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FNα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2010-04-13张瑞荣张美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乙型干扰素肝炎

张瑞荣,谭 芊,张美玲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干扰素作为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肯定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有在使用中引起病毒变异或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的报道[1]。笔者对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治疗的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6~54岁。均为在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发热者30例,其中4例为高热,15例为中度热,11例为低热;30例均有乏力、肌肉酸痛;10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白细胞轻度下降者3例。大多数患者未给予特殊处理,部分给予对症处理。

2 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 ①由于干扰素价格昂贵,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在使用前向患者具体说明,让患者作好预算,避免中途停药,影响疗效;②向患者解释干扰素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ALT反跳现象及其它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克服不良反应的信心,积极配合完成疗程;③重组人干扰素α-2b通常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必须经常进行更换,循环使用如臀部肌、三角肌、股外侧肌等部位进行肌肉注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局部疼痛硬结、皮疹、红斑的发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更好的发挥药效。

2.2 不良反应的护理

2.2.1 发热 ①发热是干扰素治疗开始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IFNα作为致热源,激活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使其合成分泌某些致热性细胞因子,后者再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发热[2],一般随注射次数增加而逐渐消失。本组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3~4 d左右出现明显的发热,多发生在注射后2~4 h,随治疗进行而逐渐消失;②患者出现发热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应用退烧药时,应注意避免患者大汗淋漓,防止发生虚脱;鼓励患者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退热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及时更换衣被,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若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安抚患者及家属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2.2.2 消化道症状 本组有10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及呕吐物量、性状、颜色等,并向患者解释。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治疗,避免在晚上进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患者睡眠,而降低休息质量;选择在患者进食前2~3 h注射,以减少恶心呕吐;为缓解消化道症状,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应用胃动力药。同时避免食用含粗纤维和易产气类的食物。

2.2.3 骨髓抑制 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现象,发生于用药后2周内。其机制可能与IFNα直接毒性作用有关[3]。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并遵医嘱停药观察给予升白细胞药物,配合医师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抚患者,1周后升高至正常范围。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期间必须经常检查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等,以便及早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IFNa是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最早批准的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而且目前被公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确切的长期疗效,正规疗程结束时血清HBeAg和HBVDNA转阴率30%~40%,停药1年时为20%~30%[2]。此外它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显著减轻肝组织的炎症,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随着干扰素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更要求护士掌握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2]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5):322-323.

[3]顾长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组人干扰素α-2b疗法的适应证选择[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2):139.

猜你喜欢

乙型干扰素肝炎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