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重点渠首工程综合分析

2013-08-06张竹梅孟德宝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渠首黑龙江省重点

张竹梅,孟德宝

(1.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水利厅,哈尔滨 150040)

1 我省重点灌区渠首工程现状

黑龙江省现有重点渠首348 座,其中运行良好的渠首有58 座,占17%,大部分为近十年建成或近几年投入资金进行改建的渠首。基本完好的渠首有62 座,占18%。需要部分改建的有140 座,占40%。完全损坏的有88 座,占25%,其余的82 座需要重新建设。

2 黑龙江省渠首分布状况

除大兴安岭地区外,黑龙江省各市及农垦地区均有重点渠首的分布,具体分布情况,详见附表1、附图1。

图1 我省渠首现状情况示意图

表1 黑龙江省各市及农垦地区重点渠首分布表

表2 黑龙江省各市及农垦地区灌区及重点渠首统计表

3 黑龙江省渠首工程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渠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详见图2。

5个阶段分别为:①建国前日伪时期、新中国建立初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1953—1957年)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时期,黑龙江省修建渠首43 座。这些工程多带有试点性质,其工程的设计、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主要学习借鉴外省或外国经验。②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和随之而来的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这一时期,黑龙江省修建渠首47 座。人民公社化、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机工业的兴起,为黑龙江省渠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村普遍兴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渠首,为提高黑龙江省渠首建设和管理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中国电力、石油工业的发展,农田灌排动力逐步转向柴油机、电动机并举,并淘汰了煤气机、锅驼机。但有些工程仓促上马,缺乏正规设计,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③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渠首的建设与管理受到了巨大冲击和破坏。尽管这一时期渠首建设速度快,规模大,这一时期,黑龙江省修建渠首59 座。到1976年,渠首已达到149 座。但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标准低,安装使用了许多性能质量不合格的机电设备,水工结构施工质量差,大量的工程属“半拉子”工程,可谓“先天不足”。在管理上,原有规章制度废弃,轻视技术管理,“后天失调”更加剧了工程的损坏。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渠首建设与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外延为主,转向内涵为主。这一时期,黑龙江省修建渠首90 座。除了新建少数重点大中型渠首工程外,重点进行工程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作。⑤1990年至今,面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大量渠首严重老化状况,各级政府加大力度,结合省大型灌区改造,对部分渠首工程进行了更新改造工作。这一阶段,黑龙江省经历了199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严重的干旱,各地加快了重点渠首建设。渠首的建设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和自动化监控,朝着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方向前进[1]。

图2 黑龙江省渠首建设各时期发展示意图

4 渠首工程地位与作用

“堤防保命、渠首保收”。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渠首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特别是重点承担着区域性的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渠首建设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彻底改善了本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并保护和改善了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渠首改造后,通过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水资源,使有限的土地发挥了最大效益。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粮食商品的竞争力,使农业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渠首更新改造后,灌区排水量、渗漏量减少,水土流失量也将减少,有利于防止灌区盐渍化产生。灌区小气候有了较大改善。对受益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1]张岳.从中央文件看“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J].水利发展研究,2012(01):1-5.

[2]杜绍敏.黑龙江省水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04):96-99.

猜你喜欢

渠首黑龙江省重点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重点推荐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关于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和防冻冰技术措施探讨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