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教育,路在何方?——2010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及研讨会综述

2010-04-13楚歌byChuGe

雕塑 2010年4期
关键词:雕塑院校艺术

■ 楚歌 by Chu Ge

夏至甫过,小荷初露。6月25日,为期30天的2010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北京国粹苑娉婷亮相,将“芒种时节”丰收的“作物”——200余件精选自国内外近50所艺术院校的本年度优秀毕业创作,全面、立体地呈现于世人眼前。6月25日下午与26日全天,“国内院校师生对话”及“艺术教育的责任与方向——中外雕塑教学对话”专题研讨会亦分别在国粹苑召开。这是历届毕业生展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探讨尤为深入的一次,为了搭建这个国际性的雕塑教育对话平台,主办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方中国《雕塑》杂志、国粹苑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之付出极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当然,展览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即便对于历览众多雕塑名作的挑剔观众而言,2010年毕业生的创作依然令人眼前一亮。其题材、材质、形式的丰沛,令整个展场涌动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相当一部分作品经得起细细品味咂摸,余韵悠长。然而,展览和研讨会作为互补的两部分,也促使我们对于国内外雕塑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比较和探索,以清醒的姿态展开自我剖析。

一、材料创新的深入

追求材料创新是历届毕业生的普遍表现,但在本届作品中,对于材料的运用相比以往更为理性成熟,不单纯停留在视觉层面的创新意义,而更关注于材料和形式、内容之间的契合,乃至于追溯材料本体的意味,由此呈现了两极化的取向。

一极追求新,追求对于非常规雕塑材料或日常现成品的创新使用。除了传统的玻璃钢、木、石、铜材料,毕业生倾向于使用多种综合材料,包括纸、水泥、玻璃、塑料、骨头、标尺、棉花、布、牙签、粉笔、中药、粮食等日常物品和多媒体元素,以及某些新型科技材料。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江子迪的作品《断·流》由五个置于木质架子上的玻璃容器组成,每个容器都装载了一种半透明的固体材料,它们原本是一整块长方体,作者通过将流动的液体急遽凝固的过程制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后,并将其切割分装。一些含有特殊意义的被拼接制造出来的“中文字”和代表时间的数字也夹杂在固化的激流中,视觉上稳定与流动的冲突,呈现着作者对于文化变迁的深刻反省和对历史循环演进的思考。

另一极则致力于挖掘传统材质诸如石膏、木、石的新价值。虽然只是少量的作品呈现这个状态,却使得众人对于材料的理解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与材料进行最为内在对话”的无疑是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文豪。他的《幻想》,是直接使用未掺水的生石膏粉通过模具挤压生成的一组三维形体,随着时间的流逝,石膏粉粘附力的减小,这些形体会渐渐“风化”,直至消失。使用石膏翻制雕塑是千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技术手段,文豪对这一普通材料的使用却完全超越了以往的常规,使其表达了不同以往的意义。其导师许庾岭先生点评道:“材质松散的特性使得眼前的这些形相并非展现给我们一尊永久的雕像,而是向我们暗示一个不稳定的世界。它似乎将佛家哲学中‘一切皆为虚幻’和世事‘无常’的理念以物质的方式阐述,使我们思考何为真实、真相、真理这些生命中最本质的问题。”

Sculpture Education, Where to Go?------A Summ ary o f the Forum o f the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Exhibition of Outstanding Art College Graduates (ISEOACG) 2010

除了《幻想》对于石膏材料的颠覆之外,湖北美院张华的木雕作品《日记.2010.02.17-2010.05.27》,以抽象的形态记录了某段时间内自己和女朋友的感情,也在众多的木雕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绝大部分的木雕作品是以具像形式表达思考或情感体验,而张华的作品却力图呈现一个叙事的、具有质量的、流动的时空,使得观者对于木雕产生全新的心理体验。

对于材料语言各种可能性的挖掘充分体现在“纸”雕塑的尝试中。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李昕阳将特种纸折皱、切割、粘贴,制造了几块附着杂草及建筑物的岩石。她将它们悬吊在空中,垂下岌岌可危的梯子,令人联想到电影《阿凡达》中的神秘星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质疑与危机感在这件名为《沉没的诺亚》的作品之中表露无疑。川音美院的扈婷婷,将纤柔的纸巾搓成或挤压成一块块“建筑材料”,搭建成似建筑又似生物的造型,柔韧而坚强地“重生”。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杨承谦则用硬纸板切割组装出了一只大狼和三只小狼,布置了一个戏剧场景:大狼在三只小狼的合力攻击下被击倒在地。这究竟是大众的胜利还是精英的失败呢?恐怕作者自己也说不清。

