定期检查、跟踪审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资金有效使用。

这些通知、办法、制度、规则、规定、手册、规划、方案、预案和细则,都是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点“磕”出来的,“磨”出来的。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法对上让领导满意,对下让职工满意。

调整,有多重要?调整就是发展。调整好了,发展就快了。调整会顺应省水文局党委基本思路的走向,调整也就顺势态彰显了省水文局党委的战略思路,调整顺局面的完成了全省水文整体工作的布设。

以通知、办法、制度、规则、规定、手册、规划、方案、预案和细则方式出台的工作文件,是省水文局党委用以支持支撑水文事业健康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用以避免和围堵工作过程中的漏洞。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机构的DNA总图谱,它让你找寻得到差距差别差异在哪里?未发现的优势潜能在哪处?

用办法、制度、规则管理人和事,而不是用人管理人和事,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人管人不可行的方面是,人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处理事物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用办法、制度、规则管理人和事,其结果不会出大格,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构筑省水文局整体工作体系上,此举也迈出了管理工作系统化的一大步。

DNA总图谱找寻到了,关键在落实,非常惹人注意!

重大机遇不错过 抓牢用好

机遇意味着责任,重大机遇意味着重大责任。抓住了机遇和重大机遇,往往也意味着一个团队整体全面提升的机会到来了。

“十五”以来,水利建设基金、基本建设资金、特大防汛费、水资源费等大幅度增加,总投资达到24185万元。其中“十一五”以来仅4年时间里,投入就达12262万元。因为有水利厅党组的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因为有水利厅财务部门的积极争取,因为有水文局领导班子的通力合作,这样结果的出现,推动水文局事业发展前进了一大步。现在距离“十二五”结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跨界河流水文站网项目二期、松辽流域“十一五”水文水资源工程、危旧站房改造、齐齐哈尔防汛水情中心、五大连池水文监测工程要先后启动,总投资是5800万元。

大规模稳定的投资,为黑龙江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2003年以前,1000多人的委托观测人员工资每年只有10万元,为此雨量站由历史上最多的700多处锐减到300多处,给情报预报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董淑华局长几经争取多番努力,2003年终于使委托观测人员工资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列入财政部门预算基数的省份,委托观测经费增加到135万元,雨量站点又迅速回增到727处;2007年,288万元水文测报设施运行维护费纳入财政部门预算基数;2007年地下水监测经费,由100万元增加到170万元。

这样的机遇,不是董淑华碰到天上掉馅饼了的巧事了,而是上任后带动领导班子迅速找准了三个切入点使然。

第一个切入点选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项目中,《黑龙江省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规划》总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全省8个水情分中心建设或改造;跨界河流水文站网一期总投资3750万元,共建成17处水文(位)站、33处水质站、2处巡测基地、3处水质分中心建设;亚行贷款项目总投资3427万元,建设24处水文(位)站、1处水文码头和7处水情分中心。

启动项目中,松辽流域“十一五”水文水资源工程总投资1361万元,拟建5处水文站、4处水文勘测队;跨界河流水文站网二期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523万元,拟建13处水文(位)站、11处水质站、3处巡测基地和3处水质分中心;水文危旧站房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836万元,拟建设和改造33处水文站的办公生产用房和雨量观测设施,已经开工建设。

推进项目中,启动了地下水监测工程,墒情监测工程,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水文水资源监测项目等项目前期工作;五大连池水文监测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第二个切入点锁定水文信息化建设。

2003年以来,建成全省8处水情分中心和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系统,621处雨量站和117处水位站,实现了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和网络传输,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五年间,迅速建设起黑龙江省洪水预报系统、黑龙江省水情预警会商系统、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水情信息查询系统、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防汛值班系统、实时雨情等值线绘图系统、水文信息发布系统和国际水情信息处理系统。

三年间,初步完成了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水情历史数据库、地下水数据库、水质数据库、水源地和污染源信息库建设,每年不断完善。

