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屑袋料栽培香菇技术
2010-04-13陈俊朝沈建庆方志峰
陈俊朝 沈建庆 方志峰
(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 314413)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其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我市是蚕桑种植区,利用桑树枝条种植香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既洁净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现将桑枝屑袋料栽培香菇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及原料准备
1.1 季节安排
根据浙北地区蚕桑生产及气候条件,在4月中旬~5月底制作香菇菌包,9月下旬~翌年6月上旬出菇。
1.2 原料准备
在蚕桑生产结束前2个月,选择干燥、优质无霉变的桑枝条粉碎成黄豆大小的木屑备用,有两种配方:(1)桑枝屑39%、杂木屑39%、麸皮20%、石膏和碳酸钙各1%;(2)桑枝屑40%、杂木屑25%、食用菌废料(杏鲍菇废料)13%、麸皮20%、石膏和碳酸钙各1%。
2 品种选择
浙北地区宜选用庆科20、951等香菇品种。
3 菌棒制作
3.1 装袋
桑枝屑先预湿,再按配方比例放入辅料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0%~55%。聚乙烯料袋规格为15cm×55cm,装袋要结实,当天配制的培养料当天装完。
3.2 灭菌
菌棒以井字型或堆瓶式叠放,以利于蒸汽通过,保证灭菌效果。常压灭菌温度达100℃后,维持12h以上,自然冷却后出锅。
3.3 接种
(1)接种箱接种,接种箱在接种前用5%苯酚或过氧乙酸等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2)接种室接种,消毒更加严格,除了按接种箱严格消毒外,还要对空间、地面进行消毒。待菌棒自然冷却到30℃以下后开始接种。空间消毒每m3用气雾消毒剂4g左右进行灭菌30min以后进行接种。每袋接种3孔,接种量每生产种菌棒接25个菌棒左右;接种后菌棒用外套袋套好菌棒或用塑料薄膜覆盖接种口,转入培养室培养,堆成井字型,层高8~10层。
4 发菌管理
菌袋培养室要选择通风、清洁、干燥、阴凉的场所,清洗后再用石灰粉进行消毒,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开始7d不用翻动菌袋,到第13~15d进行第1次翻袋。在翻动袋的同时拿掉外套,以后每隔5~7d翻堆1次。经常检查发菌情况,如发现杂菌及时淘汰。当接种口的菌丝生长到8~10cm时,用小铁钉在每个接种口的外围刺4个深1cm左右的孔。当菌丝布满菌筒表面,有零星原基出现时,用铁钉在菌筒上打40个左右深1~1.5cm的孔。此时菌袋采用三角型堆放6~7层,并且留有通风道,有利于通风换气。当培养室内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菌袋培养50~60d,菌棒成熟,袋内菌丝突起、形成小量原基、接种块周围有部分出现棕褐色水珠时,说明菌棒达到出菇生理成熟标准。
5 越夏管理
5.1 菌棒越夏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接种方式
室内越夏应选择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土木结构的泥瓦房;室外荫棚越夏,荫棚应搭建在通风、四周有水的地方,荫棚高度应在2.5m以上,棚顶覆盖遮阳网,再加盖稻草,开活动天窗2~3个,棚四周60cm以上部位加盖遮阳物。菌棒堆入越夏场所前,清理场地,进行杀虫和灭菌处理,降低菌棒堆场的病虫基数。
5.2 菌棒越夏管理要点
菌棒堆放成三角形或六边形,堆行之间建立通风道宽50~60cm;上午6时至下午8时关闭培养场所门、窗,下午8时以后打开门窗通风;对含水量偏高的菌棒,应在有大量黄水淤积的地方用消毒针打孔,滤干黄水;如遇高温天气应及时在室外棚顶及四周喷水降温;及时挑出出现烧菌现象的菌棒,以防引起交叉感染。
6 出菇管理和采收
6.1 菇场建造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光线充足、通风透气好的地方作为栽培场所。栽培场的周围开通排水沟,建棚方向南北走向,钢架大棚顶覆盖遮荫物,遮荫度为50%~80%。
6.2 催菌
经过90d的养菌,菌袋可放到出菇场地进行催蕾,催蕾时应控制平均温度在18~2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一般采用白天菇床覆盖薄膜提高温度,减少通风换气,晚上揭膜降温,以拉大昼夜温差,促使菌筒菌丝产生原基,并发育成菇蕾,按照一般常规香菇管理方式管理出菇。5~7d后,菌盖刚打开,露出菌褶时为八成熟,即可采收。一潮菇全部采收后,大通风数天,并停止喷水,养菌后进行第2潮菇出菇管理。第2潮菇采收后,重复前面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一般出5~6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