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效能 科学管理洪水 为防汛抗洪提供支撑和保障
2010-04-14绥化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 绥化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2009年绥化市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共有7条中小河流泛滥成灾,其中3条河流洪水居历史前位。全市有8座大中型水库和近30座小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其中2座中型水库发生了险情。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绥化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坚持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夺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机制,提高应急指挥效力
在2009年的防汛抗洪中,我们做好参谋,争取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在防汛指挥和决策上突出了强有力的政府行为。第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为应急指挥提供动力保障。从进入汛期开始,我们就着力在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上下功夫,不间断地报送即时汛情、雨情信息,汇报堤防险工弱段、病险水库现状及历史突发洪水等情况,增强市领导防汛的紧迫感,使领导有会必谈防汛,视察必看汛情,从而有力地保障了防汛物资的征集调拨、抢险人员的组织调动和防汛资金的筹集投入。第二,健全领导指挥体系,为应急指挥提供组织保障。在市长肖建春的统一指挥和副市长李宝山的具体协调下,我们建立了统一调配、各负其责的防汛领导指挥体系,各项防汛重要决策都以防汛抗旱指挥部文件的方式下达,强化了决策命令的具体操作和责任分工,使行动更加迅速、高效。在6月24日迎战努敏河四方台段第一次洪峰时,从现场办公会的人员召集到决策文件下达,只用了半个小时;从措施部署到人员全部到位,也只用了半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决策部署,保证了在该段20多天迎战3次洪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一次安全事故。第三,推进领导责任追究,为应急指挥提供责任保障。我们注重在责任的细化、明确和落实上抓突破。集中力量对全市180余处堤防险工、16座大中型水库和79座小型水库逐一落实了防汛责任人,细化了防汛抢险措施。副市长李宝山还亲自带队对险情重点地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现场问责、提出警告并责令限时进行改正。严格的问责制度,促使每一位一线同志自觉地认真履行防汛职责。
二、强化调度机制,发挥错峰行洪作用
2009年防汛期间,在省防办专家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多座水库联合调度工作。在充分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发挥了水库的蓄滞洪水作用,收到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大监测密度,提供准确洪水信息。在水文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我们在沿河各乡镇设立了20多处临时水位观测点,每个点由乡镇委派专人定时记录水位涨落变化,根据观测结果分析校核不同河段、不同水位的洪水传播速度。同时,我们还重新核定了从水库开闸放水到流入河道的时间,并在联丰水库等重点水库的上游增设了雨量和入库流量观测点,动态分析不同降雨对入库流量及入库量的影响,为联合调度提供依据。二是强化水库调度管理,科学增加调度空间。我们依据水库调度运用计划,采取分级会商制度,先由市防指会商制定总体调度方案,确定调度时段和蓄泄水量,再由县防指根据方案要求和水库现状,会商确定各水库蓄泄的具体时间和泄流流量。这使流域内的所有水库成为一个调度整体,提升了水库调度对河流的控制作用,增加了调度空间。三是实行联合调度机制,最大限度错峰行洪。在每一次洪峰下泄过程中,我们都实施多库联合调度方案。方案主要分三步:第一是在洪峰到来前,加大各水库下泄流量,腾出有效库容,同时有效地冲刷了河道,清除了部分河道阻碍,拓宽了行洪断面,清理了水库泄洪渠,测试了泄洪渠的实际最大泄洪能力。第二是在洪峰接近时,根据各水库的实际情况下调或关闭泄洪闸,发挥水库蓄滞洪水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小洪水峰值,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压力。同时,密切关注重点水库上游的雨量和入库量,做好泄洪和抢险的各项应急准备。第三是在洪峰过去后,受洪水顶托和下游公路、桥梁阻水的影响,洪水下泄缓慢。为了减少洪水峰值在下游的叠加,我们根据各水库的蓄水能力和上游降雨情况,采取分批次逐渐进行泄洪。通过多次的流域性联合调度、错峰行洪,有效地减轻了洪水的压力。仅以通肯河第二次洪峰过程为例,洪水在上游联合站的流量比2003年大水多150秒立方米,当洪水到达下游最危险的青望桥段时,洪峰流量反而比2003年大水减少了近200秒立方米。
三、强化清障机制,依法推进河道清障