2005年7月27日至29日,伊春市大丰河普降暴雨,通过自动采集传输系统及时获取了实时水雨情信息,并通报当地政府,连夜转移下游金山屯区和9个林场共12500余人;

2006年7月11日,伊春市五营区突降暴雨,当地政府根据水文部门的水雨情信息,及时转移4300余人;

2005年7月29日,鹤岗市梧桐河发生大洪水,根据上游三处水文站点水情信息,水文部门提前做出梧桐河发生大洪水预报,流量将达到650立方米/秒,地方政府及时采纳,避免了重大灾害损失。

第三个切入点盯在水文应急能力建设。

2005年(沙兰镇事件后),组建省水文应急抢测机动队和8个地(市)水文应急抢测机动队,并制定工作细则;组织编制黑龙江省水文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围绕城市防洪和饮水安全,组织编制《实验室安全生产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黑龙江省地表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及30个子预案;编制《小流域暴雨洪水调查工作细则》、《洪水、溃堤、水污染三类突发事件工作细则》及工作流程。

在水质监测方面,新配备了质谱联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一大批先进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在水文监测方面,配备了应急监测车10余台以及雷达测速仪、手持GPS、红外测距仪、冲锋舟等水文仪器设备。

几年光景里,在工作方式上,撑篙划浆,“手把屁股坐”,被现代化的自动缆道所替代;破旧的铁船被大型测船和冲锋舟取而代之;计算机的键盘声顶替了劈哩啪啦的算盘声;任何情况都要到断面观测水位被机械式自计仪器所取代;有线无线电话传输抛弃了电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成运行,让621处雨量站和117处水位站实现了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和网络邮电明码电报、短波传输,流量测验上的微机测流系统、走航式剖面流速仪ADCP的应用,还有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一大批高新技术测验设施设备的引进应用,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中的华丽转身,一个新“水文”在快速崛起!

几年光景里,在工作环境上,新建缆道30处、改造15处;新建吊船缆道13处、改造7处;购置各类测船53艘、改造1艘;购置水文巡测车30台;配备数百台(件)常规水文仪器和ADCP、 ADV、 GPS、全站仪等先进的水文设备;改造建设全省6处水环境监测中心,配备了气象色谱、离子色谱、质谱联仪等一批先进水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水质检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和改造了水文站房60余处、勘测队基地13处,新建和改造降水蒸发场84处、改造4处,新建和改造水位观测平台115座。新建的大兴安岭、绥化、黑河水文局办公楼都达到了3000平方米以上,基层测站的茅草屋砖房,变成花园式的二层小楼。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水文站网,新建了4处水文站和2处水位站,升级了3处水文站,迁移了8处水文站,撤消了3处水文站,停测了3处水文站,新建了196处雨量站点。

这些让水文测验方式、工作环境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大调转。

了解对方和信息畅通是解决任何事物的基础。古人云:“防为上,救为次,戒为下”,完善的宏观布局,使水文事业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自然会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确保水文事业的长远发展。

没人的时候,董淑华会问自己:“我还该做些什么?”面对别人的时候,董淑华会想:“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把握机遇,准备好了吗?

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跨越,是前行中的一个动作和变化,它给你动态中的起落,它让你具有一跃而起征服障碍的勇气,也告知你落下时脚踏实地的重要。它让你尝尽飞翔的快意,还要你明了掌握掌控其技巧的功力,无比重要。

中篇 思路

棘手问题不回避 主动应对

当黑龙江水文的核心理念一步步梳理清析并获得共识之后,落实,最大的障碍就是作风漂浮。落实要靠实力,要靠脑力,更要靠体力,决不能靠嘴力和纸上的条条款款。如果工作作风不踏实,潜心研究事物不够深入,探究事物发展规律不够执着,想要工作有起色,想要事业前行的脚步再大些,这种几率几近为零,其工作的开展进展不是被搁浅就是被搁置。

董淑华2002年7月一上任,就将目光圈定在局机关4名多年无故旷工的在编职工和9名大集体混岗职工身上。不是董淑华的心胸窄,而是实在为那些敬业有为的职工鸣不平。经年的“相安无事”怎么就让董淑华非要拿这13名职工“试刃”呢?

