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白血病患者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2010-04-13张金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肛周免疫力白血病

张金玲

白血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及许多治疗因素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特别是化疗后骨髓处于抑制状态。而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较成年人更低,躯体各脏器、器官均已老化,因而更容易导致严重医院感染而危及生命[1]。本文结合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对老年白血病并发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03~2009-08收治的老年白血病患者120例。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60~83岁,平均73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5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另抽取120例年轻患者进行对照分析。

1.2 病原菌分离培养 标本送检验科,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

1.3 调查项目 调查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感染部位、病原菌情况及抗生素治疗进行分析。

1.4 结果

1.4.1 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120例老年白血病患者179例次住院中,发生感染140例次,发生率为78.2%,大大超过普通人群的发生率。

1.4.2 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最多,其次为呼吸道、肛周、胃肠道、泌尿道等皮肤黏膜。

1.4.3 感染的病原菌分类 在140例次感染中,共培养出病原微生物18种,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在18种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

2 原因分析

2.1 粒细胞缺乏 在老年白血病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因中,粒细胞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临床资料提示: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1.0×109/L时易发生感染,而化疗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

2.2 老年白血病患者并发感染的特点 由于老年白血病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机体免疫力较低,因而并发感染时病情往往很重,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出现生命危险,须高度重视。

3 护 理

3.1 保护性隔离 严格的保护性隔离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老年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应安置在相对无菌的病区内,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内夹百叶窗的双层玻璃窗而不用窗帘,以免积尘。当白细胞数低于1.0×109/L时,有条件者应住层流病房。

3.2 口腔感染的护理 口腔感染最为常见。包括齿龈、颊黏膜、软腭部,表现为溃疡或糜烂、出血,严重的可有软组织感染引起的蜂窝织炎。护理时应注重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口漱淡盐水或口漱口腔消毒液如口泰、朵贝漱口液等,或含化华素片,特别对有牙周炎或龋齿的老年患者更当如此。如有口腔感染时,应做口腔细菌培养,根据致病菌种类采取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口腔感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来决定,注意选用药效好、毒性小、价格适宜、化学性稳定、口感刺激小的药物,同时注意使用药物的量要足,时间要够,还应考虑联合用药。

3.3 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应最大可能地切断呼吸道感染途径,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保证每日开窗通风,但应避免对流风,做好紫外线室内空气消毒,2次/d,30~40 min/次;亦可用食醋薰、蒸,中药艾条、薰香等空气消毒,室内地面、床、床头柜用0.5%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患者戴口罩保护,减少外出次数,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密切注意体温变化,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情况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及早治疗。若发生感染时,应尽早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加重[2]。

3.4 肛周感染的护理 肛周感染主要是积极预防和认真观察,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大剂量化疗前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患者应穿着纯棉质地的内衣裤,并保持柔软、清洁。为预防肠道感染可常规给予小檗碱、制霉菌素口服,便秘患者可口服缓泻药,以保持大便通畅,以1~2次/d为宜,便后要随时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1∶2 000洗必泰粉坐浴2次/d,有痔疮患者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d,有条件者可用红外线灯照射,2~3次/d,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肛周感染可外涂九华膏,若已形成脓肿者,需消毒后切开排脓,并做局部分泌物培养,给予静脉输入抗生素抗炎的同时,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3~4次/d,效果较好。

3.5 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 老年患者因为本身机体免疫力较低,且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因而应及早做好营养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率。饮食上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时,应静脉补充,多种维生素、复合氨基酸、脂肪乳的补充可及时纠正贫血,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重要脏器功能。此外,还可应用胸腺肽、小牛脾提取物及薄芝糖肽注射液等一系列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避免感染的发生[3]。

3.6 心理护理 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取得患者的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首要工作,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时,要做到语气和善,谈吐得体,善于捕捉患者的内心需求情况,给予正确的疏导,使护患之间建立一种亲近信任的关系,以解除其孤独无助感,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总之,老年白血病患者由于其自身条件的特点面临着并发感染的诸多危险因素,是感染的易感人群,病重病危及病死率均相对较高。因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采取保护性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1]林 臻.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8,14(4):585-587.

[2]尚振川,刘阳阳.白血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8,18(1):155-156.

[3]吴燕丹,吴少银.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控制.广东医药,2009,30(2):261-262.

猜你喜欢

肛周免疫力白血病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培养免疫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