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周易》哲学观念对中国饮食养生的影响

2010-04-13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易经周易阴阳

徐 刚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430)

《易经》是四书五经中的首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孔子晚年曾对其爱不释手,“读《易》韦编三绝”。《易传》正是在孔子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儒家人道思想为主干,吸取道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法,综合创新,建构出的天人学体系,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天人相应观念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是天地人三才文化,在《易经·乾卦》中提到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13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系统。《易经·丰卦·彖曰》也指出,“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1]209。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而就中国烹饪而言,其最早记载亦出现在《易经·鼎》,即“以木巽火,烹饪也”[1]191。

《易传》天人观的特色,首先表现为天、地、人三才统一的整体观念。以此为前提,《易传》一方面强调人要“崇效天,卑法地”,努力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寻求内在同一性,以通过认识和效法天道,汲取教益,引伸出人事所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分别人道与天道的不同,强调人在自然面前应积极主动,参赞天地的大化流行;同时又特别重视从中正和谐的立场调适天人关系,追求宇宙的高度和谐(保合太和)。认为这样就能真正达到“乐天知命故不忧”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一是指天人相通;二是指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在饮食养生的理论上影响深远。《素问·针解篇》指出“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2]卷二127同时,认为“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九。”[2]卷二127“故古者圣贤饮食气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离天法诛分之间也。居清净处,已得其意,其治立平,与天地相似哉!”也就是说,人与天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和谐系统,这种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人与天地的关系,同时,对于为我们提供了饮食养生来源的自然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2 与时偕行、阴阳和合的观点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周易》讲“生生之谓易”,先哲讲“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自古以来,吃饭是头等大事。管仲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天”在古汉语里面的解释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凡所仰赖者皆曰天。”也就是说,饮食是人生命得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易经》论天道,提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都必须遵循阴阳合德,刚柔相推的变易法则;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规律可循,不相紊乱。《易经》论人道,本诸忧患意识,提出“人文化成”的观念,以人文为人道的特点;提出“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的命题;其效果是“变化日新”;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题,认为变化日新的最终目标是安身立命。“食、色,性也”就是说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同时,饮食也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礼记·礼运》中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智者先哲亦以饮食之道喻治国之道,足见饮食之重要。

养生家认为医食同源、易医同理,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卷二5,与时偕行,阴阳和合。《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历代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理念,认为春三月重在养生,即“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2]卷二4;夏三月重在养长,即“此为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2]卷二4;秋三月重在养收,即“此谓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2]卷二4;冬三月重在养藏,即“此谓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养生。而逆四时的结果是“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2]卷二5。故善饮食养生者需知“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2]卷二6,并强调“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2]卷二15,“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卷二8。这充分体现出“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的与时偕行、阴阳和合的养生观。

3 时中和守位待时观念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易经》指出,妥善处理事物的关键在于“时中”。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第二章)“时中”,从理论上分析了任何相互对立的两点之间的那个合适的中点,都是随时间等条件不断变化的,所以要做到中,必须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要求人们必须不断考察事情的客观环境,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3]27“时”指事情发展中某个特定时间点,都存在一个“中”的位置;“中”即在适当的时间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合理的位置,采取一种合理的心态。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易经·艮卦》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199强调或止或行,或动或静,都要因其时。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能趣时变通,就可以常保通泰。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特别强调“位”的观念,并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应做好本阶段的事情,如《乾卦》初九曰:“潜龙,勿用”[1]2等,这种阶段性时间和环境变化的观念,在养生思想中被特别予以强调。

养生家认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2]卷二2强调“不妄作劳”,做到“精神内守”,认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要注意节制房事,若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纵欲,命同朝露。”《内经》指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易经·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1]32,人是需要饮用酒食的,但要达到“酒食贞吉”,就必须有规律地饮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2]卷二16,故只有饮食有节,才能身必无灾。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2]卷二170,故“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因此,饮食要合理得当,要讲究调和的方法,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当然,饮食养生还要注意劳逸适度,才能健康长生。

4 厚德养生的观念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14“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1]14孔子晚年曾“读《易》韦编三绝”。《易传》是在孔子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创新、建构体系的。孔子作为三代正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与命与仁”。“与命”,是对业已衰落的西周天命观作出反思;“与仁”是对春秋时期的人文思潮作出总结。孔子在其反思、省察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从“天生德于予”的视角进一步提高人的自觉能力。其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揭示的正是这样一条认识自我的独特通道。孔子“与命与仁”,从人出发,上契天命,走的是一条“下学上达”的路子。后来的孟子内化道德之天,使之成为人性善的根据,并开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沟通之路,正是孔子“与命与仁”思想的发展,并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反身修德”是《周易》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周易》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德性的修养是趋吉避凶的法宝。如《益卦》与《坤卦》提出“有孚惠心,勿问,元吉”[1]16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1]19等影响深远的思想。

养生家继承《周易》厚德载物的哲学思想,提出养德与养性相互统一的养生观。认为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2]卷二2故“大德者必得其寿。”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孔子曾就此指出:“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躁者之所能及”。这对后世的饮食养生理念影响久远。

5 防微杜渐的观念对饮食养生理念的影响

从六十四卦的卦象演变来看,防微杜渐是《易经》的重要哲学观念之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1]19这就要求办事情要小心谨慎,否泰相依,并注重人道法天道之阴阳,此观念对养生亦有深刻影响。如养生家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2]卷二6并指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2]卷二79“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2]卷二62“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阴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2]卷二190“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2]卷二155“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2]卷二152“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2]卷二191“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2]卷二152孙思邈亦认为,一般食物都有补益之功,但需适当进补,他对孕妇采取了分期补益的方法。初孕一月有“乌雌鸡汤”借以安胎;孕三月可吃“雄鸡汤,借以补养”;孕九月可吃“猪腰子”,以防伤胎;分娩之前吃“千金圆”,以利分娩。[4]68像二十四节气养生、十二时辰的养生方法受此观念的影响也较深。因此,辩之于早,防微杜渐,方能“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总之,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经传在汉代被奉为经典,从此成为经学时代的学术核心,对中国哲学以及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体会《周易》的思想,对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人的内部器官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存、生活质量,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1]易经[M].徐奇堂,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2]李志敏.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四卷本)[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3]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任百尊.食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易经周易阴阳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易经·序卦》探微
服药先分阴阳
甜甜的“蝴蝶茧”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周易》与《孙子兵法》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