“严管之后是严改,改革和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人的问题。能处理的问题绝不躲避,暂时不能处理的问题,用时间换空间”,董淑华如是解释自己“试刃”的举动。

这一石激起的浪花何止是千层浪花,不解的,送红包的,托人说情的,来恐吓电话的,好言相劝的……董淑华不是没有心理压力,但最终还是“坦坦荡荡做事就没什么好怕的”坚定了董淑华工作力度的指向。

谈,——对话。说,——摆理。从医保,从工资,从现在到未来,需要多少钱?陈破利害,把道理讲清楚。最后辞退了这4名长期无故旷工人员,清退了9名大集体混岗人员,并同时做了公证。

董淑华上任当年即解决了全省18名转业兵,从1996年开始6年间一直安排不了他们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经过省水利工程技术学校培训全部上岗工作;2006年又解决了水文实验班25名毕业5年的学生就业历史遗留问题。

2007年佳木斯水文局有6名临时测工,由于部门预算后他们的工资没有了出处,不得不将他们解聘。董淑华深知解聘对于这6位临时工意味着什么?对于他们6个家庭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她能做的只有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可能的给与补偿。

这6名临时工没因为失去工作而沮丧,反而非常感激,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有多少从企业下岗的正式工人,所得补偿少得可怜。

为什么不,是一句有着浓厚西语色彩的句式,它不光渗透着十足的时尚与反叛,而且包容了强烈的换位思考意识。为什么不?是董淑华的扪心自问。

办法一,就是充分理解基层水文职工子女就业难的苦衷,充分理解离退休老职工子女就业更难的苦楚;

办法二,一遍一遍地亲自跑有关部门,苦口婆心的强调这件事情的落实,对推动开展工作有多么重要,用情用理说服感化对方,让其首肯。

办法三,最大程度的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的刚性、弹性与实施成本。

这三件事在广大职工中反响很大,它的蔓延速度象一阵风。

坚冰打破了,其他改革乘势而行:单位办公耗材、文字材料印刷等实行集中采购,办公楼和家属楼的供水供电供暖事宜,在水利行业率先实行了社会化和物业化管理,这一步,每年就可以为单位节约近百万元的开销。

工作作风是无形的力量。多学习,多调研,多干实事,是领导层面、中层干部、基层职工,明辨改革方向,统一改革步调,坚定改革之志的重要保证。他们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把工作做细做实,就会在工作中赢得主动。

触碰现实,关注现状,是无所不能的开山斧。

领导班子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完成黑龙江水文工作所承载的使命任务。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是,从领导班子来说,中心是要抓住两条:一是要制定能激动人心又符合实际的目标、措施;二是配好用好各级领导班子。

省水文局党委一班人登高望远,拓宽视野,不拘一格。

通过公开选拔,聘任业务上有经验、做事有责任心的技术工人担任最基层的水文站站长一职;

实行竞争上岗,通过严格的层层选拔,局机关先后有16名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群众拥戴的年轻同志担任中层领导干部;

2008年提拔了3名同志分别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兴安岭三个地市水文局挂职锻炼(副局长、正科级);

2009年,在全省水文系统公开选拔地市局副局长人选,18名同志参加竞岗,最终3名有能力、素质过硬的同志,分别到佳木斯、伊春和牡丹江水文局担任副局长职务。

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全局上面。

细思量,广大职工对他们所在的部门环境是有要求的,一个行业是一种环境,这个行业的工作条件也是一种环境,这个行业的首脑部门所制定的政策也是一种环境,这个行业的行业氛围和领导水平更是一种环境。

如何打造营造广大职工所需要的环境,省水文局党委一班人颇费了一番心思。

省水文局党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制定了《省水文局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建立了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程度为评价指标的考核体系,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衔接,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强了干部考核的透明度。

