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黑牛的品种保护与开发模式

2010-04-14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工作站杜高唐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5期
关键词:滨州市渤海公牛

○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工作站 杜高唐

渤海黑牛是我国惟一的黑牛品种,被毛、蹄、角、鼻镜和舌面全黑,体型较小,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早熟、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遗传稳定、低身广躯、后躯发达等优良特性,是极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

一、探索渤海黑牛保种与开发新模式势在必行

1.存栏量大幅下滑。20世纪中期以后,渤海黑牛存栏量急剧下降。2003年,调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渤海黑牛的存栏仅剩2.5万头。据2008年统计,无棣县渤海黑牛存栏量1.5万头,滨州市渤海黑牛存栏量为2.2万头。

2.种公牛血统逐年减少。2008年,无棣县登记的渤海黑牛公牛仅有8头,全部2岁以下,且为杂交牛。据统计,目前山东全省仅剩13个血统的种公牛(8个在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5个在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公牛数量30头。另有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4个血统公牛的冻精。

3.遗传资源受到巨大威胁。20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引入国外肉用品种进行无序杂交,纯种渤海黑牛数量越来越少。因群体数量少而进行的非随机交配,加剧了遗传多样性的丢失。

4.保种与开发体系相对滞后。受资金不足、技术不配套、群众认知程度不够、缺乏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与统一协调,国外肉用品种大量涌入,对地方品种造成了巨大冲击,渤海黑牛这一宝贵的优良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二、渤海黑牛保种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1.成立了渤海黑牛原种场。为抢救性保护渤海黑牛资源,2002年,滨州市建立了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现存养渤海黑牛216头,其中,基础母牛203头,种公牛13头。2008年该场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场。

2.建立了渤海黑牛良种繁育基地。根据渤海黑牛分布情况,把无棣、沾化两县作为渤海黑牛繁育基地。通过项目补助、无偿提供冻精、技术指导等措施,基地内渤海黑牛存栏持续增长,目前存栏1.25万头。其中,原种繁育基地所在的无棣县碣石山镇、车镇乡和柳堡乡为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区。

3.静态保种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渤海黑牛原种场已具备年产冻精细管10 000支、冷冻胚胎1 600枚,每年向社会供应后备种牛60头的生产能力。已累计冲胚313枚,生产冻精500万毫升;还配合农业部建立了渤海黑牛种质基因库,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畜种资源。

4.肉用新品系培育工作开始起步。滨州市引进了日本和牛细管,有计划的培育渤海黑牛肉用新品系。截至目前,滨州市出生渤×和杂交牛犊18头。牛犊全身被毛黑色或锈黑色,初生重和相关体尺均高于母本标准指标,成为保种战略由被动向开发式保种转变的重要标志。

5.科研与开发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滨州市开展了渤海黑牛及肉牛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配合农业部、扬州大学等单位开展了渤海黑牛的遗传距离测定和超声波测膘试验,承担了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渤海黑牛的动态信息调查。并且通过加工企业优化升级、社企对接等措施,逐年提升滨州市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建立了渤海黑牛良种犊牛繁育合作社,创造了“赊小收大、赊瘦收肥”的运作模式,养殖户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渤海黑牛保种与开发面临的机遇

1.优越的肉品性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渤海黑牛肉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总量达95.11%,高于巴伐利亚红白花牛(94.5%)、秦川牛(92.27%)和南阳黄牛(88.73%)等牛种。经过良好育肥后牛肉大理石花纹好,色泽鲜艳,质量可与世界顶尖牛肉——日本和牛牛肉相媲美。目前,国内高档牛肉潜在消费市场非常大,市场上高档产品始终处于高价难求的状况。在北京、上海,渤海黑牛S腹肉每千克售价高达160元,脊背肉95元,普通部位肉和肥牛肉也卖到17~30元。商品渤海黑牛在香港市场也颇受欢迎,被誉为“黑金刚”,开发成为黑色食品的潜在价值较高。

2.滨州市成为大开发的主战场。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滨州市作为黄三角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将高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大旗,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3.肉牛振兴工程即将实施。2010年起,山东省畜牧系统将实施“肉牛振兴、奶牛提升、蛋禽跨越”三大工程,作为肉牛振兴工程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将给滨州市肉牛产业提升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四、探索渤海黑牛保种与开发新模式

