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断想
2010-04-14周瑞昆
◎周瑞昆
◆作者系陕西省水利厅职改办副主任
一
水牵民生,渠载春秋。这是一条极具传奇色彩、绵延两千多年至今依然清流涓涓肥田沃野的古老渠道,屡屡湮灭在岁月的荒草之间,却又如凤凰涅槃般一次次浴火重生。在它满目疮痍的身躯上,曾经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梦想,上演着一幕幕征战杀伐、兴衰更替的传奇故事。
二
烽烟战国,七雄争霸。在通往秦都咸阳的大道上,一辆马车卷起阵阵黄尘疾驰而去。车内之人神情凝重,目光坚毅,但却掩饰不住长途跋涉的满脸风尘。谁又能料到,在他内心里,竟然蕴藏着一个惊天阴谋——游说秦国去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以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使其无暇东顾以保全韩国。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人物灵感激发,催生出如此亘古未闻的奇谋。一项生死未卜、艰险无比的公关活动,一项成败难料、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就这样不可思议地与一场大阴谋交织在一起,并将整个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个普通志士身上,等待着他——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去担当实现。
事实上,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切再也无法回头,属于他的未来必定是一段布满荆棘、风云激荡的坎坷里程。离咸阳城越来越近了,放眼望去,远山近水挟着大秦帝国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
2200多年前的渭北高原,成为一个水利专家倾心竭智、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在异乎寻常地顺利完成游说任务之后,此时的郑国,豪情万丈,他带领着一班助手,怀揣着梦想,挟裹着风霜,徒步勘察行进在漫天遍野的黄尘旷野中,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泾河出山口的张家山之上。这里,靠近京畿之地,前人尚未染指,高原与平川接壤的落差正是建造一处大型水利工程的绝佳之处。
“凿泾水自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洛三百里,欲以溉田……”成千上万的修建者,将这里变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身为引泾工程的总工程师,郑国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能体现一个水利专家价值的工程技术实践。历时十载,郑国渠成,“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四
如果把都江堰比作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那么郑国渠则是一件朽迹斑驳的古陶。郑国渠过早地湮废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研究的遗迹;而远在蜀中的都江堰依旧生机盎然,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们的瞻仰和膜拜。
即便如此,也从来没有一个工程,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崛起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影响。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汩汩而来,横跨诸河,连通泾洛,淤田压碱,将关中平原浇灌成帝国的粮仓。而关于它的取水方式、灌溉面积以及修建技术的争论却从未停止,留下许多未解的谜团。同样留下空白的还有他的修建者——郑国。细细思量,就如同李春之于赵州桥、毕升之于活字版,传统的重士轻匠、道器分途,视科技为奇技淫巧,使他们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在史书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久以来的遗憾和悲哀。
五
岁月的光影就在泾河清波的荡漾中从未间断地流淌着。在同一渠首、同一条渠系上,以郑国渠始,汉白渠、唐三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相继于后,屡废屡兴,引泾灌溉两千余年历尽厄运而不绝。还有一个人不能忘记——李仪祉先生。
那是一个时局动荡、社会变革的年代,先生抱着“水利救国”的宏伟志向,中途改修水利,并选择了一生坚守和付出。他学贯古今中外,足迹遍布黄、江、淮、海;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实干精神,书写了中国近代水利史上最为璀璨瑰丽的华章。如今的北仲山下,泾惠渠畔,继承了郑国衣钵的一代水利大师长眠于斯。墓园森森,渠水悠悠,这里并非什么帝王的陵寝墓冢,也没有权杖的威严和震摄,有的只是水利精神薪尽火传,跨越时空的认知在这里交融,万众瞻仰的目光向这里投注!
六
初冬的张家山泾惠渠首,山风清冽,泾水湍急。幽静的山谷沐浴着纯净的阳光,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们瞻仰着郑国先祖的功业,徜佯在渠首遗址的历史氛围中。首届郑国渠文化研讨会的召开,揭开了古渠研究与开发保护的新篇章。
此后不久,省水利厅新任厅长王锋踏访郑国渠首,拜谒仪祉墓园,并挥笔题写了“敬仰先祖功德尽忠职守,期盼江河安澜惠泽万民”的题词,表达了水利人弘扬郑国文化和仪祉精神,对历史敬畏、对未来负责的拳拳之心。围绕郑国渠遗址、仪祉纪念馆进行的一系列开发保护规划和建设,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
春雨染绿,秋风抱实。人们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郑国渠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昂首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兴水治旱的大旗再一次凌空舞动,源远流长的陕西水利又将迎来前无古人的伟大振兴!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