在干部推荐上,注重集体型决策和群众参与型决策相结合,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在发挥好人才作用方面,“引进一棵树,育成一片林”,创造各种优惠政策,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002年至2006间,先后选派5名同志分别到瑞典和日本研修“松花江流域积雪分布调查”和“融雪径流及水文技术与管理”; 20余人到国外考察学习累计140日;110余人获得相关专业本科学历;890余人次参加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环境保护等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学习、培训;600余人次参加了组织单位岗位培训和水文测工职业技术鉴定培训;副科级以上干部、技术骨干(600~700人)定期培训半个月的现代管理、新标准、新技术及礼仪规范等内容;11名职工考取硕士研究生;就是执行政策和照顾职工接收的复原军人,也都是先培训半个月后再上岗工作。2007年,有4人参加水利部水文水资源专修班。

在长期寂寞孤独中形成的淡定、坚毅的品格,也更加彰显出把青春贡献给一个职业所带来的人生情怀和宝贵精神财富。2009年,为实施科技兴水利水文人才战略,在全省两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开展黑龙江水文系统首批水文科技青年学术带头人、科技骨干推荐评选活动,有23名职工当选。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中,成功地打造了刻苦钻研业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009年,开展的首届“黑龙江水文行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更让他们的青春领跑时代的出众风采。

单元环境有了,若干个单元环境自然会串联成一个效应显著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就是为职工施展才华而搭建的舞台,此时不舞动生命的意义,还等其时?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良好职业精神、职业操守。个人事业的成长与进步,也离不开尊重职业、忠诚职业的人生态度。

各层面的干部职工,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甚至连工作节奏,经过了调试,经过了调度,经过了调整,使得整体队伍前进的脚步在协调中提速。

自检它验不莫视 果敢面对

水文人选择这一职业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把光荣与责任绘满水文事业”这一职业目标,以及它所带来的“职业追求”和“职业价值”。

黑龙江省防汛抗旱专职副指挥侯佰君说: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力量来自于一种精神的支撑。

2005年沙兰河洪灾,自检它验了水文人的综合素质。

沙兰河是牡丹江左岸的一条小支流,流域狭长,面积115平方公里,上游有一座集水面积45平方公里叫和盛的小型水库,库区设有水位站。顺水库向下游走14公里,就是沙兰镇。附近另一处雨量站桦树,虽在流域之外却距沙兰镇仅几公里。

2005年6月10日下午,牡丹江市下了一阵暴雨,很快就放晴了。17点30分,董淑华像往常一样,下班前又一次浏览一遍那个地区的各雨量站点,桦树站,降雨仅32毫米。

19点30分,值班的水情科长电话告之:听说沙兰河畔沙兰镇出现汛情,有关领导已带人上去。

由于雨量站数据并无变化,董淑华判断:镇里排水不畅,造成暂时内涝。但出于职业习惯,她还是放心不下,随即在家中上网查询。21点,发现有人员伤亡!顿感情况特殊,迅即重返局里。她一面向省防指汇报情况,一面召集总工和相关技术人员,收集相关资料,研究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同时通知牡丹江水文局做好相关准备,随时赶赴第一现场。

按照省防指的指示,6月11日凌晨1时,17人组成的水文应急测报机动队连夜抵达数百公里外的沙兰镇,随即逆沙兰河上行,投入洪水调查。

董淑华深知,突发事件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她“遥控”局里技术人员将有关情况报送灾区抢险救灾现场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刚刚经过洪水侵袭,道路不是沟壑嶙峋便是泥泞不堪,交通条件和测量环境十分恶劣,越野汽车一次次陷进淤泥,人推、车拉、老牛拽……短短的14公里路程竟然用了3个半小时。凌晨4点30分,终于到达和盛水库。

雨量站数据显示:10日12点50分到13点55分内降雨量74.9毫米,属正常范围。

水文应急测报机动队又马不停蹄再往下游走。由于从水库到沙兰镇70平方公里流域内,没有任何水文和气象观测站点,只能走家串户,依次走访了流域内的4个自然村(和盛屯、西沟村、鸡蛋石沟村、王家屯)和沙兰镇,进行实地走访、查勘。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迅速计算出各村在10日12时50分到13时55分时间内不同降雨量。王家屯村民描述:“下雨时5米外不见人影,80多岁的老人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雨!”