国内院校雕塑专业对于综合材料教学的重视在这些年取得的成果在此可见一斑,而材质的扩展亦刺激了形式语言的扩展。不过客观而言,绝大部分作品仍然是具像写实基础上的风格杂糅品,纯粹抽象和观念的形式仅仅占据1/10左右的作品比例。绝大部分院校的材料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现实主义教育模式为基础,材料更多被视为被使用的客体,而非本体性的存在。

二、关照视野的拓展

今年参展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是80后。从群体特征而言,80后关注自我但不失社会关怀,叛逆但善意,现实但心存梦想,无所谓但敢于担当。反映到创作内容上,参展作品的题材还是比较广泛,并没有沉沦到小资情调的独白、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之中。

反思、揭露和批判社会问题的作品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中,不乏有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经济现象之作;亦有深具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之作;当然,批判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现状也是学生比较热衷的主题。《白云下的夕阳》是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作品,她没有想到居然有年轻人可以关注到老年人的生存状态。这件作品为广州美术学院的谢国发所做,他将近两百位不同老人的头像用陶土塑造出来,呈现在画框中。这是他通过主动到广州白云区部分养老院和敬老院做志愿者的契机,在与这些老人交谈的过程中完成的。他认为,随着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的现实,未来老年人问题更需关注。清华美术学院许迪的《相·生》对于现实题材的表达更为隐晦深沉。作者为汶川大地震之生灵涂炭所痛心,将烛台上的蜡烛转换成各种职业、身份、年龄的抽象人物,以此表达对于这些在救灾中无私奉献的人们,感怀人与人之间相生相长的关系,并为所有受难者祈福。

另一类作品,主要落脚点在于“反映自身生活状态,体察内心私密情感或潜意识”。南京艺术学院翟晓林的《梦商店》记述了自己七彩斑斓的梦境,充满童真和隐喻。鲁迅美术学院查荣荣的《七月的酸橙子》,以综合材料塑造了一个少女坐在云上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场景,卡通化的女孩一脸幸福而顽皮的笑容,一派酸酸甜甜的少女心事。《流光》的作品是川音美院的周安亮。他随木赋形,在一根取自木船上的旧核桃木上,通过锯切,加上几个人物点缀,描绘出记忆中的家乡渔家生活,静美安好。他说木头的语言,而观者得到最质朴的感动。

第三类作品,数量很少,则富有哲学层面的思辨精神或超然物外的气质。如川音美院王浩的《单行道》,无数石膏制作的小人朝着一个方向低头前行,是他对于人生之中许多既定的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无奈。清华美院申旭栋的《山水不玄》,是一组轻盈悬挂的透明树脂所制的山水,这种中国古代文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的文化理想,不知为何,却受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非常有趣。

还有一类作品则致力于探求雕塑本体语言的突破。之前所述的《幻相》便是如此。

三、国外作品的比照

我们一直用“国外”这个词来统称中国以外的区域。实际上,国外与国外之间的差异并不比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差异小。这一次参加毕业生展的外国院校包括: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耳其密码西南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白俄罗斯国立艺术大学。从区域上讲,它们分别来自北美、西欧、大洋洲、西亚、东亚和东欧。地理条件、文化的开放度、政治与社会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极大差异都使得这些作品呈现出有趣的异同。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参展作品《无题(变形三)》,由Scot t Jarret t所作,是一组装置摄影作品中的一件。画面中,一个破旧的床垫被左右两辆大卡车挤压成V形。Sc o t t关注于社会或文化现象,试图在一种不可抗拒的命定力量之中,赋予破败之物新的内容和意义。

