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

2010-04-13郑瞻培袁训初张永华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贪食周期性病史

郑瞻培 袁训初 张永华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

郑瞻培 袁训初 张永华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又名Kleine-Levin综合征,精神科临床并不多见,由于少见,因此可能导致漏诊,报道本例的目的在于引起临床诊断的重视。

1 诊治经过

病例女性,22岁,未婚,无业。

2008年10月初,家人发现其有胡语、行为异常。称有鬼附身,曾在外院诊断为抑郁状态,予舍曲林治疗。本中心初诊2008年10月6日,精神检查发现其表情呆滞,称有鬼附体,感到全身软弱,想睡觉。未作诊断,予以阿立哌唑治疗。同年10月20日诊时精神异常消失,精神检查未发现精神症状,已无附体体验,继续阿立哌唑治疗(15 mg/d)。12月12日复诊时家属反映病情近有反复,嗜睡明显,有时胡语。检查接触显得被动,有幻听、幻视。12月22日复诊检查仍见接触被动,情感淡漠,数问一答,有幻听,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2月25日病情缓解,幻听消失,以后一直未反复。

2009年3月3日复诊时家属反映病情反复已有一周,不讲话,想睡觉,坐立不安,诉喉咙不能发声。9天后病情又缓解,精神状态正常。同年5月11日又想睡觉,话少,被动3天,接触时数问一答或不答。6月2日记录病情稳定。以后6月24日及7月14日分别有精神异常发作及症状缓解。治疗方面,5月19日起除继续使用阿立哌唑外,加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0.5 g/d。

由于家属希望得到进一步诊断及治疗,要求进行疑难会诊。

2 疑难会诊

2.1 核实病史

供史人患者母亲,配合并能全面反映病情,述及其女起病于1年之前,突然表现整天睡觉,吃饭要唤,大小便自动起床,下午好转时会坐坐、看看电视,但神志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说话被动;到了晚上有时会打打电脑等。醒时问其睡眠时感觉,称能了解周围动静。以后有多次如样发作。不发作时与平常完全一样。另补充在发作将结束时,讲话有些零乱,说过有鬼附身,还称看到墙上有许多小虫,要求拍打,但这种现象一二天就过去。

经了解,患者二三年前交过一个男友,感情深笃,后因感情不和而分手,此事对她可能有精神打击。

反映这几天正在发作期,当日睡了一个上午,下午强制让她来院检查。

2.2 精神检查

患者自然入室,打扮适时,理解医生提问并能正确作答,称自己主要是想睡觉的病。问其睡时感觉,答发作时就是要睡觉,但似乎又没有睡着,了解外界动静,感到迷迷糊糊,并有贪食现象。问其有关病理体验,称发病之初,感有鬼附身,自己不受控制;睡眠发作刚清醒时有时看到飞虫,有时看到母亲面孔上有许多“痘痘”(青春痘)。能体会是不正常现象,医生告知需进行有关检查及治疗,表示配合。希望今后能参加工作招聘。检查过程中精神显得倦怠,不时打哈欠,情感协调,有自知力。

问及过去与男友交往之事,能配合叙述,称两人交往已有3年之久,由于性格上不和,还是分手了,开始有些感情留恋,近年已淡然不想。未暴露其他心理因素。自述原来个性活泼、开朗、乐观。

2.3 诊断分析

会诊医生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发现,总结该病例的下述特点:

(1)该例的疾病特点是反复的嗜睡发作,发作后短期内有说话零乱、幻视和错视,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正常(与门诊病史记录相符)。

(2)发作期间伴有贪食。

(3)患者能叙述发作时体验,认识为病态,情感协调,接触时无沟通困难,有自知力,对未来前途有打算及有治疗要求。

(4)虽有感情挫折史,但目前已适应,未发现其他心理因素,癔症可能不大。

(5)由于是发作疾病,因此认为需排除癫痫,需作24小时脑电图观察。

诊断意见:在排除癫痫后,符合Kleine-Levin综合征诊断,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名称为“嗜睡症”。

3 问题及探讨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KLS)在临床上少见,所以很多临床医生较少认识,难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3.1 临床特征

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周期性嗜睡和病理性饥饿。睡眠发作突然或有几天的前驱症状。发作期间主要是睡眠倾向增加,日夜持续,外界强烈刺激能使暂时觉醒,排大小便能自然清醒,无失禁现象。觉醒时保持正常的知觉和定向能力,但可发现表情茫然,全身松弛,言语、动作迟钝,无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环境不关心,持续注意困难,近事记忆减退等。其间还可出现运动不安、烦躁、言语零乱、幻错觉等。幻错觉具有生动、形象及多变特点,明显时可形成片断性妄想。病者对妄想和幻觉保持批判能力。贪食是另一特点,属于强迫性的狼吞虎咽和馋食,缺乏饥饿感。

