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山碧水九曲溪

2010-04-14□尹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6期
关键词:竹排武夷山

□尹 栋

人说不到武夷,不知闽中山水秀,景观之奇。每次从北京坐火车到福州出差时,总会遇到一拨又一拨去武夷山观山赏水的游客。两天漫长的旅途上,一节节车厢里溢满了关于武夷山和九曲溪的话题。这种喧嚣的氛围,在车轮的节奏中,一直保持到福建境内的邵武车站,才恢复沉寂。继续远行的旅客,望着车窗外黄昏中渐行渐远的人群,顿感水光山色忽显忽隐,在窗外触手可及。

多年来,喜欢旅游的我一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念头。这次又到福州去出差,却经不住一位同事和其刚上小学儿子的怂恿,决定随同他们到武夷山,以此了却这位山东老乡脱下军装之前的唯一夙愿。

丹山碧水武夷山,最美要数九曲溪。武夷奇胜在山,尤在水。如果把那具有丹霞地貌特色的奇峰岩壑比作武夷山的铮铮神骨,而九曲溪就是武夷山流动的灵魂。去武夷山,我不是为了看山。看山,看古迹,哪里有看九曲溪有神韵!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九曲溪是活着的古迹,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长约9.5公里,平均宽7米,溪水经星村镇,由西向东依山而流,下崇溪,奔建溪,直泻闽江,飞临东海。

九曲溪的美,在于凹的岸,凸的岸,参差交错,成九曲三十六弯八十一回。山挟水转,水贯山行,清莹见底,曲曲弯弯,如玉带盘绕群峰;山回溪折,折复绕山,两岸树绿竹翠,奇峰突兀,武夷山著名的山峰都罗列在溪边。盈盈一水,折为九曲,每一曲都有景致不同的山水画意,一个新鲜幽奇的天地。

还没有正式一游九曲溪,细品两岸秀丽的风光、古老的传说,却被导游先期“竹排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的解说所吸住,颇有醉意涌上心头。

九曲溪水浅,乘竹排游览是最古朴的工具。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按一曲逆流而上。自崇(安)桐(木)公路开通后,许多游人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此行,我们也不例外,选择的是从星村附近的码头乘竹排随波逐流。

九曲溪里的竹排,与桂林山水的竹排有所不同,8~9根去青皮毛竹火烤后,扎成宽约2米、长约9米两排,上面放有6张竹椅供游客乘坐,排首高高翘起,前后各有1名撑排工,四周无遮无拦,抬头见山景,俯首赏水色,侧耳听溪声,触手戏清流。

竹排是九曲溪流动的画卷,从码头到溪里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撑排工,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既是撑排,又会导游,这一点儿不足为奇。难怪当地导游说,九曲溪的排工,人人能说会道,比她们讲解得还要精彩。也曾经有人把九曲溪排工比作透视武夷山的流动“窗口”。在随后一个半小时的飘流中,伴着那清脆、动听,富有节奏的竹篙声,排工生动、幽默的讲解缓缓浸透游人的心田。诚然,飘过九曲溪后,才懂得武夷的山水因排工的点染才有了生命的亮光,九曲的溪流因排工的搅动才有了厚重的内涵。

穿好救生衣坐好后,在1名年长排工悠长的“开排”号声中,后面那名年轻的撑排工手中竹篙轻轻一点,竹排便缓缓从码头悠然滑向平如镜面的溪中。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与年长排工交谈得知,这里曾是《闪闪的红星》拍摄地,当地排工都以这首红色经典之歌,为游人拉开畅游九曲溪的序幕。

“溪流九曲写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清代随园老人袁枚,曾把九曲溪与最佳文体相比:“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竹排飘然溪中,宛如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品味出一种很古典的清淡雅香。千万年来,九曲溪一直是墨香幽邃,以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憾心动魄,痴迷沉醉。溪水清澈喜人,水底的鹅卵石隐约可见。人在排上濯足清水,溪在心上流。在年长排工的再三提示下,获知仙岩滩回流处便是九曲。在水流平浅中,抬头望去,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孔雀开屏石、鼓子峰,如出水芙蓉,清丽绝俗,峰峰溢着灵气。排行九曲溪上,永远不会有孤旅天涯的体悟,因为泛排观景,排随水流,景随排移,心随景醉,一切美尽在不言中。