“如同一缕清风拂面而来”——是一位评委对于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大学毕业生Kel ly Gough的作品《拥集》的评价。她使用铜丝和胶片制作了一张红色黑点的网。这件作品是不定形的,可以根据空间的变换变化其占据空间的形态,非常有趣而巧妙,营造了雕塑与空间之间的不确定对话。另一件该院校的参展作品《衣》,作者为Jane Atkin。她收集了很多的布料,把它们剪成比较奇怪的形状,再把它们缝制起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形式。Jane提出了一个问题:身体和衣服,造物者与物,究竟谁是本体谁是客体?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参展学生Cyr i l Caprat的作品《山的一角》,先用针线将纸的局部缝起来,或用铁丝将纸的四角往不同方向拉扯,形成某种随意的形式,再将其翻制成铜的材质,在偶然性的过程中探讨各种形式生成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Al ly Bisshop,将一个装有自制绘图仪器的木箱子从悉尼快递到了北京,在运输的过程中,带墨的笔头在箱底的白纸上记录下了移动的轨迹。这是Al l y Bisshop系列作品之一。也许再描述这系列的其余作品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她的观念。有一件作品是将这类木箱子用绳子拖在自行车后面,通过骑自行车的过程,使得炭笔绘出图像。还有一件作品是在海边完成的,通过海风吹动笔尖,记录下运动的痕迹。在没有预期目标的情况下,人把创造的原动力返还给某一种原始的能量,从而获得奇妙的超越想象的时空记录。

土耳其密玛西南艺术大学的参展作品《我》和《播散》,则简洁明快,皆为石膏材质,前者将自我肖像抽象变形而呈现自我的矛盾与统一,后者借鉴建筑的形式感营造广袤无垠的原野和生命存在之美。韩国弘益大学的三件参展作品为陶瓷与玻璃材质,注重技术与细节,在情感上呈现内省的东方思维取向。白俄罗斯国立美术大学的参展作品《我的肖像》及《歌者》在写实中不乏浪漫,虽然作品的体量都很小,却令人感觉非常有质量。

如果用所谓的政治意义的西方视角来看待其中的一些作品,我们并不能发现所谓的文化阴谋或政治指向,我们所看到的是与身体有关、与物质有关、与时空有关、与文明本身有关的种种追问。这些作品都是各个院校精心推选出来的作品。对于那些国家,国际上艺术市场的导向与学术导向的错位未必不存在。

四、国内院校独立风格的初现

用“初现”这个词来描述国内院校独立风格的建设状态,非常残忍。不过在大一统的雕塑教学模式下,在无障碍的图像信息传播网络中,所谓的多元化更多是表面的繁荣、本质上的迷茫和互相模仿。因为这种多元化并非养成于独立人格的建设和创造能力的开发中。

然而在这一届毕业展中,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在一些历史并不是那么厚重、法度并不是那么森严、诱惑并不是那么强烈的地域,一种新生力量在萌芽。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无疑是这么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在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挖掘方面,他们表现尤为突出。如《幻想》《单行道》《流光》《綦江彩虹桥事件遇难者纪念碑》《环球旅行》,每一件作品都具备各自独特的气质和思考,或思辨,或诗意,或内省,或富有人道主义精神,或谐趣。然而在整体上,它们都有一种淡然的气质,不是为了市场,或者为了符合某种潮流而生,创作者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而顺其自然的。川音美院雕塑系系主任许庾岭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都如数家珍,他在雕塑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强调东方式的参悟和与材料之间的天人合一。也许正是这种导向,使得川音美院的这些毕业生在自我挖掘和发现的过程中跳脱而出。

在国内最为重点的几家美术学院中,广州美术学院的参展作品整体传达出一种精明、务实的气质,大胆尝试新材料,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市场触觉敏锐,这恐怕与他们所在的地域特性息息相关。湖北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整体表现比较平衡,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很强。他们非常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福建惠安设立了石雕实习基地。从本次参展作品看,他们又对木质材料进行重点教学。其实,从2004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增刊》看起,还可以发现湖北美院一直有一种观念化的倾向,无论是陈菲苒的《记忆如何保鲜》所探讨的时间问题,还是吴永坤的《肃静·回避》所探讨的权力问题,都有一种思辨的精神。四川美院前来参展的作品都是木雕,技法熟练,整体有一种诡谲之风。从鲁迅美术学院的参展作品中,我们可发现抽象课程对于具像写实基础的补充和良性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参展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观念的糅合方面有比较好的平衡能力。

中央美院学院有着地方院校不可比拟的地理优势、行政优势、师资优势、招生优势和硬件条件,这令社会对于它的表现更为期待,也更为关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参展的几件作品在写实能力上颇强。央美城市设计学院的参展作品则与之呈现出相异的取向,更为开放与互动,材质和手段也更为综合。