1.基本思路。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和蓝色半岛经济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历史机遇,以现代肉牛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配置产业要素,以肉牛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合理化为原则,突出打造渤海黑牛品牌一个中心,抓好“品种繁育、母牛饲养、规模育肥”三个环节,创新“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产业体系”三项机制,构筑渤海黑牛品种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实现滨州肉牛产业振兴,建设肉牛集聚区。

2.任务目标。到2015年,渤海黑牛种群数量扩大到5万头,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亿元;到2020年,渤海黑牛种群数量扩大到10万头,基本建立与日本和牛养殖相媲美的优质高档牛肉产业,带动农民就业2万人,累计带来经济效益5亿元,基本实现肉牛产业振兴。

3.工作重点与措施

(1)要按照“品种繁育打基础,母牛饲养育牛源,规模育肥建基地”的原则,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要抓品种繁育。搞好品种登记、品种选育及新品系和种公牛培育工作。

种群登记与鉴定:必须在育种专家参与下,搞好种群登记和鉴定,确保母牛的质量和纯度。

本品种选育:结合实施山东省“地方肉牛提纯复壮项目”,采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的父系和耐粗饲、肉质好的母系。

肉用新品系培育:渤海黑牛在体型结构及生长发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比较明显的是肉用指数较低。在保种缓冲区内适当控制其他品种引进的同时,有计划地导入日本和牛、安格斯牛等外血,培育出肉用型渤海黑牛新品系。

种公牛培育:由省级科研机构、渤海黑牛研究院和渤海黑牛原种场按照育种需要,共同培育优良种公牛用于配种,经鉴定合格的种公牛由原种场和科研单位收购统一饲养,所产冻精免费提供给配种点。

二要抓母牛饲养。对登记并经育种专家鉴定的母牛实行适宜规模养殖,由畜牧主管部门按照育种专家组制定的育种规划实行免费统一配种,配种费用由财政给予补贴。针对当前饲养繁殖母牛的收益不佳、养殖者不愿饲养的情况,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并在信贷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创新利益衔接机制,由加工企业投资建设的规模育肥场与母牛养殖场户签订合同,实施订单生产。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基础母牛养殖基地。

三要抓规模育肥。龙头企业应注重建设自身规模化核心育肥场,同时,按照统一模式建立饲养基地。饲养户以合同或订单形式与加工企业建立关系,并按协议价将育肥牛出售给加工企业。

(2)建立三项机制,保障肉牛产业科学发展。一要完善政策支持机制。首先,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以信贷资金为支撑,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给予扶持。其次,大力推广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加工企业共同参与的融资新模式,着力推进肉牛产业担保体系建设。即由市县政府和加工企业出资建立养牛信用贷款担保基金,由担保公司协调金融部门按一定比例放大贷款额度;养牛场户与肉牛加工企业签订供牛合同,根据发展需要向金融部门申请养牛贷款。

二要健全科技支撑体系。首先,建立科技开发机构。促进渤海肉牛研究所注册登记,切实解决牧草种植、秸秆处理、当地品种保护与开发、良种畜禽引进与改良、饲养技术管理与疫病防控等方面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其次,配套技术研发。重点引进日本和牛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结合渤海黑牛品种特性,制定出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渤海黑牛高档牛肉配套生产技术规程。第三,技术推广。在无棣、沾化等渤海黑牛繁育区,大力推广渤海黑牛肉用新品系和高档肉牛生产技术规程,指导繁育区群众进行高档肉牛生产,提高养殖效益。

三要完善产业体系。首先,品牌培育。坚持肉牛屠宰加工围绕市场需求、肉牛生产围绕加工业发展的思路,把培育加工企业作为发展现代肉牛业的突破口。采取“内招外引”的方式,搞好本地肉牛加工企业的提升改造,引入雪龙、科尔沁等知名企业落户滨州。同时,积极引导以渤海黑牛为主导品种,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优质高档特色牛肉。其次,契约生产。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促进加工企业与育肥场、育肥场与母牛饲养场户、母牛饲养者与技术服务部门之间签订购销合同和服务合同,在实现各环节利益合理化的同时,维护肉牛产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滨州市渤海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渤海大学剪纸作品选登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