董淑华看到调查数据第一反映是:此次降雨为小范围暴雨突发,自上游而下不断加强。

水文专家对洪水和雨情又做出进一步分析。

印证-旁证-复证-验证,这是对一个团队的历练。在董淑华看来验证的是一个数字又不是一个数字,而是验证一个团队的科学态度,验证一个团队的行业精神。

机动队受命,即刻转入流量调查。根据河道情况迅速选择3个过水断面,使用随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手持式GPS进行测量。

山洪形成大量的稀性泥石流,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和危险。他们穿着短裤、光着脚,趟入齐腰深的淤泥,一个人无法挪动,就在腰间捆上绳子,由别人拽着走。董淑华和其他人一样,脚上穿的靴子灌满了泥沙,脚被泥水泡的浮肿了,被沙石划破了,甚至连上厕所都成了难题。

又经过大家一整夜的紧张工作,12日,省领导和水利厅领导每人拿到一份介绍雨情、水情基本数据的说明材料。

灾情发生后的20多个小时里,董淑华不仅是泥里水里出现在救灾现场的仅有的几个女性之一,更是果断部署、组织前方后方专家紧急会商的指挥员,经过“暴雨系列资料排频”、“暴雨频率等值线图计算”等周密的专业技术程序和审慎校核,计算数据出来了!

在省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申立国主持的抢险救灾工作会议上,董淑华作为水文专家,面对全省各有关部门领导和各新闻媒体,受命汇报暴雨成因初步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暴雨主要集中在和盛水库到沙兰镇区间70平方公里的狭长范围内,一个小时内平均降水120毫米。”

在历数了各村不同雨量后,董淑华接着说:“暴雨中心区最大雨量200毫米,形成洪水的暴雨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沙兰镇中心区两座跨河桥严重阻水,该镇河段形成洪峰流量为850立方米每秒,是河道最大行洪能力的5倍!”

“罕见的局部、短历时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成灾”,这一结论随着众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直接涌向公众,稳定了灾民情绪,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按照国家水利部水文局的要求,6月13日,松辽委水文局和省水文局又组成联合工作组,再次赶赴现场进行复核,结果与初次调查基本一致。

6月25日,国务院“6.10”特别重大山洪灾害联合调查组抵达牡丹江市。联合调查组的专家组通过再次现场查勘和技术论证,认为:“沙兰河暴雨洪水调查获取的原始资料可靠,调查、分析采用方法正确,选取的计算参数合理,并采用了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结果可信。”

由此,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结论:“自然因素是造成灾害的直接原因。”

在处理应急事件过程中,就像读悬疑小说,谜底需要一层一层剥离,一点一点揭开,绝对不能 “只重唱功,不重做功”。

沙兰河事件,水文人自树的形象,外界的印象,媒体的影像,创造了一个“大水文”意象。

这个意象的出现,并不突兀。

2002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黑龙江省视察,重点是考察防汛工程建设。在哈尔滨水文站观测室里,董淑华熟练地配合电脑演示,详细汇报了黑龙江水文的发展历程及水文工作在历次抗洪抢险中发挥的作用。

总理很感兴趣,追问:“如果第二松花江发生洪水,多长时间能到达这里?我们最短能有几天的准备时间?”在场的人,无不为这个刚上任没几天的年轻局长捏了把汗。董淑华从容的答到:“我从事水情预报工作20年了。根据经验,一旦上游发生洪水,可以根据第二松花江下游扶余水文站和嫩江下游大赉水文站的洪峰数据做出分析,预测哈尔滨来水形势。在这种情况下,要首先考虑的是这条河流的来水是以哪一条为主。另外,还要再确认一下有关拉林河水的态势,从而决定应对措施……常规情况下,大洪水到哈尔滨一般需要10至15天。因此,哈尔滨市抗洪准备工作最短有10天的时间。”朱镕基总理说:“咱们的业务干部素质要都像你这样就好喽!”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相信自己的基础。相信自己固然需要勇气和胆量,但更需要掌握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它是树立自信心的必要前提。注重提高和加强人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正是培养相信自己所必须具备的。

