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探索
2010-04-14李彩霞
李彩霞
(衡水湖水利工程开发管理处,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湖是子牙河系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地,流域控制面积1654km2,承接周边各支流河道和滏东排河及艾辛庄以上滏阳河流域面积的汛期径流量。
1985年,衡水地区动员衡、冀、枣、武、景、故 6县,开挖了卫运河—衡水湖的“卫—千”渠,引黄入湖,为衡水湖蓄水提供了水源保障。1993年12月衡水市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签订了15年供水协议,每年大约有800万m3的黄河水自卫千渠引入衡水湖。自此衡水湖得以每年保持稳定的水位,各种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各种鸟类也在衡水湖安家落户,湿地生态系统开始稳定发育,形成由水域、草甸、沼泽、林地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华北平原上难得的大型湿地保护区。
1 衡水湖水利工程现状
近年来,衡水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每年引水期间上游沿途及湖区周边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垃圾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进入衡水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水体的富营养化,反过来加速了水生植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水生植物自然死亡腐烂分解,致使水质恶化,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水生动物的死亡、腐烂,又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了恶性循环。
同时,外来物种蒲草对衡水湖水质影响也非常严重,使湖水生植物失去生态平衡。而蒲草利用率低,每年大量沉淀湖底,生成腐殖质,致使水体沼气、氨气含量过高,水面出现气沫,产生恶臭气味,严重影响了衡水湖空气和水的质量。
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沉淀湖底,生成腐殖质,加上引水途中悬浮物和生物的输入,加速了衡水湖沼泽化的进程。
2 恢复衡水湖生态系统的措施
2.1 进行河道生态修复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主要引水河道包括卫千渠88km、冀码渠 8.5km、滏东排河 20.2km、盐河故道局部约2km。引水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尽量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具有一定防渗性能的衬砌材料和施工工艺:如由卵石、砾石、沙土、黏土等材料构成河床,适合水生和湿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不同粒径卵石的自然组合,又为鱼类产卵提供了场所;同时对河床植被带进行生态修复,在河流两侧营造河滨滩地植被带(规划宽度可为20~100m),建设生态林带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可吸收河流氮、磷等营养物质,转移营养盐,从而达到滞污、净污功能。
2.2 布置生态堤防
衡水湖共修筑围堤32.6km,对湖区堤防建设应遵循宜宽则宽,宜缓则缓的规则,不仅要满足工程渗透和滑动稳定及湖水冲刷的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湖水的自净化功能。
2.3 建设环湖生态系统
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同时注意整理、发掘和发展传统材料。在环湖岸线、湖内主要岛屿、坝边坡等处,采用草本、灌木、林果等品种,建设环湖林草带;采用芦苇等挺水植物,恢复本地天然芦苇群落,建设浅滩湿地植被带。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污染物的输入,将氮、磷等营养物质固化于湖周滩地,使湖泊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还可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减缓湖泊沼泽化进程,大大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2.4 利用生物工程
试验种植和恢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氮、磷等营养盐,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水质,抑制藻类过度生长,并为鱼类提供产卵场所及饵料,为鸟类提供栖息环境等。在湖泊适当区域(如冀码渠入湖口、顺民庄周边水体),试验种植藕莲、菱角、芦苇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湿生、水生植物,吸收底泥中的营养物质,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并对水生植物及时进行收获,转移营养盐,减轻湖泊富营养化。
2.5 利用生态补水
在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实施生态补水,并力争变应急补水为常规补水,引清水入湖,加大水资源调度,增加经常性下泄量,以稀释水体,迅速有效地改善水质。
2.6 利用疏浚作业
污染底泥是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对污染底泥堆积很厚的局部浅水区域,采用环境疏浚工程技术,清除水体中的污染底泥,为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在不破坏粘土层的前提下,利用挖泥船对湖底进行适当挖深,清除污染底泥,人工构造湖中岛屿及浅滩湿地,增加湖区生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以利于鸟类、鱼类生存;岛周湿地及岛上种植挺水和湿生植物,吸收水体营养,既可形成不同水深区域,又可促进水体交换,有效抑制水体富养化。可采用机械疏浚、管道输送方法,将底泥疏挖后送到指定地点,以实现挖掘、输送、排出一体化连续作业,提高疏浚作业效率。
3 结 语
在对衡水湖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注重湖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及富营养化控制问题,同时,要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充分利用当地天然生物物种,通过湖区水工程生态建设及水生生物的合理结构设计,达到提高衡水湖水体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