竹排缓缓前行,山景扑面而至,顿感一处山岩形似乌纱帽,再回首看去,却形似笔架,近观三石分立,形似“品”字。牛牯石、磨盘岩、人面石,耸立于牛牯潭两侧,栩栩如生,各具神韵。这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座奇峰,每一道山涧,都是一个个生动的素材,经过大自然几千万年的精心构思,才有了现今这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山水墨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当惊叹大自然的造化无比绝伦之时,竹排迎着耸立的峭壁,来到了潭水清秀、水底遍布白沙而得名的白沙潭,这里是九曲溪上最长的浅滩。竹排行至于此,砾石层叠,浪花飞溅,色彩缤纷。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宋朝理学家朱熹《九曲棹歌》中写道的“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的佳句。八曲两岸,怪石嶙峋,奇峰环拱,状如动物,素有“水上动物园”之称。双龟戏水、卧狮笑猴、象鼻岩、骆驼峰、青蛙石、猫儿石、海蚧石、双乳峰、童子拜观音等,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两岸奇形怪状的峰岩,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时空。

“仙去楼亦空,难辨西北中”。溪畔左侧,鼓楼石壁立万仞,线条刚健遒劲又不失飘逸空灵。在鼓楼岩上,有上、中、下三个相互依托的岩洞,分别为月窟、洞中洞、云洞。有诗曰:“山山岩岩互相依,九折羊肠倚夕晖;乱石生云云作石,流云欲驻石还飞”。这里的美景,恰似一处密集型的盆景,尽情地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旖旎。

排随水漂,水随山转,曲曲不同峰,弯弯不同景。还未细细地尽兴品味八曲景色,竹排随溪流像箭一样射向远方,折入深邃的峡谷,激流直下,排身漫进溪水,让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冲波击浪过了湍急的芙蓉滩,到了七曲。举目四顾,琅王干岩、北廊岩、天壶峰、城高岩等峰岩罗列,竞相辉映。岩上,松竹环簇,满坡滴绿;岩下,巷谷如廊,鸟鸣悦耳。三仰峰挺拔突兀,斜插碧空,像三个神情悠然的仙人,看云卷云舒,昂首仰望东方。一时让人宛如漫步在传神写意的山水画廊中,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顿时领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坐竹排而下,沐艳阳,临清风,观山景,赏水色,心浸于风景之中,远处隐约可见寺院宫观、楼台亭阁点缀其间,赏与不赏已无区别,心随竹排忽抑、忽悠,跌宕、舒朗,不知不觉醉意涌动,有羽化登仙之感。

竹排从苍屏峰转折进入獭控滩,即是六曲,此曲行程为九曲最短。朱熹曾题诗赞道:“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入六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宽约800米、高约200米,又高又阔、又平又险如刀切斧劈的岩壁,宛如一张巨大的屏风,把武夷山景区隔为溪南山北。岩壁上,数十道直溜溜的石纹,分外醒目。上面沟纹条条垂布,犹如掌纹,又名仙掌峰。雨后,流水沿立面泻落,像一匹匹白布披霞,俗称晒布岩。

古人云:不登天游,等于没游,不做竹排,等于白来。天游峰高居仙掌之上,是“武夷第一胜地”。因位处九曲正中,得居高临下之地利,登上峰顶可俯瞰九曲溪山水全景。明代旅行探险家徐霞客由此赞叹天游峰“其不临溪而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这里是武夷山旅游的精华,名峰巨石争奇竞秀,竹木泉石相互映衬,自然景观璀璨夺目,人方景观丰富多彩,充分彰显武夷山水的奇秀风韵。置身于这诗化的山水间,很有道骨仙风的味道。

九曲溪是上天精雕细琢赐予的灵地,能一聚人气,育一方深沉,直通历史深处,只要细究,必有经典。溪右侧之山叫响岩,岩上刻有宋、元、明、清历代名士留下的题刻20余处,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题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区所辨认的400多处摩岸石刻中最早的一幅。

凝望着“逝者如斯”四个大字,感慨万千。历史的长河如九曲溪水昼夜潺潺流去,李商隐、朱熹、李纲、柳永远、陆游、辛弃疾、戚继光、徐霞客……都不过是九曲溪里片片竹排,在碧流中漂来,又倏忽闪过,尽付渔樵笑谈中。

竹排过老雅滩,行至五曲,两岸地势宽旷,水流平缓,隐屏峰犹如被一巨斧削切,方正如屏。峰下,嵌着一扇扇圆形小窗的楼阁,掩映在翠竹古树中,如同港湾里一艘精致起伏的画舫。

武夷山是中国南方理学研究圣地。溪之畔,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邀风邀雨,临潭而居,当年著书立说、讲学布道的身影,仿佛仍在溪中徘徊。《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在《九曲棹歌》中,化作春风细雨,吹绿江南,打湿世俗。

