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治疗

2010-04-13吴铁军

山东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呼吸肌潮气量呼气

吴铁军

(聊城市人民医院 泰山医学院聊城临床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气道阻塞加重,通气功能恶化,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即Ⅱ型呼衰)为 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特征,可并发肺性脑病。经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等常规治疗措施后,部分患者可缓解,若治疗后呼吸功能仍无改善或呈进行性恶化,则需考虑行机械通气治疗。据文献报道,AECOPD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占10%~68%。

1 机械通气的作用机制

机械通气有以下治疗作用:①有效改善通气,排出二氧化碳,同时改善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使血氧分压上升;②替代呼吸肌做功,减少呼吸功耗,降低氧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③建立人工气道后通畅气道,有效引流痰液;④在一定时间内缓解呼吸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状态,为治疗引起或诱发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变赢得时间;⑤有效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而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和右心后负荷降低,有助于纠正其肺循环功能异常。

2 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

AECOPD合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经常规治疗后(特别是治疗达 24h以上),一般情况及呼吸功能仍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者考虑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可参考以下指标:①出现肺性脑病表现,自主排痰障碍。②呼吸频率(RR)>40次/min或 <6次/min;潮气量(TV)<200ml。③合理氧疗等条件下 PaO2<35mmHg、PaCO2>80mmHg(参考缓解期水平,若呈进行性升高更有意义);出现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pH<7.20。上述指标中以神志障碍、严重低氧、pH过度下降和PaCO2进行性升高为使用机械通气的最强指征。

3 机械通气施行方法

3.1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 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性方式进行。常用通气模式包括持续气道正压(CPAP)、压力/容量控制通气(PCV/VCV)、比例辅助通气(PA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通常所称双水平正压通气即主要为此种通气模式,亦是最常用的NPPV模式。在AECOPD早期,患者神志清楚,咳痰能力尚可,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此时予 NPPV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疗效。NPPV时设定个体化治疗参数十分重要。一般采取适应性调节方式:呼气相压力(EPAP)从 2~4cmH2O开始,逐渐上调压力水平,尽量保证患者每一次吸气动作均能触发呼吸机送气;吸气相压力(IPAP)从 4~8cmH2O开始,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直至达到满意的通气水平。初期应鼓励患者尽量持续使用NPPV,直至病情改善。若在应用 NPPV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即认为NPPV失败,应改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①病情明显恶化,呼吸困难和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善;②出现新的症状或并发症,如气胸、误吸、痰液严重潴留且排除障碍等;③严重不耐受;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⑤意识状态恶化。关于 NPPV停机时间尚无统一标准,临床状况改善,且病情稳定可考虑停机。

3.2 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 对有NPPV禁忌或使用NPPV失败的严重呼衰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形式、意识、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应及早改用IPPV。

3.2.1 建立人工气道 AECOPD患者行IPPV时,人工气道应首选气管插管,包括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目前多用)。对因反复呼衰而需多次接受 IPPV的COPD患者,气管切开的指征应严格掌握。

3.2.2 选择通气模式与调节参数 通气早期为使呼吸肌得到良好休息可使用控制通气,但需尽量减少通气时间,以免大量镇静剂的使用和肺不张、通气血流比失调及呼吸肌废用性萎缩的发生。一旦患者自主呼吸有所恢复,宜尽早采用辅助通气模式,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使其通气能力得到锻炼和恢复,并为撤机做好准备。常用的通气模式包括辅助控制模式(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亦可试用一些新型通气模式,如比例辅助通气(PAV)、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等。其中 SIMV+PSV和PSV临床最为常用。

动态肺过度充气(DPH)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存在是呼吸衰竭的最重要呼吸力学改变,为缓解其不利影响,可采取限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吸气流速等措施以促进呼气,同时予合适水平的外源性PEEP,降低吸气触发功耗,改善人机的协调性。①潮气量(VT)或气道压力(Paw):目标潮气量达到 6~8 ml/kg即可,或使平台压不超过 30 cmH2O和(或)气道峰压不超过 35 cmH2O,以免DPH的进一步加重和气压伤发生;同时配合一定的通气频率以保证基本的分钟通气量,使PaCO2值逐渐恢复至缓解期水平。②通气频率(f):需与潮气量配合以保证基本的分钟通气量,同时注意过高频率可能导致 DPH加重,一般 10~15次/m in。③吸气流速:一般选择较高的峰流速(40~60 L/m in),使吸呼比(I∶E)≤1∶2,以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呼吸功耗,改善气体交换。流速波形多选用递减波,具有能降低气道压、减少死腔量和降低 PaCO2等优点。④外源性PEEP:加用适当水平的外源性 PEEP可降低 AECOPD患者气道与肺泡间的压差,减少患者的吸气负荷,降低呼吸功耗,改善人机协调性。控制通气时其一般不超过内源性 PEEP的 80%,否则会加重DPH。可采用呼气阻断法测量静态内源性 PEEP;亦可在定容通气条件下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增加外源性 PEEP,同时监测平台压,以不引起平台压明显升高的最大外源性 PEEP为宜。⑤吸氧浓度(FiO2):通常情况下,AECOPD仅需低水平的氧浓度即可维持基本氧合。若需更高水平的氧浓度来维持患者的基本氧合,提示存在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栓塞、气胸、心功能不全等。

3.2.3 撤机 当患者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考虑撤机:①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发因素得到有效控制;②神志清楚,可主动配合;③自主呼吸能力有所恢复;④通气及氧合功能良好:PaO2/FiO2>250 mmHg,PEEP<5~8 cmH2O,pH>7.35,PaCO2达缓解期水平;⑤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活动性心肌缺血,未使用升压药物治疗或升压药剂量较小。当患者满足上述条件后,可逐渐降低部分通气支持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加患者的自主呼吸成分,直至过渡到完全自主呼吸。常用的部分支持通气模式包括 SIMV+PSV和 PSV模式。在运用SIMV+PSV模式撤机时,可逐渐降低 SIMV的指令频率,当调至 2~4次/min后不再下调,然后再降低压力支持水平,直至能克服气管插管阻力的压力水平(5~7 cmH2O),稳定4~6 h后可脱机。单独运用PSV模式撤机时,压力支持水平的调节可采取类似方法。

35%~67%的 COPD患者存在撤机困难,约 59%的机械通气时间用于撤机,需逐步撤机。造成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泵功能和呼吸负荷间的不平衡,对于撤机困难的COPD患者,在逐渐降低通气支持水平和逐渐延长自主呼吸时间的同时,还应积极为撤机创造条件:①增强呼吸泵的功能:保持适宜的中枢驱动力、加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训练、避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②减少呼吸肌负荷:如降低PEEPi和气道阻力、减少DPH形成、避免人工鼻的使用等;③加强营养支持;④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撤机过程中可适当使用扩血管、利尿等药物改善患者心功能;⑤加强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对撤机的信心。近年来,IPPV到 NPPV的序贯撤机,可显著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IPPV时间,降低院内感染率,增加患者存活率。

猜你喜欢

呼吸肌潮气量呼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清NT-proBNP水平与潮气量相关性研究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