2009年大水是实施清障的一次难得机遇。为此,我们确定了对努敏河、克音河行洪区内阻水物进行大规模、分阶段清理的方案,并由市本级的公安水务治安大队与市、县两级的水政监察队伍进行联合执法。整个清障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布清障方案,创造依法清障舆论环境。在县、乡、村三级实行层层动员,并沿河张贴清障公告,公布清障原则、方案和计划,宣传设障的危害、清障的作用和清障的依据。使清障工作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经过认真的宣传教育,争取了绝大多数人对清障的理解和支持。第二阶段,抓住有利时机,突出重点实施破障行洪。我们抓住努敏河、克音河第一次洪峰过后,第二次更大的洪峰刚刚形成这一有利时机,在水文部门和预备役部队的大力配合下,开展了大规模清障行动,重点清理了主河道内阻水严重的民堤,并对临近堤防水稻长势良好的围堤实行人性化清障,建立巡查和举报制度,只要不再进行加固,就暂不进行清理,而将其列入秋后清障计划。第三阶段,实施秋后清障,确立依法清障长效机制。在秋收后、上冻前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同时,实施乡镇巡查制度和群众举报制度,并大力宣传设障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巩固已有成果,防止设障现象再度发生。去年共清理行洪区大小围堤500余处,进行爆破作业2000余次,有效地维护了河势稳定。
四、强化安全机制,提高避洪脱险能力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防汛工作的重心和根本。为了有效提高受洪水威胁人员避洪脱险能力,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人为本,编制人员转移预案。我们坚持从基层入手,对人员的居住地进行实地踏查,根据地形地貌,逐一落实预警方式、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使每个人都知道“何时转移、往哪转移、如何转移”。二是建立培训基地,训练专业救援队伍。为了满足突发情况下救援工作的需要,我们自筹资金建立了呼兰河水上训练基地和救援队,每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战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是冲锋舟驾驶、水上科目演练和各种救援方案实施。这支队伍在2006年救助河心岛被困渔民、2009年救助垂钓人员和历次人员转移护送等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强化扶助转移,搞好人员运送安置。为了确保人员安全转移,我们全力协调公安、部队及相关乡镇的群众协助转移人员运送财物和牲畜,使每位受洪水威胁的人员都能安心转移。同时,我们还设立了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点,并协调民政部门发放了生活必备品。在2009的洪水中,我市先后有绥棱、北林、明水、青冈、海伦、望奎等六个县(市、区)17个村屯实施了安全转移,共计转移安置人口4100多人。
五、强化信息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省防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连续4年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2006年完成了市本级防汛抗旱指挥分中心建设;2007年完成了全市抗旱信息监测系统建设;2008年开始推进县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试点建设,并于2009年初建成投入试运行;2009年汛前开始水文、气象信息网络化建设,并逐步开展乡镇一级的雨、洪、工三情信息网络化传递。目前,绥化市防汛抗旱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并在逐渐完善。这项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强化市级系统拓展应用,逐年充实信息数据资料。近几年,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拓展应用,在逐步完善防洪工程图和防洪工程数据库基础上,加强了历史典型年数据整编、逐年信息数据化整理及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在2009年的抗洪抢险中,我们根据整理的历史数据,突出了2003年这个历史典型年的类比作用,提前为抗洪抢险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数据和工程抢护方案。二是推进县级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市县信息互助平台。从2008年起,我们克服资金不足和技术人员缺乏等一系列困难,自力更生,完成了县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整体设计、网络布线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并且一次试运行成功。同时,我们建立了信息通道,开始建立市、县两级数据资料互通、互助的信息平台,迈出了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坚实的一步。三是建立水文、气象信息网络,确保雨洪信息及时传递。去年我们开展了水文、气象信息的系统融合和网络化建设。初步实现了雨洪信息的实时网络查询,并可与部分历史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信息通道传送,使雨洪信息的传递更加直观、迅速,为领导决策指挥争取了时间,使应急指挥更加从容、更具实效性。
防洪减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与维护一方平安、保障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对去年洪涝灾害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并尽快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要在省防办的指导下,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的经验,不断完善防洪减灾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