晚对峰上,清朝乾隆年间状元马易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个大字不足3米见方,红似霞光,宛如带着墨香跃然岩壁之上。峰下,“晚对亭”耸然无语,色、香味俱佳的武夷岩茶,茶香仍萦绕在山水之间。风景远逝后,后人追忆起来,总会有一种沉郁的怀旧幽思。

观之少许,有风过耳朵,恰似岁月钩沉诉说,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至今留下278座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

九曲溪是儒者、羽士、僧人、丹客畅游之地,一朝又一朝走来,一批又一批聚首,寻探险览胜,悟山水灵性,叹人生得失,以岩壁为纸,挥毫泼墨,咏山吟水,掩卷沉思。每一块岩壁上,每一处景观中,墨香飘溢,佳句不朽,留下回味无穷的哲思,镌刻住逝去如水的光阴。

竹排上,掬水饮许,满口清看。凝眸接笋峰,形如破土而出的春笋,断裂成三截,尽显顽强生命力。远处的玉柱峰、更衣台,依溪而立,山体颜色以黑、白、灰相间,翠林环拥。溪无浪,山无声,只有夹岸轻轻而起的白雾涌动,为九曲溪平添了些静谧之美。

排工挥篙轻点,一山放过一山迎,青色逼眼,翠绿染衣,如同从画中跃入四曲。溪南一片空旷的平地,是元大德六年(1302年)创办、有着250多年历史的皇家御茶园遗址。如今,这里没有了昔日惊蛰“茶发芽了”开山采茶仪式的喧嚣,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与御花园隔岸相对的是平林渡口,这里是古时候上云窝、天游峰的必经渡口。在渡口石壁上镌刻有“庞公吃茶处”和“应接不暇”两段有趣的题刻。渡口边斜倚一石,石上裂开一罅,如同利剑所劈,相传是武夷控鹤仙人试剑之处,由此得名“试剑石”。溪流穿过试剑石,可见石上的峭壁、穹崖、裂罅、洞穴,数枝翠竹低垂水面,乘竹排洄漩其中,恰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样,故有“小九曲”美誉之称。

过小九曲,经题诗岩,映入眼帘的是壁立万仞的大藏峰。峰横亘数百丈,山巅耸拔如檐,岩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击水面,宛如悦耳动听的古琴弹奏。竹排行至其下,有一种“日午吹阴风,昼气暗若夕”的感觉。

抬头俯视大藏峰,半壁有两处洞穴,一上一下,相距不远。上为鸡窠岩,下为金鸡洞,洞内有千年不烂的稻草。昂然插天的仙钓台,与大藏峰隔水相峙,古松挂壁,山花烂漫,岩壁半腰的两个石隙里,插着3根不朽木杆,配以姜子牙钓竿的传说,让人陶醉于满溪水香之中,守着天地赐予的幽静,久久不想离去。

九曲溪是传说之溪,已逝闽越族古文明的历史见证。从卧龙潭前往,过仙游岩,赏车线岩、升日峰、猿人石,听排工闲侃,抬头小藏峰的山景源源而来,把人们牵进了三曲古老的传说之中。

小藏峰的高崖半腰上,隐隐约约,纵横交错地插了许多木板,搁置着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间,半悬于空中,历时3800多年,风雨不毁,讲述着一个关于“虹桥板”和“架壑船棺”的千古之迷。

在导游翔实地解说下,才知道原来“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于此一带的闽越人葬俗的遗物。据史料记载,闽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间,习于水斗,善于用舟。船被闽越人视为最珍贵的东西,用“船”作葬具,是最隆重的礼节。最初,闽越人是为了避免遭受野兽侵袭和外人损害,利用悬崖绝壁上岩穴来藏棺,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形成了一种葬制,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崇敬。三千多年前在生产力特别低下、生产工具又十分落后的情况下,闽越人是如何把先人的遗体连同船棺一起放到悬崖绝壁的岩洞之中的呢?人们众说纷纭,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

一具船棺,半悬山崖千年;一川溪水,相伴厮守千年。目送多少唐愁汉恨,多少往事如烟,忘却尘俗烦忧和得失宠辱,九曲溪今天依旧是神话。

山青水幽,渔歌排影,来不及思索3000多年前闽越国城村汉城48万平方米的宏伟气魄,来不及破译出永乐禅寺那单调而又深奥的暮鼓晨钟,来不及描述白玉蟾修炼的止止庵非云非雾的祥和瑞气,乘一叶古朴的竹排,在岁月的时空中赢得久远的生命,体验到了历史的厚重,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停栖身心的港湾。