作为在偏重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里生存的艺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表现并不弱。除了《沉没的诺亚》一作,张玮琦的《It’s a game》用搭积木的方式随意解构空间,轻松有趣;崔红秀的《木偶人生》在作品动态平衡的控制上也恰到好处。以鲁美为主要渊源的老师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基本功都颇为扎实,但可惜的是学院的整体个性并没有非常独到之处,至少目前没有看到一种利用综合院校优势所建立的横向跨学科教学实验。

除此之外,对一些院校而言,学生的基本能力都不弱,作品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老师艺术风格的痕迹过于严重成为非常遗憾的问题。还有个别院校在此次展览中的表现则大失水准,令人甚为不解。

在这个价值观异常混乱的社会转型期,不仅对艺术院校个体而言,对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整体而言,都正处于转型变革的特殊阶段。东方式的“内收”与西方式的“外扩”并存于各个院校的自我定位过程之中。其实,每个院校都试图从某种中心权力之中挣脱出来,探索新的可能,舒展作为特定集体的个性。并且这种集体个性被要求“适于个体的自由发展”。由是,教育理念的集权主义正不断被左冲右突的各种力量所动摇。

里卡多向全球轿车、商用车、摩托车、赛车、军车、运输车辆和清洁能源行业提供设计、战略咨询和技术服务。里卡多可提供发动机、变速器和动力传动系统,车辆和底盘、控制器和电子装置、系统集成和先进推进系统,包括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在内的多种技术支持。里卡多战略咨询可提供包括市场调研、降低成本、减少索赔和产品规划在内的服务。

五、教育理念的对话

教育理念的差异比较,随着“中外雕塑教学对话“研讨会的开展,进入了更为宽广的国际语境之中。七位国外艺术院校的专家分别就自己所在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介绍,由于时间有限,关于国内艺术院校的演讲,只安排了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两场。上午和下午的会议分别由赵萌及朱尚熹主持,与会专家还包括项金国、陈云岗、王中、杨剑平、于小平、于化云、董书兵、刘少为、吴雅琳、谢彬、许庾岭、温洋、李秀勤、鲍海宁、景育民、赵力平等人。

以“艺术教育的责任与方向”为主题的探讨,不约而同地首先指向了对于“雕塑”的重新认识上。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大学是加拿大建校时间最长的艺术院校,已经有85年的历史。其副院长Ruth Beer在演讲中这样阐述:“我们的世界是充分不确定的,我们很难来定义雕塑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它们的界限非常模糊。雕塑的历史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前进发展的领域……我认为雕塑本身就充满了可能性,它可以选用的材料和可以采用的程序是无限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说传统的雕塑材料、光线、声音、数字技术、互动媒体以及现实发生的媒体,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给它称之为雕塑。”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副校长Else Gabriel女士也提出:我们这个雕塑系正如前两年所说的一样,将所有与3D产生联系的,都归到了雕塑系里面。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玉强副教授总结了雕塑语言发展的六个阶段,分别是:独立于空间、正负互围、建筑互动、界定空间、混合冲突、社会关系(系美学),分析了雕塑从物理空间向社会空间发展的过程。

对于雕塑的重新认识自然而然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能力被新的需求所取代”。那是什么呢? 新南威尔士大学雕塑系主任Bonita Ann Ely,这位从事雕塑教育已经45年的女士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技巧,而不是教会他们创造力本身。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当中,老师有这样一个责任,向学生们诠释创造力的内涵,以及艺术在社会当中的角色,并且设计出相应的课程,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最大化应用他们的创造力。”作为美国仅存的博物馆学校——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院院长Katherine Luise Ross提出了他们的目标:鼓励学生把艺术的创作过程看作一个跨学科的活动,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院系之间汲取知识;鼓励学生挑战学科之间的界限,能够深刻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实践;鼓励学生要冒险精神,对文化和现代艺术各个方面提出问题。Ruth Beer也说道:“在我的雕塑课程中,我的工作目标是鼓励学生发展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我们通常让学生挑战社会的现实,或者说可以对我们这个社会或者某些机构,或者一些政治上的条件加以评论。”