前行,是思想和行为都处于不停止的状态和执意,它的推动力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攀岩淬火涉险。它的助推力是,拥有坚忍不拔的准备,具有艰难困苦的预想,还有战胜自我的信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脚步的威力。

下篇 思考

历史责任不推卸 有为逾越

自1898年黑龙江省有水文记载以来,水文工作从百余年前走到新时期,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近些年黑龙江水文工作呈现四个特证:快,准,稳,新。

快。对水利厅党组的决策和部署,对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能够快速响应,贯彻到位,执行坚决。

准。选准水文发展和服务项目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抓住当前水利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支持的关节点,围绕需求搞好建设。

稳。水文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稳中求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新。水文系统局面新。

诠释这四个字所涵盖的影响,你会看到一个蓬勃、生机、热情的行业,在划时代的时空里,它的社会角色如此的重要,它的社会功能如此的多项,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此的不可替代,绝对的一个不可或缺!

从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常规性动作中,拓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 、保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拓展到农业、工业、交通、环保、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

具体说,平均每年要接收各地水情电报13余万份,水雨情8万余份,要部分的转发给流域主管部门和邻国邻省同行业;

每年40余期1000余份的分析材料以简报的形式发送各级领导部门;60余站次的实时预报和条件预报,重要的预报要发送给上级主管部门和水利厅领导;为省各级领导部门提供防汛、抗旱、冰凌等技术分析材料50余次;

每年三四月份前通过冰凌、春旱、夏汛会商,发布《当前全省水雨情概况和春季来水量趋势分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每年采集雨情信息110余万份、水位信息15余万份;每年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水雨情短信11000余万份,为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编制发布的17期《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33期《黑龙江省地下水通报》、141期《黑龙江省水环境状况通报》中的技术数据都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及水利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动态参考;佳木斯、双鸭山等城市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等26余个技术报告,它呈现的是哪些城市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哪些城市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必须要保护的 ;鹤岗、佳木斯、双鸭山热电厂工程、城市给水工程等30余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旱田改水田、优质亚麻、大豆生产基地等40余个农业开发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用非专业的话说就是排水能否影响水量?能否保证水质达标?它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为生态环境保护而编制完成的《黑龙江省水资源保护、水质监测治污工程规划》 《黑龙江省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报告》,说的是河流所能承载的纳污能力 ;黑龙江省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饮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呼兰河兰西水源地水质污染调查等水质监测评价30余项,讲的是监测数据所反映的河流水质状况;承担《取水许可》、防病改水、尼尔基灌区环境评价,以及中引、花园水库、桃山水库、扎龙湿地等60余个水质监测评价项目,展示的是设计阶段所提供的基础性数据和施工阶段所提供的适时监测数据服务。

扎龙湿地、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涉水旅游区所进行的河流湖泊水位、流量、水质等信息的监测和预报,使水文服务更多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

2007年,水文部门全面恢复了水文资料统一汇编和水文年鉴刊印工作,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及时发布实时水雨情信息、大型水库蓄水情况、地下水动态信息,以及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分析信息等,满足了经济社会对水文资料的大量需求。

跨界河流水文报汛、中俄水文资料交换、国际水文业务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与周边国家水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水文工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睦邻友好正在做着积极贡献。

有了这些根本“大法”,省水文局党委一班人几乎不需要权利,而更需要权威!

