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开发水土资源促进环海城市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2010-04-14郑连合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迁安市滦河行洪

郑连合

(河北省迁安市水务局,河北 迁安 064400)

1 概述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流经内蒙多伦境内,再流经乐亭县入渤海,干流全长888km,流域形状上宽下窄,上中游平均宽100km,下游平均宽70km,滦河在迁安市境内总长度52.59k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滦河迁安段上游修建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拦蓄径流,加之近年来干旱少雨,使得下游河道萎缩、甚至断流,部分河段尤其滦河左右支西里铺行洪滩地内栽植了大量树木及高杆作物,修建了一些临时及永久建筑;部分河段行洪滩地却植被稀少,河床裸露,尤其迁安城区西部0.5万hm2沙滩成为沙尘天气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游沿河两岸建设了大批铁选厂,尾矿泥砂的无序排入,建筑及生活垃圾、剥岩及采砂弃料的无章堆放,一方面造成河床行洪断面缩窄,行洪阻力增加,引起河流造床作用下降,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河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河道干化、植被退化、生态种群减少以及河道自然景观的破坏等,另外还引起区域地下水降低,采补失调。由于迁安市依河而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及沿河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状况又加大了洪水淹没损失与防洪负担,对河道防洪、疏浚、滩区生态环境及环海城市环境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县级市,市域集中在滦河河谷盆地,面积20km2,城市人口17万人。迁安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680mm,年最大蒸发量1400mm,冬春季节干燥多风,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常有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影响较大。迁安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并处于京津唐一级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带来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问题,急需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进行调整和改善。

2 修建滦河高标准防洪大堤及岛屿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

滦河由山区进入迁安盆地以后分为左右两支,城市西部毗邻滦河左支河道,城区段长度5.2km。滦河左支与1963年修建的13km防洪旧堤之间为行洪滩地,当发生一定标准洪水时,此区域一片汪洋。1994年发生的不足5a一遇洪水(流量为5300m3/s),防洪旧堤西部城市外环路淹没水深就已达0.3m,城区西部800m范围内淹没水深达0.7m。因城区西部遭受洪水威胁,市区只能向东、南、北部拓展,并已扩至农田保护区,此外,防洪旧堤已在城中,年久失修,防洪作用不大,且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城市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滦河右岸毗邻首钢迁钢基地和工业重镇,与城区隔河相望,社会经济十分发达,因右岸没有堤防工程,这种状况不仅加大了洪灾损失和防洪负担,而且河西区城市发展受到制约。由于城市临河带存在着严重的防洪问题,加之河道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临河滩地成了城市发展建设中无人问津的冷僻区。然而人口在不断增长,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还需要发展,迁安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除了采取城中改造、建设标志性建筑、完善城市路网体系等措施外,更主要的是科学利用了曾遭受洪水威胁且堆放大量垃圾的废弃河滩。

迁安市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阶段,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对大堤、岛屿、村台等工程建成前后发生的洪水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在不影响工程安全及上下游防洪的原则下,通过修建高标准防洪大堤以及在行洪区内修筑防洪村台,加快洪水在河道中的渲泄速度,科学地缩窄河床,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用地。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挖河疏浚与筑堤、筑岛、筑村台相结合以及生态防护等措施,目前已形成滦河左右岸51.2km防洪标准为50a一遇 (百年洪水校核)的绿色防洪大堤、3座防洪村台和7座人工岛屿,开发和保护耕地4997 hm2,仅城市临河带就提供出了523hm2的荒滩和7座总面积为66 hm2的人工岛屿用于城市开发建设,已置换出资金36亿元,从而既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以及城区、沿河两岸及行洪区内村庄的防洪安全问题,又满足了城市发展要求。

3 借鉴滦河河道治理经验形成三里河生态风景走廊

三里河发源于城区北部,斜穿迁安市东市区后入滦河。三里河沿岸工矿企业较多,其中大多数为造纸业,污染曾十分严重。虽经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但因三里河源头枯竭,河道常年无水,处理后的污水仍不适合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致使河道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了促进城区东部经济建设的发展,迁安市借鉴滦河河道治理经验,对三里河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挖通滦河左支与三里河,形成人工河道2.8km;在滦左岸防洪大堤西侧修建橡胶坝,抬高滦河左支河道水位,通过穿堤涵洞将滦河水引入三里河,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②拆除沿河两岸百米范围内所有建筑 (大多数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充分利用沿河滩地,对三里河沿岸进行统一规划建设;③在三里河上修建5道橡胶坝,采用防水毯和粘土进行防渗,营造梯级水面,同时做好沿岸生态修复及景观建设。

