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措施
2010-04-12汉寿县农机局袁德胜陈小文
汉寿县农机局 袁德胜 陈小文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滨,全县30个乡镇(园)555个行政村,总人口77.1万,其中农业人口65.6万,常年种植水稻面积80.6khm2,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至2009年全县共推广插秧机87台,水稻机插面积3000hm2(4.5万亩)。
1 建立推广工作保障机制
机械化插秧是一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技术。为此,汉寿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的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县农机局、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等局长和示范区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小组成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并采取了四项保障性措施。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制。县政府年初将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纳入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年终考评重要指标;乡镇和县直部门也相应制定了考核标准,把插秧机推广与干部岗位责任考核相结合,完成任务综合考核加10分,完不成任务扣10分,多推广1台插秧机加2分。县农机局将插秧机推广纳入农机管理干部《个人岗位责任制考核分解表》,局领导分片挂钩,任务包干;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插秧机推广任务的保障体系。
二是制定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操作,从播种、育秧、栽插、田间管理、后期培管等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
三是科学选择示范点。县农机局分别在平湖区、山丘区每年选择有代表性、幅射效果好的6个乡镇作为示范推广重点区域,2009年选定了洋淘湖镇、大南湖乡、株木山乡、三和乡、罐头咀镇、月明潭等6个乡镇(9个村)为示范点。
四是补贴推广经费。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各示范点给予2000~3000元的工作经费补贴,2009年共投入机插秧奖励资金10.8万元。
2 探索栽培模式与技术规程
一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服务。机插秧技术推广既是先进机具的推广,又是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推广,须农机与农艺高度结合。县农机局长期聘请县农业局的高级农艺师为技术顾问,抽调局内技术骨干组成科研推广小组。对所有购机农民从育秧、机插、植保到大田管理,实行全方位服务,确保技术培训到位。
二是探索适宜栽培技术规程。2005年以来,县农机局长期租用十几亩农田作机插秧对比试验,共完成了32个田间试验项目。在育秧方式和品种搭配的选择上,通过对旱地育秧、肥泥育秧、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田土育秧、常规稻与杂交稻育秧等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最适合汉寿机插育秧模式——“软盘田土育秧”,既省工节本又丰产,最容易被农民接受。同时对最佳插植密度和最佳插秧机机型,通过早、中、晚稻同一品种的大田栽植试验对比,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县的《水稻机插秧栽培规程》。
三是搞好机插秧技术培训。制订了插秧机示范推广培训计划,坚持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农机培训与农艺培训相结合,多次分批举办机插秧育秧技术培训班,聘请省、市专家和高级农艺师授课,进行现场指导,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区域分类进行讲解。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1200人次,发放各种资料20000余份,培养了一批既懂农机又会农艺的新型农民。几年来共举办现场演示28次,观摩人数达12000余人。
3 培养机插秧技术推广主力
一是建立水稻机插秧技术合作专业合作社。根据插秧机手的要求,成立了“汉寿县水稻机插秧技术合作专业合作社”,现入会社员58人,分布在全县29个乡镇区开展机插秧技术农机服务,初步实行水稻机插的社会化服务承包,既确保购机者作业盈利,又为插秧机推广提供了动力。
二是选择推广示范对象。对新型农机具有热情、且具有一定农机与农艺基础、在本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作为推广机插秧技术的首选对象。在岩汪湖镇、大南湖乡、三和乡、洋淘湖镇等乡镇的农机种粮大户及“领头人”中选择30多人,重点发动其领先购买、使用插秧机。
三是选定信誉高的经销商提供后勤保障。这些经销商售前能根据插秧机的分布情况和全县农田实际,选择推广适合县情的插秧机,确保插秧机完好率和作业效率的发挥;售后能组成“三包”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农户田头,巡回辅导和跟踪服务。