发作终止后,完全恢复正常,嗜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8~10d,短者5~6h,长者可达2个月。每年发作频率1~12次,平均2次。有的病例在发作后2~7d内可出现过度觉醒或轻躁狂状态。

疾病性质不明,有人认为与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紊乱有关。男性青少年多见,成年后会自愈。

临床上主要需与发作性睡病鉴别,可根据后者的下述特点鉴别:①一天可多次发作,常见于正常人容易打瞌的场合(如餐后、单调环境),不呈周期性发作规律。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半小时之内。③常伴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④多数呈20~30年慢性病程。⑤脑电图可发现入睡后不久出现REM相睡眠。

3.2 诊断名称探讨

由于本综合征的疾病性质未明,分类学上有多种诊断名称,ICD-10及CCMD-3命名为“非器质性嗜睡症”;DSM-Ⅳ命名为“原发性过度睡眠”(307.44),并与发作性睡病(347)相区分。

嗜睡症的名称显然比较笼统,难以反映本综合征特征,有的学者称为“周期性睡眠发作”或“周期性嗜睡症”,较为合适,既反映本综合征疾病特点与规律,又阐明不同于发作性睡病。

4 经验与教训

本例较长时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仍反复发作,回顾有下述环节值得引起重视:

(1)重视KLS诊断:该例在病史中已反映有反复的睡眠发作,却未予重视,可能与本综合征少见有关。

(2)病史的详细调查:根据本次疑难会诊时的病史调查和家属态度,能明确地反映本例的发作规律和特点,表达细致,即认为疾病为发作性的,发作间歇期精神活动正常,这类病史特点提示应该从发作性疾病方面去进行考虑。

(3)精神检查的深入:本病例在疑难会诊时虽仍处于嗜睡发作期,但能振作精神进行交谈,对发作时体验的描述具体,反映有睡眠过多、贪食及短暂时错幻觉等,而且完全认识这是病态,希望得到治疗,对未来前途也有打算,情感又显得协调,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

(4)全面理解精神病性症状:本病例出现过言语零乱、错幻觉、行为异常、接触被动等,如果仅从表面考虑,忽视疾病规律及全面的症状分析,容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通过本例,提示精神科临床工作者需避免片面性,克服工作简单化,尤其对于某些不典型或有争议病例,可以采取“推倒重来”的诊断步骤,即通过重新采集病史和全面精神检查,来检验诊断的可靠性。发现不适合,应该果断地予以调整,这样做既造福病人,也有利于自身业务水平提高。

(注:由于外地病人,脑电图检查结果未随访)

1 王祖承.精神科综合征.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2 郑瞻培.间脑与精神障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精神病学分册,1978(1):1-3.

3 郑瞻培.周期性嗜睡病.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精神病学分册,1980(1):5-8.

(本文编辑:张红霞)

第二届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焦虑障碍是当前精神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普及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推动我国对焦虑障碍的识别、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焦虑障碍协作组去年在大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获得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为此,我们将于2010年8月6—8日在西安市举办第二届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

会议内容有国内外专家介绍焦虑障碍研究进展,焦虑障碍诊疗指南(试行本)解读,焦虑障碍研究论文交流和专题讨论。本次会议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码:2010 -03-09-079(国),授I类学分10分。欢迎对焦虑障碍诊治有兴趣的同道来稿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要求来稿内容涉及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的研究。

二、征文要求

来稿必须是未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提交1 000字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同时提交论文全文。

三、截稿时间

2010年5月31日

四、投稿方式

所有来稿必须网上投稿,同时交摘要和论文打印稿,统一A4纸,4号宋体打印。摘要和全文必须署名文题、单位、邮编、作者姓名、电子信箱地址。书面投稿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030施慎逊收。网上投稿电子邮箱:shenxun@online.sh.cn,lsu@fudan.edu.cn

五、会议联系人及电话

施慎逊,021-64387250-3054

苏亮,13764561661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焦虑障碍协作组

2010年1月28日

2009-09-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200030。

猜你喜欢

贪食周期性病史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玩手机时间长,孩子易暴饮暴食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当“吃”成为一种负担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大脑对食物的反应:贪食症患者VS健康人群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Case Study of An Adopted Chinese Woman with Bulimia Nervosa: A Cultural and Transcultural Approach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