水文工作在有序推进,水文工作的面在铺展延展扩展,水文工作的力度在向事业的纵深处掘进开进挺进。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自检了水文精神的饱和度。

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按照省防指的统一部署,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应急工作组,启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监测方案,应急布设19处水质监测断面、9处流量和冰情监测断面、36处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如此严重的水污染,是对黑龙江水文工作的超级考验。

11月末的东北,气温在不断下降。江面的流冰越来越密集,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变化极为复杂,给采样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和危险系数。污染带推移情况的预测预报尤为艰难。

董局长与水文专家根据松辽委提供的上游信息和松花江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初步预测污染带进入黑龙江省境内的时间。为保证监测到污染带推移的全过程,要求:加密测次,1小时一测,不惜一切代价,抓住锋头。

抓住锋头,意味着抓住掌控局面的主动权和应对措施!

每个阶段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达到什么标准?怎样确保预测预报工作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

22日14时,终于捉到污染带前锋准确位置,这无疑为下游的污染防控工作争取到极大的主动性。董淑华并没因此而放松绷紧的神经,立即与水文专家会商,结合当时的水情、冰情和硝基苯特性,经过周密分析,充分论证,对污染带到达下游哈尔滨水源地监测断面时间作出预测:“污染带前锋将于24日凌晨5时抵达哈尔滨第二水源地。”

随即,在省水利厅的建议下,已经发出停水通告并实施了停水措施的情况下,省政府果断决定:哈尔滨市紧急恢复供水一天。

就这一天时间,最大程度的安定了民心,为300多万人口的哈尔滨市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一天时间,拿到了抗击水污染战役的主动权!

污染带前锋如期抵哈,仅比预测时间滞后不足半小时!

董淑华和她的团队经受住了考验。随后沿途的达连河、佳木斯、同江等重要监控断面的预报都十分准确。

随着污染带的步步推移,省水文局首次要与邻国俄罗斯同行联合完成监测行动。

董淑华不只要求圆满完成联合监测任务,还要求充分体现中国的技术力量和中国人的形象。

两名黑龙江水文专家,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俄方测流。俄罗斯远东地区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局长加夫里洛夫在12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俄中两国,特别是两国水文工作者,在消除松花江水污染方面的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避免对俄罗斯远东重要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郊区的饮用水水源造成可能有的污染,应俄方要求,中国决定在连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抚远水道上抢筑导流堰。

问题:抚远水道水文资料空白!

旷野,隆冬时节,开阔的江面上,水文人冰上水上测河宽,测流速,测水深……

发扬不讲任何代价也要拿到第一手资料的大无畏精神,水文人用生命之火填补了这一地区水文资料的空白!

12月20日早6时和21日早6时,两次合龙现场,水文人冒着生命危险抢测龙口流量,为筑堰成功提供科学数据,保证了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前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董局长几乎不间断地巡视在松花江、黑龙江19处水质断面,9处流量和冰情监测断面。她和她的团队不知打破多少常规,冲破多少极限,经历多少个第一次……只是不断的接受挑战,不断地享受喜悦,不断的忍痛要求必须按时完成任务,不断的心疼冰水里摸爬滚打的职工……

抗击水污染战役接近尾声时,董淑华连续发烧1周多,仍旧吃住在办公室。一天早上,正在接听电话,突然左鼻孔出血,堵上。右鼻孔又出血,两个鼻孔都堵上,就从嘴里往外冒……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急处置,血才被止住,前后动了两次手术,鼻子里塞满纱布,头胀难忍,仍通过电话与“前线”联系,安排部署工作……

12月8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国家、省和佳木斯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亲临佳木斯水文监测断面,当他看到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水文职工,艰苦的工作场景时,动情地说:“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水污染事件,水文部门组织得力,行动迅速,工作扎实、有效,提供数据及时可靠,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看到水文有这样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敢打硬仗的队伍,在现有的条件下,关键时刻支得准、支得牢,体现了我们的行业精神和重要作用,我确实觉得很骄傲!”