4 科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经济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4.1 修建引蓄水工程,科学开发水资源

因河床淤积抬高和源头干涸等原因,城区西部的滦河左支河道和穿城而过的三里河枯水期常年断流,丰水季节也很少有流量通过,加之河床淤积阻渗,当发生一定标准洪水时,即使河道过流,也很难给迁安盆地有效的地下水补充,从而造成城区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导致迁安盆地5800眼工农业及生活用井报废,不得不采取打深井措施开发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水资源的采补失调,加重了水环境的承载负担,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稳定发展。

滦河主河道丰水季节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滦河流入迁安盆地后地势开阔,河床主要由砂卵石层组成,因此很难采用常规水利措施进行拦蓄水加以利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资源,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3点。

(1)对河道进行清淤,增加河水的渗透速度,使城区盆地地下水得到有效的补充。

(2)在滦河左右支上游鱼嘴处修建1号橡胶坝,进行拦淤和抬高水位,通过分水闸将清水引入滦河左支,并通过2号橡胶坝和穿堤涵洞将水引入三里河,保证滦河左支和三里河常年有水。

(3)采用橡胶坝联合运用及防渗技术营造人工湖,增加地表水资源。当发生较大标准洪水时,橡胶坝塌坝行洪,当河道来水量较少时充坝蓄水,形成梯级水面,通过增加水面在河道中的滞留时间,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通过对地下水位观测井获得资料进行分析,引蓄水工程修建后较2003年以前地下水位提高9m,地下水资源量增加了1.3亿m3;通过修建人工湖及湿地,地上水资源量也增加了0.1亿m3,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4.2 建立节水型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

(1)尽量控制城市周边大中型企业建设,如确实需要,建设前必须首先通过水资源论证,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对已建大中型企业通过采取安装智能水表、循环水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利用率;对部分耗水量高的企业,或者淘汰,或者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2)关停城市规划范围内小型企业、浴池、餐饮、洗车等自备水源井,成立迁安市第二供水公司和东部供水公司,既满足城市南部、东部及工业园区饮水及用水要求,节约了水资源,又达到了涉水安全目标。

(3)提高城市用水尤其工业用水单价,并实行梯级水价,通过经济杠杆调节作用达到节水目的。

(4)城市周边农田发展高效农业,以更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等灌水方式。

(5)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设备。

(6)修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回收后的中水用于热电厂、供热循环或其他工矿企业。

(7)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5 实施城市披绿工程搞好城镇水土保持

5.1 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相互结合

城市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并进行水土保持论证,然后按照批准后的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建设,绿地面积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5.2 做好城市临河带绿化及环境建设

除了对滦河左支及三里河进行综合治理外,迁安市还对城区临河带及滦河左支上游荒滩和三里河上游沙丘区采用了不同的绿化形式,从而根除了城区主要风沙源,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和城区生态环境。

5.3 实施见缝插“绿”计划

在公路、堤防、街道两侧及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工矿企业等场所内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化面积,限制硬化铺装面积的发展;实施拆迁覆绿计划,通过采取城中改造、城区平改楼等措施,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增加的土地面积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及景观建设,以减少城市扩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打造精品水利风景区创建最佳人居环境

迁安市在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还修建了彰显水利特色的滦河生态防洪水利风景区,主要建成了6片人工湖、3道橡胶坝、三里河大型排水闸涵、51.2km绿化防洪长廊、黄台湖带状公园、湿地公园、畅和园、垂钓园、天然浴场、7座功能不同的人工岛屿、7座湖岛联接桥等水利及景观工程,在风景区外围栽植各种乔灌苗木126万株,形成绿色缓冲区。除了滦河生态防洪水利风景区、三里河风景走廊、黄台山公园等风景区外,白羊峪大理石长城水利风景区、佛山、龙山水利风景区亦列入总体规划。这些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环渤海城市生态、人居及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知名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旅游场所。

7 结语

科学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极大地促进了迁安市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迁安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滦河生态防洪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07年,迁安市GDP已达到410亿元,财政收入55亿元,人均收入7008元,在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27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1]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经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Z.W.库德泽威奇.非工程措施防洪与可持续发展[J].水利水电快报,2003,24(12):8-12.

[3]夏继红,严忠民.生态河岸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2004,32(3):252-255.

[4]柳礼奎,路紫.论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迁安市滦河行洪
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让滦河流域水量丰、水质好、生态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滦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决定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美丽河北之滦河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迁安市 坚持问题导向 聚力矿山治理
啊,我的滦河燕山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迁安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