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伏期22年的狂犬病1例护理

2010-04-12奚凤群

上海护理 2010年5期
关键词:补液狂犬病病史

奚凤群,江 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 201200)

2009年9月8 日,我院收治了1例潜伏期长达22年的狂犬病患者,现将救治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外来打工者。于9月5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38℃,在外院以感冒发热治疗,当日补液回家后出现呕吐1次。第二日又在私人专科诊所行原先预约好的包皮环切术,术后出现发热伴轻度四肢颤抖,诊所给予头孢替安等抗炎治疗。补液3 d症状无改善,9月8日11:00以发热至38.5℃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18.2×109/L,N 0.84,Glu 7.7mmol/L,K 3.34mmol/L,Na+152 mmol/L,尿隐血(+++),以发热待查在我院急诊暂观。暂观后医嘱给予复方氨基比林2 mL肌内注射,5%葡萄糖1 000mL加入VitC、kCL、地塞米松、胰岛素等治疗。14时患者体温38.3℃,并出现间断性的四肢颤抖,但无寒战,继而手脚皮肤湿冷,出现烦躁,尽管患者主观上还在极力控制自己的言行,但还是2次自行把补液拔除,遵医嘱给予地西泮针10mg肌内注射,效果不明显。15时患者大汗淋漓,神情恐惧,持续全身颤抖,走路困难,并反复流涎伴呕吐,且怕风、声、怕别人触碰,但无明显的恐水症状。再次追问病史,主诉3岁时被狗咬伤在大腿内侧,当时因家庭条件困难只注射了1支狂犬疫苗。医师结合临床症状与病史考虑狂犬病可能,于是,联系市公共卫生中心专家会诊。治疗上予生理盐水500m L加入地西泮10mg静脉补液,并置于单人病房,心电监护示:血压:90~105/50~70 mmHg,心率:140~170次/min,呼吸:24~28次/min,SpO2:93%~97%,体温39℃。因患者怕风、怕声,关闭空调,调暗室内灯光,拉起床栏防止跌倒。嘱其陪护人员戴好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并保持病室内安静,减少人员走动,以免引起的流动风和声音影响患者。患者神志清尚能配合,烦躁较前稍有好转。维持10min左右,患者又出现剧烈呕吐,四肢抖动加剧,体温高达40.4℃。经市公共卫生中心专家会诊,根据患者体征及病史,让患者做咽水试验,试验结果为阳性,初步诊断为狂犬病兴奋期。23时患者转入市公共卫生中心治疗。在转院后3h患者死亡。

2 讨论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被病犬咬伤如未接种者发病率为10%~20%。狂犬病所致死亡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已跃居首位或第2位,病死率近100%,人感染后主要临床症状为狂躁和恐水,最终发展为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而死亡,病程为3~6 d左右。此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多在3个月内发病,4%~10%患者的潜伏期超过半年,主要与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因素有关[1],但此例患者潜伏期长达20多年的病例较罕见,是否与其曾注射过一支狂犬疫苗而延长了潜伏期还有待于病例的积累与分析。临床上潜伏期长的狂犬病病例不多,曾有一例报道潜伏期为16年[2],另有一例报道潜伏期30年[3],因此对于临床上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伴有兴奋不安,恐水、恐风、恐声等症状的患者一定要追问病史,高度警惕狂犬病的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 小结

现在社会上饲养宠物增多,很多宠物未接受正规的免疫治疗,我们应该增强防范意识,一旦被其咬伤或抓伤,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理并免疫接种,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5-356.

[2] 张付军.狂犬病潜伏期16年1例[J].菏泽医专学报,2001,13(1):32.

[3] 李华,王亚梅.狂犬病潜伏期30年1例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7):840.

猜你喜欢

补液狂犬病病史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打败狂犬病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