“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竹排过到雷磕滩,漂入二曲,水平如镜,溪流平缓,有豁然开朗之感。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向看去,作为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观、福建省旅游标志的玉女峰,格外耐看,一种魂牵梦绕的情感荡漾于心间,久久不能忘目。也难怪,明贡仲昭醉景有感:“二曲溪头耸碧峰,分明玉女镜中吞;到来已讶非人境,峰外奇峰更几重。”

仰头看峰,峰岩秀美光洁,峰顶花草红绿相间,宛如鬓插山花、临水照镜、梳妆打扮的妙龄少女,姿态不同,神韵不一;低头看影,俊秀纤巧,风情万种,真像一个风姿绰约亭亭玉立的少女俯瞰着一泓溪水。著名作家刘白羽在《武夷颂》中写道:“我曾仰望长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怅,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诗玛而慨叹,但我以为武夷山东的玉女峰的确是美得惊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飘逸……”诚然,再美的语言也不能描尽每个人心里万般风情的玉女峰。

玉女峰右侧的勒马岩,是武夷山景区最大的摩崖石刻。15米见方的“镜台”二字,数里之外都能望见。峰下,浴香潭碧绿清澈,氤氲葱郁,积翠欲滴。巨石上“印石”、“香梳石”等字体工整俊秀,互为点缀,相互映衬,意境之美浸在其中。

竹排上看山,薄雾如一条透明的白纱,轻飘慢移萦绕在山间,峰峰叠韵,仙气飘渺。玉女峰与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铁板嶂横亘两峰之间。两座山峰的倒影,随波跳动,似拥抱,似亲吻,彼此诉说着相思之苦,讲述着一段凄婉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武夷山是个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老百姓辗转无法安居。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个青年,人们称他作大王,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砂石,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有一次,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玉女,私自出游,被武夷山的奇峰秀水迷住,与大王一见倾心,便留在人间。此事被铁板鬼知道,偷偷密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令玉女回天宫,玉女宁死不返。铁板鬼施法把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两岸。铁板鬼为了讨好玉皇大帝,自己变成了巨石,堵在玉女与大王两峰之间,使他俩永不再相见。

千百年来,大王峰、玉女峰朝朝暮暮,一阳一阴被沉放在溪水中相会,大自然万事万物以自身的神秘无言,叙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被称为铁板嶂的铁青岩石,则成为了武夷山“道南理窟”儒家圣地之中,人人奚落拥护礼教的理学家的代名词,细细品起来,颇有些寻味。

环顾二曲,溪水澄清,曲折有致,岩峰凝紫,韵味独特,都蕴含着无人知晓的秘密和难以形容的美丽。沉醉其中,犹如欣赏瑶池歌舞,真可谓是曲曲含异趣,弯弯藏佳景,心随丹山转,情与碧水流。

过铁板嶂,水阔岸宽,竹林掩映,碧波潋滟,竹排在一曲溪面穿行,水色山光融为一体,令人无比惬意,这里是九曲溪最后一站。高约数丈的“水光石”,临溪而立,巨石上题刻如林,其中尤以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大丈夫既南靖岛夷,便当北平胡虏。黄冠布袍,再斯游此”的题刻最为著名。

“一曲清溪初泛船,大王峰峻出前川;秦坛汉祀还留迹,岩岫苍苍袅碧烟”。“水光石”后的山峰是武夷山36峰之首的大王峰,享有“仙壑王”之称。大王峰溪北盘坐,丹崖翠顶,上大下小,状如王冠,以“端庄雄峙,王者威仪”而得名。大王峰右侧是怪石峥嵘、状如雄狮的“狮子峰”,雄踞溪南,守护一方,尽展武夷山山峰低中见高、小中见大、移步换景的风韵。

“山光共水色,载得一船归”。不知不觉间,在九曲溪中漂流了近两个小时。九曲溪如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串起两岸奇峰异石、苍松翠竹;串起丹崖摩刻、水韵茶香;串起道南理窟、洞天佛地;串起船调棹歌、故事传说……尚未来得及咀嚼品味,便走下竹排,心中蓦地多了许多莫名地不舍。

漂流其中,抬头山景源源而来,俯首水色飘拂而去,不时被知识的浪花呛上一口,让人忘记了时间和空间,忘记了喧嚣与烦扰。在九曲十八折中,一路漂流,一路思考,沉淀浮躁,净化心灵,洗礼生命,这是读懂九曲溪的千年圣洁。

猜你喜欢

竹排武夷山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童年“悔”事
大美武夷山
3版参考答案《竹排嫂》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未及终点
未及终点
竹排嫂
武夷山漂流口占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