如何去使得教学的方法更为符合新的需求呢?提供广泛的选择可能,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诸多学校认可。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选择。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给学生提供大约1200节课程,研究生可以从100个教师当中选择与他们进行协作的人。所提供的课程不仅仅包括文学理论、评论课程,也包括与现代事物相关的课程,例如学术研究,美学、哲学、精神分析,等等,可以跨院系听课。新南威尔士大学会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完成15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在这里面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感受。并且通过这些项目,促使老师会对学生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观察这个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到底在哪里。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甚至包括香港,对于雕塑的理解和重视跨学科教育的理念有共通之处,但是在实现方法上各有其特点。然而,土耳其密码西南艺术大学更为偏重传统雕塑的样式,认为形式要比内容更重要一些。其雕塑系副主任Yi ldiz Gunner专门开设了名为“中国雕塑”的选修课,启发学生运用中国的文化符号诸如龙、印章、剪纸等进行综合创作。与土耳其的这个学校相比,白俄罗斯国立艺术大学更为注重传统的具像写实体系,Svet lana Gorbunova认为在雕塑进一步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应该放弃传统的语言或者是生命,在追求一些新东西的同时,还要坚守传统的东西,我们认为什么好,不一定要跟着别人走。韩国弘益大学的禹宽壕也介绍这个美术学院的教育目标,乃是通过艺术造型理论和对于技法、历史的教授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社会所需求的运用精神,养成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贡献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者。他们还有一个规定,跟老师风格作品相似的学生不能毕业,所以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拿到文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则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两段式教学结构和开放式培养模式”。

通过院校代表的演讲及与会者的提问,可以发现,不同院校对于雕塑教育的认识,跨度是很大的,但是大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继承传统?如何使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更有价值?如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风格与特色?然而对话只是一个开始,问题的解决却依赖于各自的探索和思考。事实上,从本土文化生长出来的教学实验,并不与吸收其他文化研究成果相冲突。艺术教育对话的核心在于“对艺术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在方法论层面的互为借鉴,在本土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尤其不应当以“关于学术的权术之争”来取代真正的“学术探讨”。

六、综合力量,共推展览

纵观自2006年以来的毕业生展,从首届的惊艳亮相,至随后越发明显的沿袭师长的雷同化趋势,2010年的毕业生展又重新给人以希望。在充分尊重院校推荐意见的基础上,展览通过严格评审,评选出6名学术奖与18名优秀奖。

那些对材料或技法或形式语言有一定探索、突破和创新,并能够体现作者的、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的作品,被肯定为“学术奖”。那些在学术探索方面稍有欠缺,但能体现出作者良好的基本功和美学修养、呈现一定的独立风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被肯定为“优秀奖”。获奖学生的指导老师也通过展览的“优秀教师奖”被认可。毕业生的成绩与老师的悉心引导息息相关。在6月25日下午举行的“国内院校师生对话”中,毕业生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对创作和人生的感悟、迷惑。而老师们也畅谈了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殷切期望与嘱托。学生和教师都是艺术教育的主体,二者的共同成长才是艺术教育稳健发展的基础。

为了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作为展览辅助项目的“网展”于2010年6月25日-7月25日期间在雕塑在线网站公开接受大众的投票,51家国内外院校500余件应届毕业作品在雕塑在线网站同时展出。这是该网展发展至今举办的第4届,本年度特增设了“你一言我一语”网友互动栏目,吸引了应届毕业生及社会人士,网友们就展览本身及作品创作、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畅所欲言中体现了毕业生的学习心得,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对艺术的解读,网友们的交流和善意的批评,以及对于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网展最终产生了40名网络人气奖。

展览的组织方亦期望,通过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能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为毕业生和院校搭建更为开放的平台。令人欣慰的是,本次展览引起了政府部门、海内外人士的重点关注。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女士亲临开幕式现场,为展览揭幕。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人事教育部主任林小冲、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教育部艺术教育司司长助理谭钢、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欧京海及秘书长章瑞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员韦尔盖奇科·谢尔盖、德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巴康尼、北京国粹苑国际文化创意基地董事长郑国政及总经理林汉文出席开幕式,表达了不同领域对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尤其是立体造型艺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全力支持。开幕式亦迎来了包括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白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艺术院校120多位院校领导及师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朝阳在线、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娱乐信报、上海新闻午报驻京办、广州日报驻京办、精品购物指南、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网、央视网、艺术中国等重要媒体均委派记者到场采访、追踪、报道……

雕塑教育探索之路漫漫。路在何方?这个夏季的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照,提示了一些思考,注入了一些勇气。无论如何,在之后的路途中,独立的思考和探索突破的精神,将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对老师,对院系整个团队,对社会管理者,对人之为人本身的要求。

猜你喜欢

雕塑院校艺术
巨型雕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的破烂雕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