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水文人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有无历史担当精神,是考量一个团队最好的参考系数。

发展步伐不放缓 乘势而上

已有的成绩已成过往,理念上以归零的心态找差距,又是无往而不胜的法宝,居安思危是一个行业成熟的表现。

要使水文大事知于职工、信于职工、教于职工、感于职工、监督于职工,是对职工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基于水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坦荡自信。知识的侏儒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惟有具备一定知识和造诣的人,才能面对错误的东西作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大声说“不”。

只有不失时机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重组,才能进行重构,价值才能进行重塑。注重提高和加强人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而这也是培养相信自己所必须具备的。

行业亦然。

黑龙江水文事业在世纪之交的7年时间里,走过其他省份30~50年的历程,正经历着从大众化向精英化的行进过程。

要突破滞后“瓶颈”的制约,为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造福龙江”的目标提供可靠支撑,就要继续围绕民生水利、防灾水利、生态水利、农业水利等现代水利的发展方向,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领域,不断延伸工作职能,不断增强针对性、时效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由此,水文局党委的战略思路和宏观布局为:

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大水文”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优质服务。

在发展布局上,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在加强防汛水文测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水文在粮食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黑土地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支撑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在发展方向上,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水量水质监测体系,加强防洪和城市供水水文服务能力建设,搞好水库联合调度水文预测分析,建设重点产粮区墒情监测及预测预报系统,建立水权转换水量监测系统,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发展重点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着力加强水文站网建设;二是着力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三是着力健全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四是强化水文应急能力建设;五是着力强化和夯实水文基础工作;六是着力深化水文管理体制改革。

在发展领域上,一是横向拓展,树立“大水文观念”,敢于突破过去没有涉及的领域;二是纵向深入,在已有的服务领域上加强研究,精益求精,加强信息产品的深加工,把服务内容进一步细化。

在保障措施上,一要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领导;二要加强水文建设资金投入;三要加强水文法规体系建设;四要加强水文干部队伍建设;五要加强行业内外协调与配合;六要加强和做好水文宣传工作。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安详、富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历史所提供的创造英雄的那种奇峰突兀的机遇在减少,但平凡不拒绝精彩,书写水文大图景的机会正在走来。绥化水文局、佳木斯水文局获全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齐齐哈尔水文局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牡丹江水文局、黑河水文局获地(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伊春水文局获地(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哈尔滨水文局、大兴安岭水文局获区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省局机关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并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水情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类表彰奖励26项,5个基层测站被评为“全国文明水文站”。

董淑华担任局党委书记、局长的7年时间里,正是黑龙江水文事业进入新世纪、应对新挑战的时期,“干好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她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1982年董淑华从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陆地水文专业毕业,分配到省水文局(当时叫省水文总站)水情科,一干就是27年。经年的职业操守,经年的职业训练,经年的流量、流速、雨情、水情……打造磨砺了一位女干部的干练、细腻、果断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董淑华在近30年的时间里,见证了黑龙江水文事业的行进速度;目睹了这一过程发生发展的一个个重要环节;完成了从大学生到技术干部到专家型学者的角色转变;完成了从副科长、科长到副处级、处级,再到副厅级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董淑华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上了从执行者到思考者的道路。

董淑华对工作有思路,有目标,更有几十年深厚的职业情感,更有几十年浓厚的事业感情。工作近30年间,感受最深的就是责任大,压力大 。她的性格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视“努力地担当社会责任为一种人生幸福”。为此,她先后荣立哈尔滨市抗洪抢险减灾三等功,荣获黑龙江省第六届十佳公仆、省直十佳公仆、黑龙江省先进女职工、黑龙江省抗洪抢险先进模范等称号,并获得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颁发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水利系统科技推广奖励等表彰奖励17项。

多少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反复证明:一项事业要想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团结奋进的文化支撑,没有团队的合作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道。董淑华懂得团结,懂得带领,“紧”字打头 ,“实”在开篇,不断的打破原有的模式:水文道路、水文模式、水文经验、水文共识,建立新的模式:更全、更准、更快、更新,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回首黑龙江水文,回眸黑龙江水文,回望黑龙江水文,回想黑龙江水文,得到一个回答: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没有一杆子“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猜你喜欢

水文局水文工作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不工作,爽飞了?
水文
选工作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省水利厅纪检组长郭永平到紫罗山水文站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