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新课程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探究题
2010-04-12杨东炜
杨东炜
一、命题依据
探究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
“新课标”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探究又是语文学习三大方式之一。
二、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通过设置文本阅读探究题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探讨问题,个性化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评价。
《新课程高考语文大纲》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还根据选考的不同内容,对“探究”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经典考题
【例1】(2009年琼宁卷)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这是一道正反对举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该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探究题,首先必须看清设题要求探究的内容及其所给的角度。其次,答题时,为了对应设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写上“我认为”或“我觉得”的字样以表明立场。
【参考答案】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1)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2)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3)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1)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2)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3)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例2】(2008年广东卷)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这是一道深层剖析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解答深层剖析类探究题,分析回答要有深度。解答该类文题,首先应顺着作者的思路回答。以凸显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其次,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联系全文主旨答题,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提出提议后,“我”浑身战果,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做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例3】(2009年琼宁卷)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解析】这是一道拓展启示类探究题。该题考查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拓展启示类探究题不能局限于联系考生自己的思想现实,更要结合文本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现实:谈体会,也不是只局限于对提高自己思想修养方面的启示,而是要谈出对事件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谈出自己的评价。解题时要充分发散思维,多列举几点启示。
【参考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1)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2)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3)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1)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2)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3)他的教育救国的构思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
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1)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2)要注意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例】1(2009年福建卷)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理解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该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解答综合理解类探究题,首先要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再做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内外结合,融会贯通,分点作答。
【参考答案】(1)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2)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3)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四、命题规律
(一)设题情境紧扣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联系自己的实际来阐述。
(二)设题角度的多样性。有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有对人物安排的匠心的思考,有对小说结构特色的探讨,有对重要情节的作用的思辨。
(三)设题内容的开放性。要求考生“多元思维,适度开放”,允许考生有不同的表述。侧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
(四)分值高,多数为6-8分。
五、基本特征
分析近年来出现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探究题,可以发现,它们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题型的主观性;(二)问题的启发性与开放性;(三)答案的拓展性、多元性、论述性与个性化;(四)评价的灵活性。
六、答题模式
探究题型绝不是要求考生面面俱到回答问题,最主要是突出探究重点,并体现这类题型答卷的规范性。
(一)掌握解题的思路。(1)明确提出观点;(2)分点分层列出事实依据(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3)联系实例表述个人看法。一句话,答案的结构一般可由三个部分组成:表述观点+论证分析+点题总结。
(二)学会“踩点”得分。探究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包含几个要点,阅卷时往往“踩点评分”,要点齐全就能得满分,要点欠缺就该扣分。答题时要力求全面发现并把握相关的内容要点,使答案要点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